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手法康复治疗做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常规康复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手法治疗的同时配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训练8周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按运动功能Brunnstrum法评定,对照组与治疗组Brunnstrum分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配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疗效更佳.

  • 标签: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脑卒中 康复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以60例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为对象,分为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参照组应用康复训练,研究组实施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康复训练 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产后尿潴留尿失禁患者应用生物反馈仪与护理干预结合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分娩后检查确诊为产后尿潴留尿失禁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上加以使用生物反馈仪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漏尿及产后尿道口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3个疗程的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所应用的生物反馈仪与护理干预的结合治疗方式,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仅为70.0%;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产后尿道口的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产后尿潴留尿失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予以患者生物反馈仪与护理干预的结合治疗方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有效缓解患者产后尿道口的疼痛情况,并改善患者漏尿的症状,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 标签: 生物反馈仪 盆底肌功能锻炼 产后尿潴留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效果的积极作用。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接诊的产后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此次调查分析,依据信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盆底肌锻炼,观察组则加以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各34例。结果观察组Ⅰ类及Ⅱ类盆底肌力合格率为95.3%及8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产后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肌锻炼 产后盆底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取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72例小儿多动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差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分析患儿依从性差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小儿多动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较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6.4%的家长认为小儿多动症不需要治疗,患儿长大后会慢慢好转;23.6%的家长认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不理想;15.3%的患儿由于学习等问题放弃了治疗等。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后,返院治疗率81.9%。结论给予多动症患儿家属实施有效的疾病知识宣教,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对策,能够进一步增强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小儿多动症 脑电生物反馈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对3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使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法国USB4)进行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2次/周,20~30min/次,10~15次为1个疗程,同时结合盆底肌肉训练,2次/d,15min/次。根据患者临床参数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后半年效果,36例患者治疗结束时,治愈25例(70%),有效8例(22.7%),无效0例(0%);治疗后半年治愈29例(80.5%),有效10例(27.7%),无效0例(0%)。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有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无痛,治愈率均较高的治疗方法,盆底肌锻炼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锻练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训练治疗产后孕妇对其盆底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入选的顺序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患者使用盆底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训练,比较两组的盆底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口闭合情况、尿失禁情况以及性生活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对比性。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训练对于孕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增加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患者的性生活,促进其阴道口的闭合,治愈患者的产后尿失禁情况。

  • 标签: 生物反馈 盆底训练 联合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五五操手法康复联合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足下垂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50名卧床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对2019年12月-2020年4月住院的50名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的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法康复联合电生物反馈治疗,并且治疗结束后给予简单的矫形工具保持功能位来保持治疗的效果,对照组只给予简单的矫形工具来保持功能位,观察两组患者足内翻发生率等差异。结果:实验组足内翻发生率2.00%,对照组足内翻发生率14.00%,实验组小腿三头肌异常收缩发生率4.00%,对照组小腿三头肌异常收缩发生率18.00%,实验组踝关节足趾屈功能、踝关节足背屈功能、胫骨前肌肌力,恢复正常数据,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足下垂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会对脑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造成影响,采取五五操手法康复联合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的效果更高,值得应用。

  • 标签: 足下垂 五五操手法康复 电生物反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教学反馈法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锻炼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8月-2023年7月本科接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n=62)。试验组采取教学反馈法,对照组行常规康复锻炼。对比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组间差异显著(P<0.05)。VAS评分:试验组数据只有(3.15±0.76)分,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4.89±1.04)分,相比较下,试验组疼痛感更轻(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锻炼用教学反馈法,病人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更加明显,疼痛感减轻更为迅速。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价值 教学反馈法 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反馈及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损伤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5月在我院分娩同时在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128例。通过抛币方法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接受常规盆底康复训练,干预组增加生物反馈刺激。观察干预前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和盆底肌力。结果:干预组产妇和对比组相比康复1个月时的盆底肌力改善程度更优,P<0.05。干预组产妇和对比组相比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损伤采用生物反馈及盆底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升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同时也促进产妇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标签: 产后盆底损伤 生物反馈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肌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子宫脱垂的效果。方法 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将我院收治产后子宫脱垂患者80例均分为A(n=4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期间我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78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39例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组的39例患者进行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的VFSS评分(5.15±1.36)分、治疗二个疗程后的VFSS评分(6.64±1.48)分、治疗三个疗程后的VFSS评分(7.19±1.35)分、总有效率(97.44%)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康复功能训练效果显著。

  • 标签: 针灸 肌电生物反馈 康复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自然分娩产后42天复查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分别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检测临床症状评分、盆底肌力、盆底Glazer肌电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生命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力提高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效果(肌力≥Ⅳ级)明显好于对照组;盆底肌电值前静息阶段和后静息阶段治疗后低于治疗前,5次快速收缩阶段、10s持续收缩阶段、60s持续收缩阶段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10s持续收缩阶段、60s持续收缩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P-Q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IQ-7评分优于对照组,但PISQ-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早期干预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疗法 电刺激生物反馈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产后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压力性损伤患者照护技能培训应用反馈-渐进式培训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压力性损伤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妇科术后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肌功能康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妇科术后患者共6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4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肌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妇科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肌功能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妇科术后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功能,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治疗 妇科术后患者 盆底肌功能康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电子生物反馈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康复治疗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BI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有助于改善FMA、BI评分,深得患者信赖。

  • 标签: 运动想象疗法 电子生物反馈 脑卒中偏瘫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设置对比实验的方式,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训练联合应用的具体方法和成效。方法:从我院病例系统中抽取59例产妇,收治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所有选中产妇均存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按照系统分组法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30例、B组(观察组)29例;对A组进行相应的功能恢复训练,对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进一步掌握患者情况;实时观察两组具体差别和效果,促进针对性治疗工作的开展。结果:治疗后A、B两组盆底肌肌力水平具有明显差别,B组明显优于A组;B组临床疗效(93.10%)明显优于A组(76.67%),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效果良好,有助于从科学的角度改善产妇盆底肌肌力水平,确保临床疗效,进一步保证产妇的生活状态和质量,可见该疗法值得进行合理推广。

  • 标签: 盆底肌训练 生物反馈 电刺激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