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方法以及随访信息反馈,提出从单纯电话随访到信息的双向反馈,可缩短医患间距离,给医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电话随访 患者 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寻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此来避免或减少纠纷的产生。方法从患者及护理人员两方面进行深层次探讨。结果护理人员提高服务质量能减少纠纷的产生。结论提高法律意识,遵守规章制度,改善服务质量对减少和预防护理纠纷的产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28例。两组均接受抗焦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6周,于入组时及治疗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同期治疗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症状,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焦虑症 肌电生物反馈 抗焦虑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简介:摘要总结了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护理经验。对47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在盆腔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中实施全程综合护理,针对患者个体化的心理特点,给予积极心理干预,观察排尿日记、尿动力学参数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配合有效的护理行为干预及心理治疗,盆腔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自主排尿。结合适当的护理及心理治疗措施,可提高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膀胱 过度活动症 生物反馈 电刺激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肢上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加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每例患者在入组和病程3个月时分别测定腕背伸时主动关节活动范围(AROM)和用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评定对患侧上肢痉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上肢痉挛。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中风偏瘫 上肢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AdverseEventsFollowingImmunization,以下简称“AEFI”)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9243例,将其按照接种次数分为2组,接种1-3次的儿童定义为基础免疫组,接种4次的儿童定义为加强免疫组,进行接种后随访,并对随访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加强免疫组的AEFI发生率显著高于基础免疫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白破疫苗在接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应加强疫苗接种人员的规范操作,严格做好预检筛查,做好禁忌症、适应症等宣传工作,从而减少疫苗接种的AEFI的发生。

  • 标签: 百白破疫苗 接种 AEFI 硬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妇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讨类似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妇科门诊收治的6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症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服用补中益气丸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只服用补中益气丸,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5.5%,显效30.3%,有效15.2%,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治愈率为33.3%,显效21.2%,有效15.2%,总有效率为69.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补中益气丸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显著提高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补中益气丸 生物反馈电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频药物导入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54病例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进行疗效对照。两组病人一经确诊一周内开始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同时向患者作好情志、饮食及相关健康知识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便次、便质、排便间隔及排便费力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临床痊愈5例,显效9例,好转11例,无效2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1.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频药物导入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在便次,便质,伴随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单纯性生物反馈治疗。

  • 标签: 药物导入 生物反馈 功能性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问卷反馈方法,加强供应室服务与临床实际需求的协调性,改进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方法消毒供应室在每季度向各临床科室发放调查问卷,对5个关键问题进行满意度调查,同时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结果2009第三季度至2012年第四季度,3年余来共收集临床科室意见30余条,针对意见和建议提出了整改措施。无菌物品的质量及及时供应均维持在100%的满意度,而消毒供应室的服务态度、交流沟通、物品的回收下送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问卷反馈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和临床需求,加强了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的协调性,是消毒供应室的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供应室 回收管理 医院感染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及综合护理。方法采用立式ASE2000生物反馈训练系统进行治疗,共观察15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FC诊断标准。结果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FC150例,显效105例,有效23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5.3%,无一例因心理因素而终止治疗。结论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FC疗效确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FC患者心理状态和便秘症状,全面提高FC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仪 功能性便秘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生、带教老师及科室的双向评价及信息反馈,全面评估临床教学效果,促进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于2010~2011年,每月对我院临床带教老师及科室的教学效果及护生的实习效果进行双向评价,并将反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反馈给决策者和带教者。结果通过采取“双向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使临床带教管理逐渐完善,提高了护理队伍师资素质,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提高,护生的各种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结论“双向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临床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师生双方的互相促进,达到指导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

  • 标签: 双向评价 信息反馈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预防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81例单胎产妇,采取抽签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产后健康教育,观察组于产后6—8周开始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法对盆底肌进行锻炼。观察和记录两组对象盆底功能训练效果,调查和对比两组对象的性生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进行训练,能有效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该训练方法预防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中医本科护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指标体系。通过科学的测试手段,以反馈教学内容的差距与不足。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1024名,为主要调查目标。结果从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因素中的影响、教学因素中的影响、学生因素中的影响、影响临床能力的相关测试等5个方面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调查结果分析出影响中医本科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偏离度的主要因素,在护生的人文思想和行业责任感上影响值较高,因此有关教改措施应主要放在学校和教学方面。

  • 标签: 中医本科 实习护生 临床能力 教学内容偏离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指导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效果及优点。方法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治疗5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MMSsolar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系统,对照组给予单纯盆底肌训练,1疗程10天,每天2次,每次30min。通过尿垫试验,病史问卷,尿流动力学及盆底肌肉肌电测量评价效果。结果56例患者均完成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研究指标包括尿垫试验,病史问卷,盆底肌肉肌电测量值及尿动力学检查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尿失禁症状改善在第三至八天出现。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较传统的盆底肌锻炼更为有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能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列腺术后尿失禁 盆底肌训练 生物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对3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使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法国USB4)进行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2次/周,20~30min/次,10~15次为1个疗程,同时结合盆底肌肉训练,2次/d,15min/次。根据患者临床参数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后半年效果,36例患者治疗结束时,治愈25例(70%),有效8例(22.7%),无效0例(0%);治疗后半年治愈29例(80.5%),有效10例(27.7%),无效0例(0%)。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有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无痛,治愈率均较高的治疗方法,盆底肌锻炼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锻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VT-O术式配合围手术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重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1月20例女性重度SUI患者按随机分配表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采用TVT-O术式配合围手术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B组10例单纯采用TVT-O术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愈率90%、显效率10%、无效率0。B组治愈70%、显效20%、无效10%。结论TVT-O术式配合围手术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重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就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纯TVT-O术式。

  • 标签:
  • 简介:据报道,在冠心病诊疗过程中,约24%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1].这些继发的心理问题往往会加重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甚至影响治疗效果和疾病的转归[2].也为医护工作增加了难度。焦虑、抑郁等已成为影响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焦虑抑郁 舍曲林
  • 简介:Rh血型系统是目前被国际输血协会确认的3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具复杂性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RhD抗原表型除正常D阳性和阴性表型外,还存在多种D变异型。D变异体主要包括弱D(weakD)、部分D(partialD)和DEL[1]。为避免在血清学上RhD变异体被误定Rh阴性,采用DNA基因分技术鉴定D变异型变得越来越重要。

  • 标签: RHD血型 基因型 弱D 部分D DEL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