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高频通气治疗早期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早期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治疗及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对照组予常频机械通气。比较2组疗效、肺动脉收缩压(PASP)、吸氧浓度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总的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58.6%(P<0.05)。治疗前2组PASP水平、吸氧浓度、PaO2、PaC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SP水平、吸氧浓度和PaCO2均降低,PaO2水平升高,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高频通气治疗早期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患儿PASP,改善呼吸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米力农 高频通气 持续肺动脉高压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共36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的46条患肢,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盐酸沙格雷酯100mg,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20U,3次/d,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疗效明显的有5条下肢,占20.8%;症状有改善的12条,总体有效率70.8%;没有变化的6条,1例因皮疹而中止治疗.对照组中3条症状有改善,其余没有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5).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主诉.结论:盐酸沙格雷酯用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安全有效,服用方便.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疗效 盐酸沙格雷酯 药物疗法
  • 简介:目的通过脐动脉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对足月妊娠胎儿窘迫进行预测,以寻求更为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联合组即脐动脉血流测定S/D值≥2.5且NST无反应型组;脐血流组即单纯行脐动脉血流测定S/D值≥2.5组和NST组即单纯行胎心监护NST无反应型组;分别了解分娩结局:记录羊水污染,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联合组的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脐血流组以及NST组。结论胎儿脐血流监护与胎心监护联合应用,可及早发现胎儿窘迫,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改善胎儿的预后,减少围产儿的病死率。

  • 标签: 脐血流检测 胎心监护 胎儿窘迫
  • 简介:采用连续流动系法对肝动脉栓塞用莪术油明胶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流速、介质、交联剂用量及交联时间和微球的粒径均对体外释放有影响,但灭菌对微球的体外释放无影响。12小时后,释放80%的药物。药物从微球中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释放机制为溶蚀加扩散。

  • 标签: 莪术油 莪术醇 明胶微球 体外释放
  • 简介:高血压病是我国当前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引起脑卒中,危及生命。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损伤反应学说认为由高血压等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产生的湍流、剪切应力等其他损伤因素的长期反复作用,使内膜损伤或引起功能变化,有利于脂质的沉积和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而形成粥样硬化,在动脉分叉处对局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3例原发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变化的价值。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患者 临床价值 超声评价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TCCF)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经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对16例TCCF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16例患者中,14例瘘口一次性完全闭塞,1例瘘口闭塞不全,1例瘘口太小未闭塞。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性治疗tccf创伤小,疗效可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外伤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可脱性球囊 栓塞性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预先处理子宫动脉后再切除子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4例腹腔镜下先游离阻断子宫动脉后行子宫切除术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156.7min,平均出血116.1mL,平均29h开始排气,平均住院4.6d.结论:腹腔镜手术中预先游离、阻断子宫动脉后再切除子宫,可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术中暴露,是一种实用、简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动脉 预处理 子宫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在头部动脉血管造影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60例行头部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检查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部动脉血管造影,观察组患者应用双筒注射器静脉推注,比较两中检测方法的图像质量、造影剂用量及造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图像质量高、造影剂用量少、造影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动脉血管造影时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既可以得到高质量图像,又能够减少造影剂用量,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高压注射器 头部动脉血管造影 造影剂 图像质量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研究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意识错乱评估方法作为谵妄诊断工具,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共有84例患者纳入研究,发生术后谵妄28例,发生率为33.3%。21例(75%)为一过性谵妄(〈24h);7例(25%)为持续性谵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梗死、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是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既往脑梗死、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持续时间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术后谵妄 发生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评价妊娠和非妊娠输尿管结石肾内动脉血流指数变化。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28例非妊娠输尿管结石患者和14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孕妇肾内动脉血流指数(阻力指数RI,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同时与30例健康非孕妇女及60例正常孕妇作对比。结果非妊娠输尿管结石患者的RI与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孕妇无显著差异(P>0.05);非妊娠输尿管结石患者和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孕妇的患侧肾RI显著高于健侧肾和健康非孕妇女和正常孕妇(P<0.01,患侧肾与健侧肾RI差值(RId)较正常人双肾差值显著增高(P<0.05)。健康非孕妇女和正常孕妇的肾RI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正常孕妇积水肾RI高低与肾积水程度及孕周无关(P>0.05)。以RI>0.7、RId>0.1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标准。敏感性90%、92%,特异性88%、96%。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肾内动脉RI有助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妊娠 输尿管结石 肾内动脉血流指数 合并症 肾积水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测量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的准确性。方法:以常规造影结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30例行双源CT血管造影确诊为Ⅲ型主动脉夹层,在CT和常规血管造影上进行测量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结果: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同常规血管造影所测得结果的平均值分别为3.39±4.06cm和3.34±4.11cm,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双源CT可以准确测量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可以作为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术前计划的首选方法。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CT 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对比探究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予以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所具有的作用及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8月~2018年3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诊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58例,根据患者护理服务的选择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29例。常规组选择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指标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常规组,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指标改善情况较好,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可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均起到较好的改善效果,并推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主动脉夹层 围术期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多层螺旋 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 AD)中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 2014年 12月 ~2015年 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 185例,所有患者均行 MSCT检查,采用影像学 MIP MPR VR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观察主动脉夹层( AD)的范围、真假腔形态、内膜破口数目、分型等情况。结果; MSCT检查时 185例受检人员病变范围均清晰显示, De- BaKey分型:Ⅰ 型 74例,Ⅱ型 10例,Ⅲ型 101例;真假腔形态:螺旋样 157例,纵轴平行样 28例;假腔内血栓形成 88例,假腔内无血栓形成 97例。真腔中均没有血栓出现。内膜钙化 97例,内膜没发现明显钙化 88例。动脉期真腔强化 CT值平均为( 325.8±90.6) Hu,假腔强化 CT值平均为( 281.2±86.6) Hu,真假腔强化 CT值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增强扫描中,内膜瓣显示出真假腔间线样低密度影,显示率为 100%,全程清晰显示 125例, 60例为部分模糊显示。结论;主动脉夹层( AD)的诊断应用多层螺旋 CT血管成像术,具有安全性好,准确率高等优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技术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标:探讨中药针灸治疗椎体旋风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68例宫颈血糖阈值术后,选择,患者分为34个观察和34个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用西药和患者使用靶向针灸治疗。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着显着(P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灸治疗 疗效 观察
  • 简介:目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予以通脉降脂汤治疗,对通脉降脂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时间2017年3月~2018年3月,分2组对照组、研究组,分别对应阿托伐他汀治疗、通脉降脂汤治疗。对组间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反应蛋白、斑块体积予以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11±0.22mm)、C反应蛋白(9.77±3.21mg/L)、斑块体积(37.66±5.66mm3)指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反应蛋白、斑块体积分别1.31±0.53mm、19.32±4.11mg/L、44.97±7.32mm3),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通脉降脂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C反应蛋白水平,且能够减小斑块体积。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通脉降脂汤 临床效果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斑块
  • 简介: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脑梗死住院患者中经超声证实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13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1日1次、口服,对照组65患者给予辛伐他汀20mg、1日1次、口服,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末2组患者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相应斑块面积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末,治疗组患者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2.07±0.86)mmvs.(1.19±0.74)mm]、相应斑块面积[(20.45±1.91)mm-2vs.(11.23±1.69)mm-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59±0.77)mm]、相应斑块面积[(15.24±1.72)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可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 简介:动脉解剖部位固定,位置表浅,易于寻找,而超声具有无创方便可重复性等优点,是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代表性检测方法。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 标签: 高血压病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时的护理方法,并评价护理效果。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方法分别是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予以综合护理既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又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