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在儿童口腔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窝沟龋齿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窝沟封闭术,观察组运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封闭剂的2年保留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5%,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龋齿2年内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17.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可以广泛的运用在儿童窝沟龋齿中,有效的提升封闭剂保存率,减少龋齿发生。

  • 标签: 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 窝沟龋齿 儿童口腔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肾盂成形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采用输尿管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肾盂成形术后吻合口狭窄7例。男2例,女5例,平均33岁。均为腹腔镜肾盂离断成形术吻合口狭窄。结果7例患者均扩张成功,直视下见狭窄段完全扩开,无严重并发症。术后2个月取出双J管,随访1年,复查B超、CT,肾盂积水明显减轻或消失,梗阻消除,腰痛等症状消失。结论直视下输尿管镜球囊扩张对治疗肾盂成型术后并发的吻合口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创伤轻微,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肾盂成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肾盂成形术 球囊扩张 肾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泪腺脱垂的重睑手术方法。方法按照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设计手术切口,剪薄睑板前眼轮匝肌,暴露眶隔膜,祛除眶隔内脂肪及多余皮肤,将脱垂的泪腺回纳入泪腺窝,缝合固定,形成自然的重睑外形。结果43例患者经泪腺脱垂复位固定联合重睑成形术后,形态自然满意,随访3个月至2年,效果良好。结论对于泪腺脱垂患者,应将脱垂的泪腺回纳入泪腺窝,如果有泪腺增生,则可以部分切除,在不影响泪腺功能情况下形成自然美丽的重睑外形。

  • 标签: 泪腺脱垂 重睑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一2014年12月收治的OVCFs而施行椎体PKP治疗的患者,分为局部麻醉组及全身麻醉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水泥注射前期血压变化、骨水泥注射后期血压变化、骨水泥渗漏、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数、是否相邻椎体骨折、术前VAS评分、术后3天、1月、3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等情况,分析两种麻醉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结果共纳入189例患者,术后随访12-69(36±8)个月,局部麻醉组88例,全身麻醉组101例,两组性别、年龄、是否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术前、术后同时间段VAS评分无差异,而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数、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射期间血压变化、骨水泥渗漏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但局部麻醉下患者骨水泥渗漏较多,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率高,治疗应首选全身麻醉。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麻醉
  • 简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年卒中发生率高达10%~17%,而无症状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患者年卒中发生率也可达2%。提示颈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治对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至关重要。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金标准” 外科治疗 支架成形 内膜切除 缺血性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状胃成形代食管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对36例食管癌病人用管状胃成形术,管状胃与食管机械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本组36例病人中,无胸胃瘘、返流性食管炎及胸胃综合症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管状胃成形在食管癌治疗中,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症、返流性食管炎、胸胃瘘、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病人肺功能影响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管状胃 并发症 食管癌切除术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寿命的延长,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首位导致死亡的疾病,更是导致成人残疾的主要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同时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以上,缺血性卒中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颅外颈动脉狭窄,随着介入治疗材料及产品的改进和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采用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开展,必将在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方面扮演越来越为重要的角色.

