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糖尿病病因的关系。方法采用酵母菌花环法对53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进行测定。结果糖尿病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及循环免疫复合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的病因与代偿性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减退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的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及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D117、CD34、DOG-1、vimentin、α-SMA、Desmin、S-100、NSE的表达,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结果CD117、CD34、DOG-1、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1%、76.5%、97.1%、100%,多为弥漫强阳性,α-SMA、S-100、NS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5%、2.9%、20.6%,为局灶阳性或弱阳性,Desmin全部阴性。结论CD117、CD34、DOG-1可作为诊断GIST的一线抗体,联合应用vimentin、α-SMA、Desmin、S-100、NSE,可提高GIS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组织学特征 免疫组化
  • 简介:申克孢子丝菌是一种重要的双相型真菌,其引起的孢子丝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皮肤感染.研究该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对于深入了解其致病性及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申克孢子丝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申克孢子丝菌 孢子丝菌病 毒力因子 抗感染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目前我国医院采用自拟助孕汤对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7月~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免疫性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并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助孕汤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维生素E、维生素C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的时间均为3个月为一疗程,在一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受孕情况、内分泌情况。结果在3个月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在9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在77%,两组患者在年龄、人数、病症上均无显著的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自拟助孕汤对于免疫性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其对于患者的受孕率、免疫情况以及内分泌五项情况均有显著的变化,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免疫性 不孕不育 自拟助孕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疑似狂犬病咬伤门诊处理措施效果。方法对2006年~2007年2360例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患者进行暴露后处理,Ⅱ级暴露者进行伤口处理及全程免疫接种,Ⅲ级暴露者进行伤口处理、注射免疫球蛋白及全程免疫接种。经规范处理后每年一次连续6年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发病及健康状况。结果2360例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患者经规范处理后随访6年1201例,5年984例,4年175例,均无发生狂犬病。结论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患者接受规范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疫苗全程自动免疫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者,可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 标签: 狂犬病 暴露后处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免疫调节药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用药咨询工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K-A-P问卷方式随机对湛江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20名患儿家属调查其免疫调节药的知识、态度、行为及患病的情况。结果患儿家属免疫调节药知识普遍缺乏,得分为良好以上的比例仅占33.33%;患呼吸道感染≥10次/年的患儿免疫调节药知识得分不合格率比患呼吸道感染7-10次/年的高;患儿使用免设调节药的方法欠佳,疗程使用免疫调节药所占的比例较低,但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免疫调节药知识,愿意使用免疫调节药增加患儿免疫力。结论应采取措施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免疫调节药知识水平,引导患儿家属采取免疫调整的正确方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从而减少患儿患病。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知识 态度 行为 儿科门诊 患儿家属
  • 简介:目的:探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52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治疗组28例在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3~5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肺外并发症消失情况,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热退时间、咳嗽、肺部哆音及肺外并发症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 标签: 重症 支原体肺炎 免疫球蛋白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升血调元颗粒对胃癌化疗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RBC-ICR)检测35例胃癌患者应用中药升血调元颗粒配合化疗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与同期单纯应用化疗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结果35例胃癌患者化疗后配合使用升血调元颗粒组RBC-c3bRR较治疗前升高,RBC-ICR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单纯化疗组,与使用升血调元颗粒组相反,RBC-c3bRR进一步下降,RBC-ICR进一步升高,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升血调元颗粒能显著提高胃癌化疗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 标签: 升血调元颗粒 胃癌 化疗 红细胞免疫Effect of rising blood Diao yuan Granule on the red cell immun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通过胸腔积液诊断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的特点。方法对一个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胸腔积液的病例进行常规细胞学涂片,沉渣包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胸腔积液涂片细胞丰富,见大量异型增生淋巴细胞。由单个散在或松散聚集的细胞组成。细胞大,单核、双核或多核,核浆比明显增高。核大,部分核异型,染色质深,颗粒状,免疫标记瘤细胞CD19,CD20,CD22,CD79,阳性。CD30弱阳性,IgM,ALK,CD10,CD5,P53阴性。结论通过胸腔积液诊断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少见,细胞学诊断难度高,对免疫组化依赖程度高。

  • 标签: 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 胸腔积液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可以激活许多与炎症发生的相关的细胞(如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引起相关细胞的细胞因子的合成以及释放,最终导致生物体全身炎症的发生。LPS可以与巨噬细胞表面上的Toll-4受体(TLR4)受体相结合,引起自噬反应的发生,从而利于巨噬细胞对生物体内病原体的吞噬。近些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LPS-TLR4/NF-kB信号通路与生物的炎症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LPS,TLR4,NF-kB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通路与抗炎免疫的关系,从而为临床上LPS引起的炎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 标签: 细菌脂多糖 Toll样受体 NF-kB 抗炎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升血调元颗粒在晚期胃癌治疗过程中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中药升血调元颗粒配合化疗观察胃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肝肾功能、瘤体大小,并观察全身、消化道和骨髓毒副反应。与同期25例单纯接受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升血调元颗粒配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在T细胞亚群水平、肝肾功能、瘤体大小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升血调元颗粒与化疗配合治疗晚期胃癌,可不同程度改善化疗药物引起的全身、消化道和骨髓毒副反应。而其对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与其能改善患者机体的T细胞免疫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晚期胃癌 升血调元颗粒 化疗 T细胞亚群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发掘天花粉蛋白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作为实验模型,用HE染色检测天花粉蛋白对AA大鼠踝关节的病理学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天花粉蛋白对AA大鼠T细胞亚群异常极化状态的调节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RF-IgM的水平。结果天花粉蛋白能降低踝关节的炎症程度;能降低AA大鼠的Th1和Tc1百分率,纠正Th1/Th2和Tc1/Tc2比值;能降低RF-IgM的水平。结论推测天花粉蛋白通过免疫抑制作用治疗佐剂性关节炎。

