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3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观察

叶天允

阳江市人民医院,肿瘤一科,(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2018年08月-2019年08月)收治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总计60例,根据术后早期营养使用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30例患者设置为肠内组,而采取早期肠外营养干预的30例患者设置为肠外组。对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ALB、Hb水平(P>0.05)可比。两组患者干预后ALB、Hb水平均明显提升,其中肠内组患者ALB、Hb水平明显高于肠外组,肠内组患者腹胀呕吐率13.33%高于肠外组0.00%,而肠内组发热、感染率3.33%、0.00%,低于肠外组20.00%、13.33%,且肠内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干预中,较肠外营养可获得更好的营养指标与更低的不良反应率,但在运用中需注意时刻监测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减少由于营养不耐受所导致的腹胀、呕吐。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应用效果

伴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胃肠道恶性肿瘤患病率已呈上升趋势,而目前针对此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1-2]。而手术后因有较长时间的身体恢复,不能依靠经口-消化道方式进食来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在术后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治疗。而目前临床中营养支持治疗分为两种,一种为肠内营养、另一种为肠外营养,两种营养支持方式均经临床实践获得认可,但目前尚无何种营养支持手段为最佳手段的结论[3-4]。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其术后行不通方式的营养支持手段,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4]:术后病理确定为胃肠道肿瘤;机体可耐受营养支持干预。排除标准[5-6]:合并其他肿瘤;免疫功能失调等。将我院(2018年08月-2019年08月)收治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总计60例,根据术后早期营养使用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30例患者设置为肠内组,男18例(60.00%),女12例(40.00%),年龄40-76岁,平均(57.2±4.1)岁。而采取早期肠外营养干预的30例患者设置为肠外组,男18例(60.00%),女12例(40.00%),年龄38-78岁,平均(567±4.2)岁。一般资料相对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肠内组:置鼻肠管,以包含19.5 g脂肪、61.5 g碳水化合物、20 g蛋白质以及3.0 g矿物质,2100 kJ为1750mL全力营养液。500mL于术后第1、2d,1000mL于第3d,第4d始全量。肠外组:通过中心静脉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钠溶液以及维生素依据比例制成营养液滴入,手术后第1d以50%量,第2d予以全量。

1.3评价标准[6-7] 对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营养指标: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检测方法: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5ml,置于离心机内以3000r/min离心5min,备用。以SOP文件中所要求的严格标准操作程序,ALB 、Hb 以全自动血液成分分析仪检测。耐受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腹胀(查体发现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胀满不舒)呕吐(从口鼻腔涌出大量胃内容物、呕出后腹胀缓解)、腹泻(粪便稀薄不成形、伴随排便次数增多)、发热(体温超过37.8℃)、切口感染(切口周围水肿、有脓性分泌物)、愈合差(愈合较慢或不愈合)。

1.4统计学方法 SPSS 17.0分析,计量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表现,数据x2校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ALB、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两组患者干预后ALB、Hb水平均明显提升,其中肠内组患者ALB、Hb水平明显高于肠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X±S)

组别

例数

ALB(g/L)

Hb(g/L)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肠内组

30

35.89±3.51

42.32±4.16

9.385

0.000

73.06±7.86

79.93±7.74

7.581

0.000

肠外组

30

36.03±3.46

37.95±3.32

4.254

0.000

72.98±7.63

76.33±7.49

3.918

0.000

t

0.284

5.248

0.254

3.898

P

0.696

0.000

0.681

0.000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肠内组患者腹胀呕吐率13.33%高于肠外组0.00%,而肠内组发热、感染率3.33%、0.00%,低于肠外组20.00%、13.33%,且肠内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n,(%)]

组别

例数

腹胀呕吐

腹泻

发热

感染

愈合差

总计

肠内组

30

4(13.33)

1(3.33)

1(3.33)

0(0.00)

0(0.00)

6(20.00)

肠外组

30

0(0.00)

1(3.33)

6(20.00)

4(13.33)

3(10.00)

14(46.67)

x2

4.286

0.000

4.043

4.286

3.158

4.800

P

0.038

1.000

0.044

0.038

0.076

0.028

3讨论

不经消化系统的营养方式-肠外营养,但会造成胃肠道功能衰退。肠内营养符合生理情况,但能引起腹痛、腹胀等并发症,两种营养支持方式各有利弊[8-9]。但在权衡之下,肠内营养能发挥更好的改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进而提升患者术后的机体免疫功能,获得更好的术后恢复效果,且可以逐渐增加胃肠功能的恢复[10-12]。但由于其引发的并发症较多,因此在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胃肠及消化功能的监测。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干预前ALB、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两组患者干预后ALB、Hb水平均明显提升,其中肠内组患者ALB、Hb水平明显高于肠外组,肠内组患者腹胀呕吐率13.33%高于肠外组0.00%,而肠内组发热、感染率3.33%、0.00%,低于肠外组20.00%、13.33%,且肠内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研究结果与汪志明研究结果相近[13]

综上所述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干预中,较肠外营养可获得更好的营养指标与更低的不良反应率,但在运用中需注意时刻监测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减少由于营养不耐受所导致的腹胀、呕吐。

参考文献:

[1] 郭添羽,黄昌浩,袁伟杰. 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对胃癌和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 (5) :119-123.

[2] 何琪.术后早期经口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6,24 (4) :292-294.

[3] 马虹,祁蕾.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 (8) :997-1000.

[4] 王海飞,赵建国,孔莎莎,等.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 (9) :1153-1155.

[5] 花超,陈格亮,郑艳,等. 肠内营养支持在结直肠癌患者快速康复手术中的实践与应用效果评价[J]. 世界临床药物,2016,37 (8) :528-530.

[6] 史睿,华影,王平. 晚期食管癌患者食管瘘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6) : 1508 - 1510.

[7] 孙璐茜,陈冬梅,贾敏.系统护理干预对预防中晚期食管癌适形放疗患者并发症的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 (4) :472 - 474.

[8] 张迪,张立,陆宏伟,等.肠内营养支持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营养及化疗耐受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28):122.

[9] 吴振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2018,38(5):79.

[10] 王新颖.2016 年成人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治疗实施与评价指南解读[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5):263-269.

[11] 王艳,王建荣,唐晟,等.危重病人急性胃肠损伤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7,37(1):54-58.

[12] 代晓.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8):146-147.

[13] 汪志明.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建立与管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7,24(2):68-71.作者简介:叶天允(1987-10)汉族,广东阳江,学士学位,医师,肿瘤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