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针对临床预防医学对于麻疹的预防方法及其预防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地区麻疹流行阶段居住本地区的160名儿童,并以此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麻疹预防方法防治,实验组采用现代预防医学方法防治。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麻疹发病率、发病时间等数据。结果实验组儿重的发病率为4%,明显优于对照组13%,P<0.05,实验组在病情严重程度、发病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麻疹的预防治疗中,现代预防医学比传统防治方法更优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麻疹 现代预防医学 儿童 效果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暴露前预防(PrEP)是国际指南推荐预防HIV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9年,恩曲他滨联合丙酚替诺福韦(F/TAF)在美国获批成为继恩曲他滨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F/TDF)后,第二个可用于PrEP的药物。本文结合最新国际指南、PrEP临床研究数据和我国实际情况,讨论PrEP在我国临床运用中的考量和挑战,并对提高PrEP认知、可及性、可负担性及用药依从性提出具体建议。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暴露前预防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丙酚替诺福韦
  • 简介:一、产前咨询和指导的主要内容关注HIV阳性母亲出生的婴儿是预防HIV母婴传播的重要环节,儿科医生对HIV感染母亲的产前咨询和指导要了解母亲对HIV感染的知情程度、产后预防作用和预防方法的理解,将HIV母婴垂直传播的知识告诉母亲,帮助HIV阳性母亲做出最终的选择。

  • 标签: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婴儿 HIV感染 阳性母亲 保健 母婴垂直传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麻疹预防时,应用预防医学所具有的现实效果。方法:在此次研究中,选取麻疹流行区域内1-5岁的患儿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患儿一共为160例,在分组时,以随机分组的模式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儿共计80位。在进行预防治疗时,给予对照组患儿相对常规传统的预防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以预防医学的方法开展具体的预防治疗工作,对两组患儿其发病率以及不良反应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数据对照组相比较为优异。结论:在开展麻疹预防工作时,需要以预防医学的方式,使得麻疹的预防效果得以提升,事故儿童的发病率得以降低,在实际的治疗中有的较为突出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预防医学 应用效果 麻疹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现代预防医学预防麻疹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5岁麻疹儿童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目标,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5例(行常规预防干预),观察组75例(常规预防干预+现代预防医学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流行区麻疹儿童,采用常规预防干预效果不理想,而现代预防医学预防是临床优质路径,可大幅度降低患儿发病率及不良反应率,提高满意率,提升进展速度,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现代预防医学 预防 麻疹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血压人群的降压效果以及对将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方法本研究病例收集时间段为2015年3月~2015年6月,病例来源为我院住院部收治高血压患者,共72例,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分为两组,组别设置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用药苯磺酸氨氯地平,实验组患者加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比两组患者降压水平以及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降压有效率为91.67%(33/36),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检验组间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检出值对比无明显差异,经检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检出值为(12.1±1.3)u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检验组间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确切,应用价值优于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且可降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综合用药价值,可供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依那普利叶酸片 同型半胱氨酸 降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充叶酸对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叶酸)和对照组(50例,单纯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确治疗同时补充叶酸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结果:经不同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叶酸 甲氨蝶呤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颅内动脉瘤(SI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SIA患者120例(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治疗的非SIA患者15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677T和A1298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以及不同基因型患者SIA分布、形态、破裂、大小及数量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并采用Logistic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与SIA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MTHFR C677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χ2=13.703、11.016,P<0.05),但A1298C位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χ2=2.851、1.560,P>0.05);MTHFR C677T位点CT+TT基因型{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1.792(1.107~2.900),P<0.05}及T等位基因[OR(95%CI)=1.775(1.216~2.593),P<0.05]是SIA的独立危险因素;C677T位点CT+TT基因型是SIA病灶增大[OR(95%CI)=3.077(1.376~6.880),P<0.05]和多发[OR(95%CI)=2.946(1.337~6.490),P<0.05]的危险因素。结论SIA发病与MTHFR C677T位点多态性明显相关,与MTHFR A1298C位点多态性无关。

  • 标签: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颅内动脉瘤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滥用氧化亚氮(N2O)吸入后发生肺栓塞的22岁男性患者临床资料,对于存在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纯合C677T突变者,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诱发静脉血栓栓塞(VTE)。尽管2002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认为MTHFR基因C677T突变并非我国患者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但对于年轻患者发现血栓形成,应考虑到基因突变的相关因素并建议进行筛查,避免因相关药物的使用或滥用造成致命后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晚期大肠癌中应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等联合治疗,同时结合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中,有41例获得康复出院,有效率为56.9%,包括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17例,无变化22例和进展9例;治疗后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者33例(45.8%);且治疗期间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给予晚期大肠癌应用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进行联合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疗效,并且安全性相对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晚期大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62例URSA(复发性流产组)及59例正常对照组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复发性流产组病人总的突变T等位基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性流产组MTHFRC677T基因型C/C、T/C、T/T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复发性流产组T等位基因型频率为53.2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与URSA发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自然流产 基因 MTHFR
  • 简介:摘要目的妊娠期不同孕期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联合检测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3年1174例产孕妇不同孕期各项指标的检测,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非妊娠妇女107例,观察组为妊娠妇女1067例,选取107例。对两组产妇进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含量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法,以此来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由对比数据显示,孕期和各项指标有很大的关联性,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含量随着孕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早期孕妇维生素B12与血清铁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晚期孕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含量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妊娠期妇女在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能够有效对妇女贫血原因进行查找分析,以此达到有效控制和预防贫血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胎儿的发育。

  • 标签: 妊娠期不同孕期产妇 血清叶酸 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 检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