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叶酸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odotropin,HCG)治疗对习惯性流产妇女叶酸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80例习惯性流产妇女,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叶酸)和观察组(叶酸联合HCG),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叶酸水平变化情况及妊娠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叶酸水平明显升高,妊娠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叶酸联合HCG治疗能够明显降低习惯性流产妇女的血清叶酸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叶酸 HCG 习惯性流产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降压药与降压药联合叶酸预防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复发的差异。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Embase、ScienceDirect、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中心资料数据库中所有比较降压药与降压药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对纳入的研究进行Jadad质量评分,其结果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研究,病例总数1614例,治疗组838例,对照组776例。Meta分析表明,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叶酸联合降压药与单用降压药相比,预防脑卒中发生/复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9,95%C10.21-0.40,P〈0.01)。对于研究起点无脑卒中的H型高血压患者,叶酸联合降压药与单用降压药相比在预防脑卒中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4,95%C10.24-0.49,P〈0.01)。对于研究起点有脑卒中的H型高血压患者,叶酸联合降压药与单用降压药相比在预防脑卒中复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O.16,95%C/0.08~0.33,P〈O.01)。结论叶酸联合降压药能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与复发率。

  • 标签: H型高血压 叶酸 脑卒中 系统分析
  • 简介: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父亲的叶酸水平对宝宝的健康也有很大影响。研究者用小鼠进行实验,一组研究未能通过日常饮食获取足够叶酸的小鼠父亲,另一组研究已经获得正常叶酸水平的小鼠父亲。和体内叶酸值正常的小鼠父亲孕育的后代相比,叶酸获取不充足的小鼠父亲的后代的生理缺陷要高出很多,甚至可以达到30%。维生素B9,也称为叶酸,通常来自于绿叶蔬菜、肉类、水果、谷物等。

  • 标签: 父亲 叶酸 健康 胎儿 生理缺陷 绿叶蔬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用叶酸,谷维素,贝飞达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2014年间笔者所诊治的腹泻病患儿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叶酸,谷维素,贝飞达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叶酸,谷维素,贝飞达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腹泻病 叶酸 谷维素 贝飞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中马来酸依那普利和叶酸含量及马来酸依那普利活性代谢物依那普利拉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以乙腈0.5%甲酸(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0.4mL/min,检测波长为215nm,柱温为50℃。结果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和叶酸之间能够达到很好分离,它们的回归方程分别为A=1.1331ρ-5361.62,A=15.104ρ-31.92,A=25.21ρ-324.53。结果表明,马来酸依那普利在0.50538~5.0538mg/Lr=0.999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1%,RSD=1.15%(n=9)。依那普利拉在16.192~161.92mg/Lr=0.9991(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RSD=1.39%(n=9)。叶酸在81.232~812.32μg/Lr=0.9991(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1%,RSD=1.20%(n=9)。结论该法能够同时测定三组分的含量,而且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监测本品在血浆中的血药浓度。

  • 标签: 马来酸依那普利 依那普利 叶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4年间我科室诊治的88例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复方制剂,每片含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叶酸0.8mg)1片/d,于每日早晨口服;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次,1次/d,均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血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对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观察组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舒张压、Hcy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血压和Hcy水平,并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H型高血压 Hcy 依那普利叶酸片
  • 简介:摘要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主要是细菌或病毒等。目的探讨观察儿科腹泻的临床表现及药物治疗措施。方法将我院儿科182例患有腹泻的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联合叶酸的疗法,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思密达联合叶酸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腹泻 思密达 叶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叶酸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DCG)、冠脉造影是检测的重要方法,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结果缺血性ST段压低程度和持续时间,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及持续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皆无显著性。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胸痛明显缓解,6分钟步行实验及动态心电图记录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文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标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治疗、血小板粘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标签: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叶酸水平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常规孕检的1315例孕早期(孕周≤10周)孕妇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出现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将孕妇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123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危险因素;以对照组血清HCY及叶酸水平的第10或90百分位数为界值,比较不同水平组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发病风险。结果年龄、孕次、自然流产史、孕前低体重、高HCY血症(OR=2.667,P〈0.05)为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危险因素,围孕期服用叶酸、高血清叶酸水平(OR=0.228,P〈0.05)为其保护因素。血清叶酸低水平或血清高HCY水平的孕妇,其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危险性均高于相关指标正常孕妇(OR=2.4、1.7,P〈0.05)。结论孕早期高血清HCY、低血清叶酸水平均可能导致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发生危险增加,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能有助于识别高危孕妇。

