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新形势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也就意味着素质教育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教学改革工作刻不容缓。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学生个人的学习地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并为学生创造出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促使学生养成更多的学习技能。在此过程中,问题是探究教学模式的价值逐步凸显出来,教师借助这一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缓解教学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更为有效的连贯起来,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并逐步形成适合个人的数学技能以及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素养。

  • 标签: 高中数学 专题课 问题式探究 运用
  • 简介:摘要:本项目以我国政治外交新闻为切入点,建立口译实践专项语料库,将中英音频、文本、核心词汇在哔哩哔哩平台定期发布,为英语口译学习爱好者提供具有时效性、权威性的口译资源,同时让人们了解中国立场、认识中国态度,坚持弘扬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 标签: 大创项目,口译实践,语料库,政治外交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急性白血病合并肠套叠的认识。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例合并肠套叠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腹痛等症状后均经CT诊断为肠套叠,2例经内科治疗好转,1例内科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好转。结论急性白血病合并肠套叠临床罕见,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急性腹痛时应及早完善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白血病,急性 肠套叠 成年人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木村病患者肾脏改变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治疗与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木村病肾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2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断明确且资料详细的木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有无肾脏受累分为肾脏损害组与无肾脏损害组,进行对照比较,对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共经病理诊断明确木村病60例,男性48例,中位年龄33(3,62)岁,中位病程36(12,111)个月。完善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测的49例患者中,合并肾脏损害18例,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和/或镜下血尿。肾脏损害组(n=18)和无肾脏损害组(n=31)患者在起病年龄、性别比例、头面部以外脏器受累比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肾脏损害组比较,肾脏损害组患者病程较长,超敏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水平较高,血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及总IgE中位值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肾脏受累的患者中,达到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6例,其中5例患者完善了肾活检检查,肾脏病理诊断结果为膜性肾病2例、微小病变型肾病3例,肾活检组织中均未显示间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此类患者对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良好,均可达到肾病综合征缓解;治疗肾病的同时,木村病导致的淋巴结肿大也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木村病患者可合并多种肾脏病变表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理可为膜性肾病或微小病变型肾病。经过积极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均可达到完全缓解,淋巴结肿大控制良好。木村病和肾脏病变之间的关联机制尚需更深入的研究来确定。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嗜酸粒细胞增多 免疫球蛋白E 木村病
  • 简介:摘要我们报道1例狼疮肾炎合并假性肠梗阻病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排气、排便减少。腹部CT检查示小肠袢扩张伴有气液水平和肠壁增厚,伴双侧肾盂积水。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胃肠道症状缓解。肾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狼疮肾炎Ⅱ型。提示肾内科医师应关注常见病的罕见合并症,早诊断、早治疗可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或胃肠道的不可逆损伤,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狼疮肾炎 红斑狼疮,系统性 肠假性梗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胆固醇结晶栓塞性肾病由血管内胆固醇结晶脱落后散落到全身血管引起,以肾脏血管受累最常见。我们报告1例脑动脉支架术后胆固醇结晶栓塞性肾病病例,并复习胆固醇结晶栓塞性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诊断和治疗等。