  • 标签: 介入治疗技术 颅外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支架成形术 疾病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椎板成形术治疗脊柱椎管内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 18 例脊柱椎管内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加强病情观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并发症预防等。结果:对 18例患者进行随访经 24 ~ 52 个月,均顺利通过围手术期,术后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脊柱椎管内肿瘤手术复杂,肿瘤手术切除危险性大,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 椎板成形术 脊髓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时期)收治79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单纯内固定为对照组,我院将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应用于(2016年05月-2017年05月时期)收治另83例脊柱骨折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独立性、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1.57%,对照组为67.09%;对照组发生7例血管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为8.86%,实验组为0%。实验组患者FIM、ASIA、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独立性、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临床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部手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6例OSAHS患者,在术前对其实施临床诊断,针对不同病症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对其手术疗效进行总结。结果46例OSAHS患者,在实施有效的手术治疗后,痊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和治疗前患者的AHI和SaO2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鼻部手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促进患者病症的早日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部手术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OSAH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方式对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OVCF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局麻组(n=41)和全麻组(n=41),局麻组患者在局麻下行PKP手术,全麻组患者在全麻下行PKP手术,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术后,两组后凸角度、VAS主观满意度及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而全麻组脊柱后凸及椎体高度改善均显著优于局麻组(P<0.05);全麻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局麻组(P<0.05);全麻组神经并发症较局麻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麻下行PKP术与局麻下相比,前者术中神经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且术后康复时间、手术时间延长,但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椎体复位效果,在选择麻醉方式时,术者应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 标签: 疗效 PKP 麻醉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治疗效果。先天性无阴道患者手术术式有多种,如游离皮瓣移植、羊膜移植、腹膜移植等,以上术式共同缺点是术后人工阴道不同程度狭窄及干涩。我院近年采用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该术式具有术后无需佩戴模具、1月后可性生活、人工阴道宽度合适、有分泌功能等优越性,治疗效果好。方法总结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共6例,采用的治疗术式均为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6例患者均选择在即将结婚时机治疗。结果6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经过手术方式再造人工阴道,解决了患者性角色及性生活问题。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出院检查外阴伤口愈合好,阴道可容纳2横指,1月后随访阴道及外阴口无萎缩,阴道有分泌物,随访6-12月性生活较满意。结论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用于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其手术方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治疗效果好,定期的阴道扩张是预防阴道萎缩的关键。

  • 标签: 先天性无阴道 乙状结肠 人工阴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固定结合椎体形成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共计82例,将上述患者依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使用内固定结合椎体形术成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Cobb角改善以及伤锥前高压缩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够有效纠正患者脊柱骨折损伤,安全性较好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对椎体裂隙征(intravertebralcleft,IVC)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PVP治疗13例13个椎体病变,PVP采取经皮经椎弓根入路穿刺病变椎体,将针尖置于椎体前1/3处,将粉/液/对比剂比例为321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methaerylate,PMMA,骨水泥)注射入病变椎体,单椎体注入骨水泥5-10ml。结果全部病例成功手术。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水泥外漏。施术后3天疼痛缓解12例,1例术后复查MR见同节椎体新发骨折,再次手术后疼痛缓解,止痛效果100%。结论PVP是治疗椎体裂隙征的一种止痛效果好,创伤小,操作简单的方法。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裂隙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动脉成形术治疗非小细胞中心型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用肺动脉成形术或同时行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中心型肺癌42例,其中鳞癌29例,腺癌9例,腺鳞癌3例,大细胞癌1例。左上叶25例,右上叶12例,右中上叶5例。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随访术后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8%和40%。结论肺动脉成形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既可全部切除肿瘤,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未受肿瘤侵及的健康肺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远期疗效良好。

  • 标签: 肺动脉成形 袖状切除 中心型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胸椎多节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腰胸椎多节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围术期间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均在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对其术前术后进行VAS评分,有明显改善,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胸腰椎多节骨折患者应用PVP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医治效果,配合全面精致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更好的保障临床疗效,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多节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的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10月以来随访资料完整的24例老年椎体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在52-79岁之间,平均年龄68岁,详细记录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的病人状况,进行临床效果及影像学分析。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临床有效率96%,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椎体压缩率均有明显好转,椎体高度和强度基本恢复,再骨折1例。结论C型臂X光机或CT连续扫描引导下的椎体成形术为良好的治疗老年性骨折的方法,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有效的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畸形,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 标签: 老年压缩性椎体骨折 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在临床采用上腔静脉形成术治疗的过程中所用护理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胸部恶性肿瘤行上腔静脉形成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腔静脉形成术治疗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上腔静脉形成术,胸部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分析。方法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5年11月间,对患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并且记录其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平均的记录时间在十个月,对于手术前来说,手术后对患者的VAS评分、MiGill-Melzack评分(P<0.05﹚以及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估值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于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显著疗效,它可以很好的减轻患者的病痛感,不仅加强了椎体的硬度,还对患者本身的创伤度很小,是一种能够提高患者生活品质的好方法。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