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21例确证的化疗失败的Ⅲb/Ⅳ期NSCLC患者入组,给予厄洛替尼150mg/d口服,直至疾病进展,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7例,客观缓解率为33.3%;稳定6例,疾病控制率为61.9%;女性疾病控制率优于男性(P〈0.05),而吸烟、肿瘤类型、皮疹及腹泻均与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无关(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1/2度皮疹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80%和42.9%。结论厄洛替尼能有效治疗晚期NSCLC,女性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厄洛替尼 晚期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分析367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临床资料。结果367例行穿刺术患者中,发生气胸88例(单纯性气胸83例;张力性气胸1例;交通性气胸4例),占23%;肺内出血102例,占28%,无大咯血的发生,无纵隔气肿的发生。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准确度高,安全有效的获得组织学的好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是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经皮肺活检术 CT引导 护理 经皮肺穿刺活检 单纯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 简介:到目前为止,开胸肺活检仍被公认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正确诊断的“金标准”。但开胸肺活检是外科创伤性检查,容易产生肺部并发症。由于胸腔放置闭式引流,管道与外界相通,增加了胸腔内感染的机会,术后患者需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取了相应措施,从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我们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术后肺部并发症 开胸肺活检 护理 预防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如何采取措施预防反跳的发生。方法收治86例中毒患者,针对发生中间型宗合症的原因,抓住治疗、护理的每一个环节。结果86例中毒患者除5例病情较重死亡外,其余无一例发生中间型综合症。砉论有机磷中毒及时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中间型综合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中间型综合症 有机磷中毒 护理 预防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患者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具有造血干细胞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的报道有增多趋势。由于自身病变所致免疫和造血功能受抑,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肺部霉菌感染的病例大大增加。2007年3月~2009年3月,我科运用护理程序通过临床观察和有关检查,使16例MDS患者及时发现肺部霉菌感染的诊断并得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肺部霉菌感染 护理程序 感染患者 MDS 应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简介:自发性气胸是COPD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尤以老年患者最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肺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严重的缺氧和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COPD老年患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05年2月~2008年2月收治的38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COPD患者 自发性气胸 常见并发症 老年患者 护理 心肺功能衰竭
  • 简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微波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及晚期中央型肺癌是近年来呼吸科新的一项治疗方法,具有局部治疗,疗效高,定位准确,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腔内微创治疗方法,迅速缓解支气管结核或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解除阻塞,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但因疗程较长,支气管结核需连续4至8周,晚期中央型肺癌需连续2~6周,每周1次的纤支镜下微波加局部注药介入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决定了能否坚持完成全疗程,成为治疗成功的关键。我们对80例管腔内疾病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局部注药治疗 治疗依从性 护理干预 纤支镜 微波 晚期中央型肺癌
  • 简介: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OS)是指各种原因的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肺癌是SVCOS的最常见病因,病情来势凶,护理难度大,患者心理负担重。我科自1994年7月至今共收治12例肺癌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护理体会 综合症 肺癌 综合治疗 血液回流障碍
  • 简介:随着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逐年上升,肿瘤患者的治疗及愈后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我科采用微波热疗和胸腹腔化疗联合治疗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们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在分子水平抑制DNA合成,阻止肿瘤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复制,同时提高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抑制DNA双链损伤的修复,改善耐药性;在细胞水平上,热疗有利于化疗药物的吸收与利用,提高肿瘤周边药物浓度及细胞膜的通透性。瘤体中心多为乏氧细胞,对热敏感,而瘤体外周细胞对化疗敏感,故两者合用可起到互补作用。现我科使用微波热疗加胸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癌性胸腹水 微波热疗 联合治疗 腹腔灌注顺铂 护理 肿瘤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方法通过对63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住院过程心理护理的经验总结。结论对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住院全过程的、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治疗依从性 球囊扩张术 支气管结核 心理护理 气道狭窄 住院全过程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肺梗塞(APE)治疗中联合介入治疗及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AP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介入治疗联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介入治疗联合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间生存率及溶栓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PaO2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在接受治疗10h后两组PaO2明显升高,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而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介入治疗及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可在不降低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

  • 标签: 介入治疗 急性肺梗塞 低剂量 静脉溶栓
  • 简介:目的观察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在中重度低氧血症行无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9例中重度低氧血症行无创通气患者,行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技术。结果149例中重度低氧血症行无创通气患者行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技术,置管时间平均11.12±2.91min,置管过程中患者无氧气中断,置管后30min内X线定位置管成功率为81.9%,72小时内置管成功率达93.3%,置管前及置管后2min患者心率、血压、呼吸与血氧饱和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过程中未出现不良事件,置管后48小时患者肠内营养达标率达98.0%。结论中重度低氧血症行无创通气患者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是安全、可行的,置管成功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小,可以迅速使患者达到喂养的目标值,确保患者的营养供给,降低患者急性应激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盲插法 螺旋型鼻肠管 中重度低氧血症 无创通气 营养
  • 简介:目的探讨经Respimat吸入器给予不同剂量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Respimat吸入器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连续治疗1年,随机将其分成高剂量组(5μg/d,n=120)和低剂量组(2.5μg/d,n=1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指标水平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口干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Respimat吸入器给予低剂量的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可以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维持治疗,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进一步大数据分析。

  • 标签: Respimat吸入器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