  • 标签: 栓塞,胆固醇 病理学 肾疾病 胆固醇结晶栓塞性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胃肠间质瘤(p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3例pGISTs。通过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囊实性、治疗方式、核分裂象、基因突变、生存状态和生存时间等,分析肿瘤囊实性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GIST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3例合并文献报道71例,总共纳入74例pGISTs。其中男性36例,女性38例,发病年龄55(19~84)岁,肿瘤长径为8 cm(2~35 cm);71例患者记录了肿瘤部位,30例(42.3%)位于胰头部;63例记录了肿瘤的囊实性,33例(52.4%)为实性;74例记录了治疗方式,60例(81.1%)为根治性手术切除;59例记录肿瘤组织有核分裂象,33例(55.9%)为<5个/50高倍镜视野(HPF);14例行基因突变检测,11例(78.6%)为c-kit外显子基因突变。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的囊实性特征与肿瘤部位、肿瘤长径和核分裂象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Ki-67指数及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mNIH)风险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51例根治术后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8.8%,5年无病生存率为60.3%;接受姑息治疗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51.9%, 1年病死率为33.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P=0.083)、核分裂象>5个/50HPF(P=0.008)、CD34阴性(P=0.055)是pGISTs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分裂象>5个/50HPF是pGIST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核分裂象≤5个/50HPF(P=0.3075)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P=0.0003),而≤10个/50HPF的患者与>10个/50HPF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GISTs好发于胰头,通常发现时肿瘤体积较大,主要治疗方式为根治性手术,突变类型以c-kit基因外显子突变为主。核分裂象>5个/50HPF是其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胰腺 胃肠间质瘤 突变 危险性评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手术失败的原因并进行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方法对转诊入院的盆底重建手术失败的3例患者,根据其前次手术后出现的再次脱垂症状、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及前次手术的具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例患者盆底重建手术失败均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其中1例为两次手术失败。3例患者的再次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已经随访19个月、另2例均随访了6个月,至今3例患者的主客观结果均达到了治疗成功,脱垂症状完全缓解,无脱垂复发。结论盆底重建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方法;术前详细充分的病情评估,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相匹配的手术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的先决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状硬皮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2020年10月20日就诊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1例线状硬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同时系统性回顾国内外文献所发表的硬皮病的病例报告或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其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情况。结果本例患者为24岁女性,有头皮斑痕样脱发和同侧面部凹陷病史10余年,因“2年前出现右侧眼睑无力、下垂,加重1个月”就诊,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分析文献报道的全部15例患者,发病年龄中位数为22岁,男女比例为9∶6,表现为线状硬皮病伴有同侧眼睑下垂、同侧面部萎缩和颅内脱髓鞘病灶者4例,线状硬皮病合并同侧面部萎缩及颅脑脱髓鞘病灶者3例,线状硬皮病合并大脑半球萎缩2例,线状硬皮病合并同侧面部萎缩3例,线状硬皮病合并同侧面肌痉挛者1例,线状硬皮病合并胸腹部硬化性斑2例,线状硬皮病并癫痫发作并脑白质脱髓鞘病灶者2例。治疗方面,单纯应用激素治疗者有6例,单纯应用甲氨蝶呤者2例,激素合并甲氨蝶呤治疗者1例,应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2例,行骨重建手术3例,长波紫外线光疗治疗1例,应用维生素治疗1例。结论硬皮病患者可以出现同侧面部萎缩、同侧眼睑下垂和面肌痉挛等表现,累及神经系统可以出现癫痫发作和脊髓炎等表现,影像学可见脱髓鞘病变等,应结合患者的病理进行临床诊断。局限性线状硬皮病可以逐渐往系统性线状硬皮病的方向发展,因此治疗上主要以激素为主,必要时建议及早联合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疾病的发展。

  • 标签: 硬皮病,局限性 眼睑下垂 面部单侧萎缩 脱髓鞘疾病
  • 简介:摘要报道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3月6日收治的1例儿童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AM)。先证者,男,1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 d"入院。脑脊液病原宏基因二代测序提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确诊为PAM。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入院29 h死亡。文献检索共收集儿童PAM相关文献13篇,共报道15例,其中存活1例,死亡14例。本病发病率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多数病例通过尸检或脑脊液查找病原体诊断,本例患儿通过病原宏基因二代测序确诊,为国内外报道较少的病例。

  • 标签: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文献复习 儿童
  • 简介:摘要鹦鹉热衣原体为不典型致病菌的一种,为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菌,鸟类为最主要宿主,为人畜共患病。本文报道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收治的2例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肺炎,其中1例合并呼吸衰竭、肝功能不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行二代基因测序后明确病原菌感染,后经抗感染后肺部炎症吸收好转。通过病例分享,为临床医师在诊治肺炎的临床过程中提供参考,准确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尽早明确病原体,及时调整用药方案,达到精准治疗,为疾病的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