  • 标签: 孕早期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原因不明自然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观察组给予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以及治疗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症状消失及用药时间短,且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极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叶酸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叶酸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新发H型高血压Ⅱ级老年(60~70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清晨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0mg/d和叶酸0.8mg/d,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0mg/d。治疗后每周测量并记录血压,每3个月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次,共观察6个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3、6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5.6±14.7/82.6±8.4)mmHg和(127.8±10.6/79.6±7.3)mmHg,对照组则分别为(139.5±15.1/89.7±8.5)mmHg和(139.4±12.4/85.9±7.4)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3、6个月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1.3±2.2)μmol/L和(8.5±2.6)μmol/L,对照组则分别为(18.9±2.5)μmol/L和(18.7±2.7)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 标签: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老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观察组给予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以及治疗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症状消失及用药时间短,且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极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叶酸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治疗的方式,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叶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hey水平为(25.12±2.23)mol/L,对照组患者的血浆hey水平为(32.34±2.35)mol/L,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浆hey水平显著要低。结论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叶酸 甲钴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替普瑞酮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组5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替普瑞酮口服治疗;联合组5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替普瑞酮联合叶酸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联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用药治疗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单纯组,(P<0.05)。患者没有发生一例口服药物导致过敏或是严重不适症状发生。结论应用替普瑞酮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用药治疗时间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替普瑞酮 叶酸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叶酸(FA)、维生素D(VitD)水平,探讨二者与乳腺癌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45例,3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取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FA、VitD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FA、VitD水平乳腺癌组明显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乳腺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FA、VitD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癌症组FA、VitD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递减。结论血清叶酸和维生素D含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和TNM分期有关,高水平的FA、VitD可能会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 标签: 乳腺癌 叶酸 维生素D
  • 简介:纳米递药系统的表面修饰作用会对载体的穿透能力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使用叶酸配体和细胞穿膜肽分别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在堆积法建立的肿瘤球模型上实时分析细胞靶向和细胞穿透作用对于纳米脂质载体的肿瘤穿透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穿透肽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不论是从穿透深度还是强度上,在穿透早期都具备更好的穿透肿瘤球能力。

  • 标签: 纳米脂质载体 肿瘤球 堆积法 叶酸 细胞穿膜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作用的研究.方法收集H型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氨氯地平降压治疗,所有患者规律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压、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均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经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同时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同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改善患者体内脂类代谢,因此适宜临床用于治疗H型高血压.关键词H型高血压;氨氯地平;叶酸ThetherapeuticeffectsofamlodipinecombinedwithfolateacidonpatientsH-typehypertensionXuShipingZhouYugui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therapeuticeffectsofamlodipinecombinedwithfolateacidonpatientsH-typehypertension.Methods100patientswithH-typehypertensionweredividedintotrialgrouptreatedbyamlodipinecombinedwithfolateacidandcontrolgrouptreatedbyamlodipine.Bloodpressure,homocysteine,triglycerideandcholesterolweredetectedbeforetreatmentandsixmonthlatter.Sideeffectsoftwogroupswererecorded.ResultsBloodpressureoftwogroups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aftertreatment.Homocysteineoftrialgroupweredecreasedaftertreatment;controlgroupnodifference.Homocysteineoftrialgroupwerelessthancontrolgroupaftertreatment.Triglycerideandcholesteroloftrialgroupwerelessthancontrolgroupaftertreatmt.Sideeffectsoftwogroupswerenodifference.ConclusionsAmlodipinecombinedwithfolateacidcandecreasethebloodpressureandreducethehomocysteineeffectively.SoamlodipinecombinedwithfolateacidcanbeusedtotreatH-typehypertension.KeywordsH-typehypertension;Amlodipine;Folateacid中图分类号R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30-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