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引起用药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医嘱方面的因素、用药过程中的因素、药物保管方面的因素、药物配置方面的因素、药物自身安全因素等等。在用药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些因素中,有的是药物本身的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但是更多的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临床上,由于抗精神药物的药物特殊性和使用人群的特殊性,抗精神药物用药安全管理更加严格。

  • 标签: 抗精神药物 用药安全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无菌检查方法,根据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1进行适用性研究,莫西沙星为强抑菌性,方法采用0.4mol/L硫酸镁溶液作为络合剂,中和剂莫西沙星的抑菌效果,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无菌检查法中薄膜过滤法对莫西沙星滴眼液进行无菌检查,供试品使用3联式封闭式过滤器(滤膜孔径为0.45um,直径约50mm)过滤,将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中,再用灭菌0.1%蛋白胨水溶液分次进行冲洗,每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每膜总冲洗量为800ml,在最后一次冲洗中分别加入10ml的0.4mol/L硫酸镁溶液/膜(作用2分钟),以大肠埃希菌为阳性对照菌,进行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无菌检查。结果:上述薄膜过滤法可为于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无菌检查。

  • 标签: 莫西沙星滴眼液 无菌检查 方法适用性 薄膜过滤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不同临床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n=45)和观察组(n=45),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治疗后炎症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妇产科治疗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妇产科 临床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个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用包材中12种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以DB-624(123-1334)为色谱柱;程序升温,顶空进样,FID检测。结果:检测限和定量限满足要求,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药包材中残留溶剂的限量控制。

  • 标签: 残留溶剂 药包材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实际土作中,传统的静脉针输液已不能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静脉留置针因操作方便,留置时间较长,目前被临床广泛运用。静脉留置针巳成为常用的输液工具。静脉留置针具有安全性大;操作方便;患者容易接受,护理工作量相对减轻等优点。由于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会产生疼痛反应,致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情绪。

  • 标签: 静脉留置针穿刺 穿刺方法 静脉输液 临床护理 护理工作量 留置时间
  • 简介: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减压法)和手术治疗。传统的保守方法是依据肠狭窄、闭塞的程度,采取单纯禁食水或胃管留置并用。胃管留置只能引流出胃内容物,其减压效果有限。肠梗阻导管法是将导管(肠梗阻专用导管,见图1)经胃、十二指肠,越过Treitz韧带插入空肠,导管随着肠蠕动,并可以达到梗阻部位,

  • 标签: 肠梗阻 胃管留置 导管 肠蠕动 常见 肠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以及治疗后的效果。方法盲选2017年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中医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以及一年内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一年内复发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方法可用于治疗偏头痛患者,疗效显著且复发率极低。

  • 标签: 中医 内科 偏头痛
  • 简介:微量元素包含人体必需与可能必需的,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进行微量元素分析和测定的方法也层出不穷.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对目前的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荧光光谱法、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等,对比分析了各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提升元素检测标准提供借鉴,不断提高药材质量标准.

  • 标签: 微量元素 样品处理 测定方法 质谱法 光谱法 质量标准
  • 简介: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l)是从太平洋红豆杉树皮中发现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1971年DrWall和DrWani[1]用核磁共振技术和单晶X-衍射确定了紫杉醇的化学结构。但是由于紫杉醇在树皮中的含量很低,且结构复杂,使研究一度停止。直到1979年SusanHorwitz报道了紫杉醇具有独特的促进微管蛋白聚合,使微管不易解聚的机制后,才掀起了对紫杉醇的研究热潮。

  • 标签: 紫杉醇 新剂型 前药 水溶性
  • 简介: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托拉塞米的有关物质方法,使用碳十八柱,规格(5μm,4.6*250mm),检测波长291n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45:55),柱温箱温度为室温,流速1.0m L·min-1。结果表明,托拉塞米主峰与与相邻色谱峰分离度大于2;杂质A色谱峰与其对照品溶液保留时间一致,与相邻峰分离度大于1.5,托拉塞米在0.20~4.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杂质A在0.10~2.0μg/ml(相当于有关物质供试品的0.05%~1.0%)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限度50%、100%、150%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0%~120%内,9份样品回收率RSD值小于5.0%,表明方法准确度良好,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托拉塞米及其已知杂质A的检测限、定量限与溶液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因此,该方法适用于注射用托拉塞米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注射用托拉塞米 有关物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在目前阶段,现代分析技术变得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其在药物分析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可以更好地帮助药物分析过程更加高效、实时以及快捷。药品的鉴别和检测是关系到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药品使用安全性的一个关键问题。伴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持续发展,它不仅为医药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在药物的临床研究和中药成分的分析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标签: 分析技术 药物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药物检验是保障药品安全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其中药物分析技术与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药物检验中常用的分析技术与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通过对不同技术与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药物分析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以提高药物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药物检验,分析技术,分析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用介入方法与放疗或手术相结合治疗肺癌脑转移。方法肺癌术后脑转移2例,首发脑转移症状并脑手术3例,肺癌脑转移10例,肺部用药:THP、Mmc、DDP、5--Fu;脑部用药:DDP、Vp-16;用药前于该侧颈动脉注入20ml液(10mg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同时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10mg地塞米松;介入后第二天开始放疗,剂量为3000CGg/10次/2周,全脑两野对穿照射。结果肺部病灶13例中肿块明显缩小;脑部转移灶7例完成全程放疗,中住生存期8个月,一位最长生存1年半,5例未能完成放疗最长生存3个月。结论大部分脑转移均于肺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发现(12/15),脑转移灶介入后放疗,能减轻脑水肿,使病灶液化;能最大限度使血脑屏障开放,有利于药物进入脑病灶,其副作用时间短,使之与放疗相结合成为可能。

  • 标签: 放疗 肺癌脑转移 介入方法 肺部 病灶 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医院感染案例进行分析。对医院感染进行了解分析。得出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结论。结论随着医疗方面的全面进步,应该加强对医院防护措施的各项指标要求进行落实。通过对于医院感染的要求及医院设备和布局和无菌观念的了解,控制并制定医院感染在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极大的降低在医院的被感染率,对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预防隔离 消毒剂 医院建筑
  • 简介:分析以文献为基础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基本特征、研究步骤以及问题与挑战.方法是通过比较基于病人水平数据和基于模型法两类药物经济学评价之间的差别,总结以文献为基础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基本特征.归纳总结了以模型构建为基础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基本研究步骤,并指出了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与挑战.表明以文献为基础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每一个研究步骤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与挑战,需要研究者谨慎对待.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模型 决策分析模型
  • 简介:人才竞争作为社会竞争的核心,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人才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过去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逐渐满足不了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公立医院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文首先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进行了简单阐述,分析了当前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的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了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为顺利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公立医院 人力资源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程性”考核方法在药物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效果。方法建立药物经济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框架,在本科生教学中实践和运用“过程性”考核方法,并与实施传统教学方式的班级之间进行比较,评价改革效果。结果与结论“过程性”考核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尤其能显著降低学生之间成绩差异,降低不及格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