  • 标签: 鹦鹉热衣原体 二代基因测序 肺泡灌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例单侧肺静脉闭锁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文献复习。方法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收治的2例单侧肺静脉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童,年龄分别为3岁、12岁,因反复咳嗽、咯血于外院诊断为肺炎,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病情仍有反复。于我院行胸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示单侧肺静脉闭锁并肺动脉发育不良,经保守治疗好转。2例患儿均拒绝肺移植,随访1年,1例未再出现咯血,另1例仍有反复咳嗽、咯血。对文献报道的92例肺静脉闭锁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儿童单侧肺静脉闭锁43例,年龄6 d至18岁,左侧肺静脉闭锁21例,右侧肺静脉闭锁22例。2例无特殊临床表现,余均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咯血及运动后呼吸困难。单侧肺静脉闭锁患者中行肺切除及心脏修补术8例,术后咳嗽、咯血等症状消失,余均保守治疗。结论单侧肺静脉闭锁罕见,常因反复肺部感染、咯血、呼吸困难等就诊,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CTA检查可确诊。

  • 标签: 儿童 肺静脉闭锁 咯血 肺动脉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chaaf-Yang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基因特征,并与Prader-Willi综合征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一例Schaaf-Yang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索相关文献。该病例为14 d女婴,因"自主呼吸弱及喂养困难14 d"就诊,患儿生后即出现反应差、呼吸及吸吮吞咽困难、额部高、耳位低、躯干部瘦小、左脚发育异常、双手握持困难、肌张力低下。生后14 d转诊途中因窒息缺氧死亡。结果基因检测显示患儿15号染色体黑色素瘤抗原样基因2(melanoma antigen-like gene 2,MAGEL2)c.C1912T:pQ638X杂合变异,家系验证该突变为新生突变。文献复习国内外已报道的由MAGEL2基因突变所致的Schaaf-Yang综合征病例150余例,其中国内病例15例。结论国内外病例MAGEL2基因突变均以c.1996dupC突变频率最高,该突变的患儿有更高频率的关节挛缩、进食困难和呼吸功能障碍等表现,以及更严重的智力障碍及发育迟缓。Schaaf-Yang综合征与Prader-Willi综合征临床表现相似,多有重叠。对于新生儿期存在呼吸窘迫、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的病例,需注意与Prader-Willi综合征相鉴别,避免漏诊误诊。

  • 标签: Schaaf-Yang综合征 MAGEL2基因 新生儿 基因突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er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例Aper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8例;中位年龄为10个月,年龄范围为4个月至5岁。16例患儿均为出生即发现多发畸形,包括颅面部畸形及四肢并指/趾畸形等,其中头颅外形异常16例、四肢并指/趾畸形16例、冠状缝早闭10例、突眼8例、腭裂7例、心脏畸形3例。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本组除1例家属放弃外,其余15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年限(首次手术至末次手术之间的时长)的中位数为18.5个月(4~64个月),平均手术次数为2.8次(1~5次),术后均恢复良好,形态及功能较前明显改善。本组患儿于3个月至2岁行颅骨畸形矫正术,结合文献分析,建议在6个月前完成颅骨畸形矫正术,6~7岁接受面中部凹陷畸形矫正术。结论Apert综合征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相关单纯畸形或其他综合征型颅缝早闭,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其治疗尽可能行矫正畸形术并恢复功能。

  • 标签: 尖头并指(趾)畸形 临床分析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物理实验活动才能够探索出物理学其中存在的原理以及定律,以实验的方式观察物体运动现象,并分析其中数据,经过加工整理后通过数学工具将获取的数据上升为规律。在高考中着重考察学生的实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重视高中物理实验复习活动,应用多种科学合理的策略保证学生复习效果。本文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复习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新高考 高中物理 实验复习 策略
  • 简介:【摘要】口咽部良性肿瘤常见的有乳头状瘤、纤维瘤、潴留囊肿、多形性腺瘤及血管瘤等,其中血管瘤多发生于软腭、咽后壁及侧壁,长于悬雍垂者少见,常呈紫红色不规则肿物,易出血。本文叙述一位悬雍垂血管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及咽部血管瘤目前治疗方式。

  • 标签: 血管瘤 悬雍垂 口咽部
  • 简介:摘要:历史学科作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承载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精神、和情感,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高三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与复习压力,因此,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阶段,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本文基于当前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高三历史 复习教学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