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血管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2例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52例脑血管病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治愈26例,好转25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重视疾病的观察与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提高治愈有效率。

  • 标签: 脑血管病 抑郁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对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针对实际情况给予有效地护理措施。结果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愈12例,好转10例,无变化3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88%。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要依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8例行DSA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术后严密观察其神志、瞳孔变化、足背动脉搏动、伤口出血情况、以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处理。结果正确合理的护理工作对行DSA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术前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全脑血管造影术作为评估脑血管情况的金标准,在某些情况下还不适为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但脑血管介入毕竟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使学员尽快熟练掌握脑血管造影术、减少造影引起的并发症尤其重要。在全脑管造影基本操作的教学中,我们的感受是(1)强调和坚持无菌观念;(2)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3)重视围手术期管理;(4)分步讲解和练习造影步骤;(5)及时纠正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常见问题。通过上述方法,让学员尽管熟悉脑血管造影技术,以及如何避免和处理围手术期并发症;为他们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 教学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尽早发现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良好转归。方法9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注意术中观察、心理护理及术后重要指标监测。结果患者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8例心包穿刺引流成功、1例外科开胸修补均康复出院。结论对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填塞的患者,术中注意观察是及早发现并发症,争取抢救时机,挽救生命重要举措之一。

  • 标签: 心血管 介入治疗 心包填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成为诊断眼底疾病常用的主要的检查方法,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选择和预后推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成为重要注意事项。通过对我院接受FFA检查980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的诊断及应对措施进行总结,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荧光素/副作用 不良反应/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脑血管又称中风或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患者呈上升趋势,约有60%~80%的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偏瘫,科学正确的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院收治的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入手,研究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特点。

  • 标签: 脑血管病 偏瘫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原因,总结其最佳护理策略,改善预后。方法选随机选取2010年01月-2012年01月我科住院行介入治疗的300例冠心病患者,对发生血管并发症者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300例患者中发生血管并发症者14例,其中,发生血管穿刺口渗血、血肿者7例,发生拔管综合征者2例,发生假性动脉瘤者2例,发生急性血管闭塞者2例,发生动静脉瘘者1例。所有发生血管并发症患者经过积极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为减少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制定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策略。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血管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3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19例颅内HP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19例患者均施行开颅手术治疗及全脑放射治疗,其中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年~8年,平均随访时间为52.6个月,随访期间共有6例患者肿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42.7个月,有2例患者出现颅外转移,其中1例为肝脏,另外1例为肺脏。随访期间共有5例死亡,其中3例患者死于肿瘤复发转移,1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还有1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临床治疗中,手术切除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术后放射治疗是其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颅脑血管外皮细胞瘤(HPC)临床治疗
  • 简介:《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是我国脑血管病专业治疗领域的科技学术期刊。本刊创刊于2007年,国际刊号:ISSNl673-9248,国内统一刊号:CNll-9131/R,逢双月出版。本刊以介绍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服务于广大临床医生为己任,促进我国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发展,同时强化脑血管病和相关领域交叉学科的互动。《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是新兴的专业医学媒体形式,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版,又有对应的光盘版,承载影像资料,使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病理片及动态地观摩手术过程,充分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习惯。一、栏目设置本刊常设的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研究、病例报告、专家笔谈、国内外医学动态等。特色栏目(视频):专家讲座、病例讨论。二、来稿要求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脑血管病 电子版 杂志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 稿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显微缝合线吻合微小血管的可行及优点,为微小血管吻合提供一种新的显微缝合线。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平均体重为275g。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只大鼠,A、B两组均建立断尾再植模型进行断尾再植,A组以改良显微缝合线吻合尾动静脉,B组以传统显微缝合线吻合尾动静脉,C组为非手术对照组。记录A、B组血管吻合时间、吻合血管即时通畅率及再植断尾成活例数,术后1-14天内每日观察A、B、C组鼠尾的色泽,毛细血管返流时间,皮肤弹性及温度等指标。术后2周行超声Doppler观察A、B组尾动脉通畅情况。结果A组单针吻合时间19±2.5S,单一血管吻合时间11.5±2.5S,吻合血管即时通畅率100%,即时断尾再植成活率100%;B组单针吻合时间29±3.5S,单一血管吻合时间16.4±2.8S,吻合血管即时通畅率100%,断尾再植成活率93.33%。术后2周内,A、B组成活再植鼠尾色泽红润,毛细血管返流时间正常,皮肤弹性正常,与C组无明显差异。A、B组远侧鼠尾皮温稍低于C组,A、B组间皮温无明显差异。超声Doppler显示A、B组成活再植鼠尾之尾动脉血循通畅。结论应用改良显微缝合线吻合微小血管有简易、可靠,缩短血管吻合时间,提高再植断尾成活率等优点。

  • 标签: 微血管吻合 显微缝合线 改良 大鼠断尾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有效地向病人传播健康知识,使其建立健康行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促进服务对象的疾病恢复。方法根据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可防因素-高血压,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目标,对57例观察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制定宣教提纲,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利用宣传资料,口头讲解,让病人获得相关知识。结果通过健康教育,57例高血压病人的观念得到了更新,形成了正确的健康行为,其中18例烟酒嗜好者,已全部戒脱,随访24个月,血压、血脂、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无1例心脑血管病发生。结论实施有效地健康教育可使高血压病人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从而推动相关社会人群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意识的加强。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脑血管病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心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部分患者常无法完成血运重建,血管再生治疗可能是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新的治疗方法及热点。动物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一些生长因子、细胞及部分中药均有较好的促血管再生的作用,给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 标签: 血管生成 冠心病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21例施行股-股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髂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行手术者16例,主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同时行该手术者5例。结果本组2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2例术后残留轻度间歇跛行,1例在术后11个月出现静息痛。2例分别于术后6、17个月发现人造血管闭塞,术后平均2年通畅率为90%。结论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是治疗单侧髂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一种简单而有效手术,也适用于特殊类型动脉瘤的腔内联合治疗。

  • 标签: 人工血管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瘤
  • 简介:摘要探讨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过程中,心脑血管科护士学习相关文件,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方案在提高认识、优化流程、改变排班模式、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和护理核心制度,提高了护士优质服务理念,提升了个人价值感,夯实基础护理,增进了护患和谐,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