  • 标签: 天花粉蛋白 佐剂性关节炎 T细胞亚群异常极化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在白血病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ABC-AP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血液肿瘤白血病细胞14种抗原标记,结合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对血液肿瘤白血病进行诊断及分型。结果58例初发血液肿瘤白血病患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7例(45.0%),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18例(30.0%),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5例(8.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6例(10.0%),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2例(3.3%),慢粒急淋变(CML-ALL变)2例(3.3%)。结论血液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检测白血病细胞抗原,为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白血病 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孕母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82例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孕母的新生儿在出生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结果82例孕母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新生儿中,2.44%(2/82)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30.49%(25/82)曾出现一过性高TSH血症,67.07%(55/82)甲状腺功能正常,未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25例高TSH血症的新生儿全部在出生后3个月自动恢复正常。孕母甲状腺自身抗体和妊娠期间药物剂量调整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无明显相关。结论患AITD的孕母分娩的新生儿常常在出生的第1~3个月轻微的TSH升高,FT4水平正常。但大多数的新生儿的TSH水平无需干预能完全恢复正常。对该类新生儿在出生1~3个月内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妊娠 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不断推进,社区计划免疫门诊模式亟待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全过程的管理需要更加科学,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计免门诊建设的方向。本文探讨了在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计划免疫数字化门诊的意义,并初步提出了建设方案。

  • 标签: 公共卫生 计划免疫 数字化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铁皮石斛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的调节效果,并分析细胞免疫功能调节正常后的维持时间;方法选择我院511例肺癌患者中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132例患者,根据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情况分为3组,每组患者均口服铁皮石斛,每天15g干粉,服用一个月后检测细胞免疫功能,随访12个月,随访期间每一个月检测一次细胞免疫功能,分析铁皮石斛对肺癌患者3种不同类型的免疫功能紊乱的调节效果,并分析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正常后维持正常的时间;结果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132例中免疫功能低下、CD4/CD8正常的33例(25.0%),细胞免疫紊乱,CD4/CD8<1的77例(58.3%),细胞免疫紊乱,CD4/CD8>2的22例(16.7%),治疗前三者的免疫功能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服用铁皮石斛一个月后,免疫功能低下、CD4/CD8正常组的患者细胞免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细胞免疫紊乱,CD4/CD8<1组患者细胞免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细胞免疫紊乱,CD4/CD8>2组患者细胞免疫与治疗前比较除NK细胞外均有明显改善(P<0.05);铁皮石斛对肺癌患者三种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均有改善,改善率分别为69.7%、75.3%和68.2%,三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25);肺癌患者三种免疫功能紊乱改善后维持稳定的中位时间分别为9.0月(8.567-9.433)、7.0月(6.854-7.146)、5.0月(3.807-6.193),三种类型在改善后免疫功能低下、CD4/CD8正常组患者维持的时间最长,其次是细胞免疫紊乱,CD4/CD8<1组患者,细胞免疫紊乱,CD4/CD8>2组患者最短,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0和0.004。结论铁皮石斛对肺癌患者三种类型的免疫功能均有调节作用,调节后患者的免疫功能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这样对机体免疫功能长期持续抗肿瘤作用,有利于患者提高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期。

  • 标签: 铁皮石斛 肺癌 细胞免疫 紊乱 维持率 中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的差异以及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尿蛋白与体液免疫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06例经肾活检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儿及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年龄段分组进行比较;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测定其24小时尿蛋白水平,并与体液免疫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年龄段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患儿的血清IgG、Ig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年龄段紫癜患儿,而IgM,C3、C4水平组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血清IgG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水平密切负相关,IgM与24h尿蛋白水平正相关,而IgA、C3、C4水平与24h尿蛋白水平没有相关性。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紊乱,当累及肾脏时血清IgG、IgA水平下降且IgG、IgM与尿蛋白有相关性。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 体液免疫水平 尿蛋白
  • 简介:目的评价转sFat-1基因猪肉对小鼠血常规、血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转sFat-1基因猪肉、普通猪肉为受试物,配成配合饲料后分别设立低、高2个剂量组和基础饲料对照组,经口喂饲小鼠30天后,比较各组小鼠血常规、血生化、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结果同性别的各组血常规和免疫球蛋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转sFat-1基因猪肉高剂量组血清BUN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小鼠中,转sFat-1基因猪肉低剂量组的CD3+CD4+细胞比例、转sFat-1基因猪肉高剂量组的CD3+CD8+细胞比例与普通猪肉低剂量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的剂量下,未发现转sFat-1基因猪肉对小鼠血常规、血生化和免疫指标有影响。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转sFat-1基因猪肉 淋巴细胞 血常规 血生化 EP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6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人免疫球蛋白,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具有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儿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入住本院儿科确诊为AIHA患儿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激素、碱化尿液、必要时输血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的IVIG;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转阴、贫血纠正及住院的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期间感染的并发症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HA患儿常规治疗下使用大剂量IVIG,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能减少感染的并发症和1年内的复发率。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丙种球蛋白(IVIG)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