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长角色行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以有序储备护理管理人才,从容应对未来护理管理工作的需要和挑战。方法以情景管理思想为指导,采用建立基于个人资力和经历为基础的个人发展目标、护士长角色体验、护理管理情景实践和优秀护士长的榜样作用等方法,分阶段实施,培养护士长角色所需要的自我意识和能力。结果通过建立自我发展目标、护士长角色体验、护理管理情景实践和优秀护士长榜样作用.使未来“护士长”的角色行为得到强化。结论采用建立以个人资力和经历为基础的个人发展目标、护士长角色体验、护理管理情景实践和优秀护士氏榜样作用等方法,能够培养护士长角色所需要的自我意识和能力,使未来护士长角色适应良好。

  • 标签: 护士长 角色行为 培养实践
  • 简介:【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对进行俯卧位,脊柱手术过程中,相应的患者面部的保护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共计80位接受脊柱治疗的患者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依照面部保护的相应措施将其分为两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眼膏保护方式,对其眼睑进行保护,而观察组患者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山茶油保护俯卧位皮肤所拥有的接触面,对两组患者的皮肤护理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结果: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所拥有的面部受压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为优质,结论在相应的俯卧位,脊柱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对患者的皮肤予以有效的保护。对优质的俯卧位保护皮肤方式进行有效的应用,能够使患者面部压疮等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得到有效的降低。

  • 标签: 俯卧位 面部护理 脊柱手术
  • 简介:目的实施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的改革,以提高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法改革临床护理带教前、带教中、带教后3个阶段的方法。带教前,考试、选拔、培训带教教师,带教教师试讲,科室护士观摩,同事间点评完善不足之处,护士长对实习生明确提出实习要求;带教中,改变以往"一对一"的教学方法,改为周三集中教学讲课,日常操作"一对一"指导;带教后,进行理论、操作考试和阶段性评价,出科时师生互评。结果带教教师充分备课,开发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理论、操作、沟通等综合素质。结论输液室临床护理带教改革,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共创双赢的平台,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 标签: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对比探讨中美2种护理方式对唇腭裂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18例唇腭裂患儿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12例,采用美国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106例,采用我院原有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再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日和等待手术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治疗、护理项目安排较对照组更具人性化。结论综合2种护理方式更有利于唇腭裂患儿手术的正常进行和术后的护理。

  • 标签: 唇腭裂手术 护理方法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高危药品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高危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建立高危药品管理体系,制订高危药品管理系统追踪方案和建立金字塔式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模式。了解运用追踪方法学前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运用追踪方法学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运用追踪方法学前,前后比较,χ2=5.379,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高危药品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可降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药品的安全管理。

  • 标签: 高危药品 追踪方法学 药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液体渗出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液体渗出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局部涂抹加按摩,并在针眼处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对照组采用25%硫酸镁外敷消肿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液体渗出后应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护理优于25%硫酸镁外敷及外涂莫匹罗星软膏法。

  • 标签: 早产儿 液体渗出 护理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 莫匹罗星软膏 25%硫酸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把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84例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看作是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出现例数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7.14%,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3.81%,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皮质醇增多症 护理方法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现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不断的加剧,而且现在人们对于医疗也非常的重视,所以医院也对当前相关的医疗都非常的重视。随着当前市场不断的变化,医院也感受到了生存危机,所以很多医院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变化,也对手术室内的医疗耗材进行了管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其中一半患者命名为甲组(给予常规护理),剩余患者命名为乙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针对不同时间段的产后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乙组不同时间段的产后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甲组,医学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产妇产后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方法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2月-2021年2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7例(采取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7例(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肢体训练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研究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肢体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做好康复护理并帮助和指导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促进其早日康复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训练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早期肠内营养非常重要,对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作用。高误吸风险患者应用鼻肠管喂养,可减少相关并发症。本文对现临床中应用的多种鼻肠管置管方法及利弊进行综述,寻求最佳鼻肠管置管方法

  • 标签: 肠内营养 危重患者 鼻肠管 置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和分析心内科护理方法改进和效果评价。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276心内科患者进行了调查,探讨临床护理方法的改进方案及效果。结果:276例患者中,270例对改进后的护理技术和方法表现出了认知和满意,同时6例患者对于改进后新护理方法的各种器械操作不够熟练或有意义,在处理的过程中,心内科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要求有所提高,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结论:为了解患者的特点及其规律,科学合理地调整护理时间表,强化护理工作的细节,注重与护理环节的衔接,不断地学习新鲜事物,“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不断地学新的知识和技术,满足患者对护理水平的需求,降低了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 标签: 心内科 细节护理 护理改进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官腔器械时应用不同手工清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0年9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00件参与本次的研究,数字随机编号,平均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50件。参考组的器械采用传统的毛刷刷洗、多酶浸泡、超声清洗的手工清洗方法,研究组则使用蒸汽清洗、多酶浸泡、超声清洗的手工清洗方式,然后对比两组管腔器械的清洗质量以及清洗前后RLU值。结果:研究组管腔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达98%,远远高于参考组的86%;经过清洗,两组管腔器械的RLU值显著下降,但是可以看出研究组器械的RLU值(158.17±20.48)明显小于参考组的(248.72±34.9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官腔器械时,采用蒸汽清洗、多酶浸泡与超声清洗结合的综合手工清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管腔器械的清洗效率,避免二次清洗的复工成本,且清洁质量较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管腔器械 手工清洗 方式选择 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探究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18.5-2019.5在院接受治疗、确诊为脑梗塞的符合条件患者病例,并从中抽取80例,分组模式:随机,其中研讨组(例数:40)及比对组(例数:40)护理人员为研讨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比对组利用传统护理,护理效果反馈指标: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评分。结果:研讨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评分均为理想数据,比对组评分相对弱势(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属于脑梗塞的理想护理模式。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语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冲吸式口护牙刷在经口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干预组采用改良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改良Beck口腔评分、口腔异味视觉模拟评分及口腔护理操作时间。结果:实施口腔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3、5d首次口腔护理前,干预组改良Beck口腔评分及口腔异味视觉模拟评分均有随口腔护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实施口腔护理后第3、5d改良Beck口腔评分及口腔异味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与时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口腔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改良口腔护理可改善口腔卫生,减少病原菌的定植并降低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口腔护理 机械通气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