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早期营养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营养组、营养组,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体重下降(术后10d与术前1d比较)和营养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完全进行了营养护理,在护理支持营养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较短,体重下降情况较营养组患者小,营养护理费用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支持的60例患者有3例出现腹胀、腹泻的不良反应,调整营养液的输入速度和浓度后症状消失,并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营养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等优点,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内脏复苏及改善患者预后及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贲门癌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营养营养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 2018年 08月 -2019年 08月)收治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总计 60例,根据术后早期营养使用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取早期营养干预的 30例患者设置为组,而采取早期营养干预的 30例患者设置为外组。对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 ALB、 Hb水平( P> 0.05)可比。两组患者干预后 ALB、 Hb水平均明显提升,其中组患者 ALB、 Hb水平明显高于外组,组患者腹胀呕吐率 13.33%高于外组 0.00%,而组发热、感染率 3.33%、 0.00%,低于外组 20.00%、 13.33%,且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20.00%低于对照组的 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早期营养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干预中,较营养可获得更好的营养指标与更低的不良反应率,但在运用中需注意时刻监测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减少由于营养不耐受所导致的腹胀、呕吐。

  • 标签: 胃肠道恶性肿瘤 术后早期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因胃癌行全胃切除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03年6月-2005年6月因胃癌行全胃切除的66例老年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早期营养(EEN)组34例与营养(PN)组32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EN组与PN组的术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EN组较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结论术后FEN支持治疗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有利于老年全胃切除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费用低廉,实施方便。

  • 标签: 老年人 早期肠内营养 胃癌 全胃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术后早期营养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根据其术后不同的营养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术后给予早期营养支持,对照组30例术后按传统治疗方案给予全营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7天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营养和免疫状况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总蛋白、前白蛋白以及白蛋白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上述各指标两组均出现下降,其中术后第3天观察组体质量、总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各项营养指标在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3、C4、IgG水平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上述各指标与术前相比两组均出现下降,IgG水平在对照组术后第7天仍低于术前;组间比较发现补体C4和IgG水平在术后第3天观察组恢复较好,且术后第7天各免疫指标观察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死亡率、腹胀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观察组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术后早期营养能加速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

  • 标签: 老年 上消化道穿孔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治疗之后的患者分别应用早期营养和肠胃营养干预,对照两种方法是否有促进患者恢复的临床效果方面情况差异。方法 在本院所有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手术后进行营养干预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群体,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一致的情况下选取不同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全营养干预,观察组则使用早期营养,对两组患者总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营养情况和临床治疗干预之后的恢复情况,评价最终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开展干预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情况更高一些(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成反比,明显要更短一些(P<0.05),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穿孔术后的老年患者来说,开展治疗干预的过程中,早期营养要比全营养的效果更好一些,可以积极促进患者的早期疾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改善营养状态,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老年 上消化道穿孔 手术治疗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危重症患者中给予营养支持的效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102例神经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单一组实施营养给予,联合组采取外共同的方式,对比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在对各项数据进行比对后所得,联合组的临床治疗价值与改善患者身体各项机能方面更高(P<0.05)。结论: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营养给予及免疫功能提升时实施外联合的方式有效性显著。

  • 标签: 肠内加肠外营养 神经危重症患者 早期营养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用于LPD术后经鼻营养管行早期营养的价值。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LPD术后经鼻营养管行早期营养病患56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排便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鸣音恢复时间,研究组分别是(2.19±0.38)d、(1.27±0.24)d、(0.92±0.11)d,比对照组(4.92±0.74)d、(3.25±0.34)d、(1.91±0.35)d短,P<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3.57%,比对照组32.14%低,P<0.05。结论:于LPD术后经鼻营养管行早期营养中用集束化护理,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及胃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经鼻肠营养管 集束化护理 早期肠内营养 LPD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卒中昏迷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支持期间予以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8例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脑卒中昏迷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44例,实施早期营养支持+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4例,实施早期营养支持+针对性护理)后,分别实施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案,并分析其护理前后机体营养状况变化。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血清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后均明显提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血清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提升更显著,P

  • 标签: 脑卒中昏迷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营养干预对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接收的胃癌手术患者当中抽选出50例开展研究,分析临床资料,以是否开展早期营养干预为依据,分为两组。25例对照组用常规营养支持,25例实验组用早期营养干预,就两组肛门排气及排便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营养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对比。结果:肛门排气及排便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营养指标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对比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术后开展早期营养干预,既能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改善营养状态,又能提升疗效、减少并发症,故值得临床推广并积极应用。

  • 标签: 胃癌 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 营养状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早期营养联合竞买营养在膀胱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接受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营养支持方式进行分组,早期营养联合静脉营养为观察组,营养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后营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膀胱癌根治术 早期肠内营养 静脉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在改善其营养状况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早期营养护理千预。结果:2组护理前血红蛋白、白蛋白以及前蛋白水平比较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以及前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CU 重症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 营养状况
  • 作者: 金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重庆 400000
  • 简介:营养是一种通过静脉输入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功能的方法。它通常被用于那些不能通过口服进食或通过肠道摄入足够营养物质的患者,例如胃肠手术后、严重烧伤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等。营养的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等。这些成分会被混合在一起,然后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如图一所示。通常,营养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的,因为这种管路可以输注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能够保持长期的输注。

