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女,30岁,一胎孕38N,产检臀位入院。平素体健,孕期规律产检,无异常。入院体温36.8℃,脉搏76次/min、血压120/80mmHg,因初产臀位不规律腹痛,急诊在联合麻醉下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胎儿娩出顺利,胎盘胎膜完整,术中出血约200ml。术后心电监护,血压116/70mmHg、心率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氧饱和度98%,

  • 标签: 剖宫产术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妇急性弥漫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诊断与探讨治疗措施。方法21例急性弥漫血管内凝血患者给予常规吸氧、输血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治疗,如补充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死胎者进行引产或剖宫产,出血不止者使用纱条子宫腔填塞,治疗结束后观察新生儿存活率、产妇抢救成功率。结果2007年~2009年收治9例DIC,其中产后6例产前3例;活产新生儿6例,围产期儿死亡3例,新生儿成活率66.67%;产妇在给予急救后,抢救成功5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55.56%。2009年至今收治12例DIC,活产新生儿10例,围产期儿死亡2例,新生儿成活率83.33%;产妇抢救成功8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66.67%。结论早发现、对症治疗是抢救急性弥漫血管内凝血的关键,肝素临床使用尤应慎重。

  • 标签: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初产妇存活率抢救成功率
  • 简介: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例弥漫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栓弹力图(TEG)与传统凝血指标在判断DIC分期中的优劣势,探讨TEG在DIC中的诊疗价值。

  • 标签: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弹力图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白血病合并弥漫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例白血病合并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21例患者采用适当的化疗方案同时立即给以抗凝治疗联合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结果21例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3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为71.43%。结论DIC是白血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白血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发现并诊断DIC,从而尽早预防和治疗是降低白血病合并DIC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白血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弥漫血管内凝血的意义。方法患儿在入院后3d及7d分别抽取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2ml,以0.13mol/L枸橼酸钠19抗凝,3000apm进行离心10min,取血浆待检。采用日本sysmex产CA1500全自动血凝仪,配套使用德灵试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待检血浆进行D-二聚体检测。结果D-二聚体水平是与DIC病情的发展程度成正比发展。死亡组和存活组的D-二聚体水平均大于对照组。结论血浆中的D-二聚体值的高低与弥漫血管内凝血(DIC)病情程度呈正相关。D-二聚体值的检测对弥漫血管内凝血(DIC)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弥散血管凝血(DI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抢救措施。方法对21例产科DIC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抢救产科弥散血管凝血(DIC)的关键是正确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输入大量新鲜血液及血液制品,适时果断切除子宫。

  • 标签: 产科 DIC 抢救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轴索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弥漫轴索损伤患者40例,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20例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B组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予以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预后恢复情况均明显好于A组。结论高压氧和治疗弥漫轴索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高压氧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弥漫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选取35例弥漫轴索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根据GCS标准,恢复良好7例(20.0%)、中残9例(25.7%)、重残6例(17.1%)、植物生存3例(8.6%)、死亡10例(28.6%).结论:弥漫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支持、钙离子拮抗剂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6例弥漫肝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探讨磁共振成像对弥漫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弥漫肝癌中5例男性,一例女性;年龄40~58岁,平均48岁。磁共振成像应用日立MRD—7000AD0.3TMR系统和体部线圈,均有自旋回波序列(SE)T1WI、T2WI和脂肪抑制序列(STIR)。结果SE序列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略高或等信号,STRI呈明显高信号。结论SE序列和STIR磁共振成像是诊断弥漫肝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弥漫性肝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弥漫轴索损伤(DAI)的损伤机制、病理与MRI与临床表现。方法分析28例脑弥漫轴索损伤的MRI图像和临床资料。结果28例病人中,大脑皮质髓质交界处病灶27处,胼胝体18处,脑干8处,小脑6处,延髓3处;10例局部脑回肿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伴有斑脑挫裂伤。结论MRI对DA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磁共振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弥漫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由Adams等于1982年正式命名,是头部遭受加速旋转外力作用时,因剪切力而造成的以脑内神经轴索断裂和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脑损伤,多数病情危重,是颅脑损伤后植物生存、重残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病死率高达50%,恢复良好者不到25%[2],

  • 标签: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分析 原发性脑损伤 毛细血管损伤 神经轴索断裂 Adam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脑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67例弥漫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疗法可明显改善弥漫脑肿胀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弥漫性脑肿胀 亚低温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食管痉挛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措施,为临床开展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8例弥漫食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其诊断依据和治疗措施。结果46例胃镜检查食管无异常,32例食管见明显的环状收缩;X线检查显示30例食管中下段同时出现多个较浅的非推进收缩,其余48例未见明显异常;食管压力测试显示78例同步收缩波占22%~70%,同步收缩波持续时间在4s~18s之间,平均(6±0.8)s;波幅在35.3~618.6mmHg,平均(269.2±35.7)mmHg;45例患者的胸痛症状明显减轻,33例吞咽困难也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临床应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配合对症治疗才能提高弥漫食管痉挛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弥漫性食管痉挛 诊断依据 治疗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肺疾病的CT征象、诊断体会,弥漫肺疾病的CT诊断,多层螺旋CT尤其是高分辩率CT(RHCT)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肺部弥漫病变CT表现。结果根据CT表现分为;线条状或网状阴影、结节影或肿块影、肺密度增高影、肺密度减低影。结论胸部CT检查是诊断肺弥漫疾病的重要方法,对于判断病情的转归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具有决定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弥漫性肺病变 CT诊断 诊断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弥漫腹膜炎临床治疗疗效,为进一步对做好急性弥漫腹膜炎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1例急性弥漫腹膜炎患者采用针对治疗与观察,调查患者基本情况,分析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61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60例,随访3~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好转。1例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总体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治愈时间为7~22天,平均11.5天。结论急性弥漫腹膜炎多具有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变化快等特点,所以手术要熟练、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弥漫腹膜炎临床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对做好急性弥漫腹膜炎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3例急性弥漫腹膜炎患者采用针对治疗与观察,调查患者基本情况,分析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63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60例,随访3~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好转。1例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总体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治愈时间为7~22天,平均11.5天。结论急性弥漫腹膜炎多具有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变化快等特点,所以手术要熟练、安全。

  • 标签: 急性腹膜炎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