  • 标签: 肠外营养;静脉;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营养支持的应用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颅脑损伤伴有不同程度昏迷不能进食的病人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同时介绍营养及护理方法。结果50例病人中,除3例出现轻度腹胀,1例腹泻外,其余无便秘、负氮平衡、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结论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胃肠道功能,补充营养的最佳途径是营养

  • 标签: 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营养支持进行研究,分析其在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时间定为2021年4月——2022年7月,将我院ICU重症室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比组100例,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研究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展开营养支持治疗。收治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对比组低,淋巴细胞、血清白蛋白比对比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肠内营养 ICU 机械通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脓毒症患者较高的营养供应是否能改善其临床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45例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66例;中位年龄68(61,73)岁。通过泊松对数线性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评估患者改良的危重营养风险评分(mNUTRIC)、每日能量摄入和蛋白质补充量与患者临床结局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结果纳入的145例患者mNUTRIC评分中位数为6(3,10)分;其中70.3%(102例)的患者属于高分组(≥5分),29.7%(43例)的患者为低分组(<5分);入ICU期间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平均约为0.62(0.43,0.79)g·kg-1·d-1,每日能量摄入量平均为64.4(48.1,86.2)kJ·kg-1·d-1。Cox回归分析显示,mNUTRIC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增加与住院病死率的增加有相关性〔风险比(HR)=1.12,95%可信区间(95%CI)为1.08~1.16,P=0.006;HR=1.04,95%CI为1.01~1.08,P=0.030;HR=1.08,95%CI为1.03~1.13,P=0.023〕。较高的平均每日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量、较低的mNUTRIC评分和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同样与较低的30 d病死率有显著相关性(HR=0.45,95%CI为0.25~0.65,P<0.001;HR=0.77,95%CI为0.61~0.93,P<0.001;HR=1.10,95%CI为1.07~1.13,P<0.001;HR=1.07,95%CI为1.02~1.13,P=0.041;HR=1.15,95%CI为1.05~1.23,P=0.014);而性别和并发症数量与住院病死率无显著相关性。脓毒症发病30 d,每日平均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量与无呼吸机天数未发现显著相关性(HR=0.66,95%CI为0.59~0.74,P=0.066;HR=0.78,95%CI为0.63~0.93,P=0.073)。患者平均每日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量的增加与较低的住院病死率(HR=0.41,95%CI为0.32~0.50,P<0.001;HR=0.87,95%CI为0.84~0.92,P<0.001)、较短ICU住院时间(HR=0.46,95%CI为0.39~0.53,P<0.001;HR=0.82,95%CI为0.78~0.86,P<0.001)和医院住院时间(HR=0.51,95%CI为0.44~0.58,P<0.001;HR=0.77,95%CI为0.68~0.88,P<0.001)均显著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在mNUTRIC评分≥5分的患者中,增加每日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量能够降低住院病死率(HR=0.44,95%CI为0.32~0.58,P<0.001;HR=0.73,95%CI为0.69~0.77,P<0.001)及30 d病死率(HR=0.51,95%CI为0.37~0.65,P<0.001;HR=0.90,95%CI为0.85~0.96,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较高的蛋白质摄入量预测住院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预测30 d住院病死率的AUC为0.94,均明显高于较高的能量摄入预测住院病死率和30 d住院病死率的AUC(分别为0.87和0.83)。mNUTRIC评分<5分的患者中仅观察到增加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降低患者的30 d病死率(HR=0.76,95%CI为0.69~0.83,P<0.001)。结论脓毒症患者平均每日蛋白质和能量摄入的增加与降低的住院病死率和30 d病死率、较短的ICU住院时间和医院住院时间显著相关,尤其是mNUTRIC评分较高的患者,较高的蛋白和能量摄入能够降低住院病死率及30 d病死率,而对于低mNUTRIC评分的者,营养支持治疗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肠内营养 住院病死率 30 d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在临床护理中接受营养支持的路径。方法:研究选取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而观察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了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总蛋白(TP)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指标,同时比较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LB、PAB、TP和GCS评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在护理后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中高龄脑出血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4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营养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对疗效进行判断。结果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血糖及ALT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从治疗有效性来看,观察组32例患者中,2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32例患者中,1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营养支持疗法能够降低营养底物不足,调节细胞代谢,降低了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因此,在治疗高龄脑出血患者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ICU 老年人 脑出血 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 的方法及预后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 40 例,均来自本院收治的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收治年限为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分成 2 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实施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延期营养支持干预,将实施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比对。 结果: 两组比对有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护理满意度较高,比对对照组更优。 P < 0.05 。 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采用 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辅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理质量,可推广。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在行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来我院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 4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 40例患者均已治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包含堵管、呕吐、脱管、腹泻与误吸,在经过针对性的护理与对症处理,患者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往往需要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而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康复。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