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或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44例PSVT,并与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46例PSVT对比观察。结果: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总终止率分别为82%和85%,无显著差异(P〉0.05);复律时间:胺碘酮组20±5min明显慢于普罗帕酮组8.5±2.5min。(P〈0.05);副作用发生率二者无显著差异性,但普罗帕酮组副作用较重。结论:胺碘酮治疗PSVT疗效确切、安全.可作为治疗PSVT一线药物之一。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内容以及患者对接受延续性护理喜好方式和时间。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12.2-2013.1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60名患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结果95%以上患者掌握了19项康复锻炼中15项动作锻炼要点,但其他4项要点有遗漏;在运动量上达标率偏低,只有约一半患者(51.7%)表示能够坚持并达到自己既定运动量。患者对用药、伤口保护、活动及需来院就诊情形认知整体较好;对体重控制、家庭环境改善、锻炼后处理、异常情况认知不足。对于延续性护理干预,78.3%患者偏好电话随访,46.7%患者建议术后两周内进行或随时联系。结论被调查患者功能锻炼要求需要规范,其他康复项目有待加强,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尚需完善,开展医院和社区相联合延续性护理服务符合患者意愿。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需求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和胰岛素抵抗(IR)关系。方法:选择GMD患者(观察组)及正常孕妇(对照组)各30例,测定两组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及餐后2h血糖(PG)及FFA;以稳态模型(HOMA)计算评价IR。结果:GDM患者血脂及糖代谢紊乱,FFA显著增高,与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GDM患者存在血脂及糖代谢紊乱,FFA明显增高,与IR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游离脂肪酸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配方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奥美拉唑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17.5%,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5%)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72.5%),且观察组(5.10.8)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9.31.1),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行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提高患者恢复率,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盐酸法舒地尔 长春西汀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降纤酶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5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首先均接受糖尿病教育、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以及糖尿病饮食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降纤酶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足部动脉血流速度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治疗后结果(42.36±1.29)与对照组(40.03±0.94)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降纤酶相比,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应用可以更好促进患者足部溃疡愈合,具有较好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降纤酶 糖尿病足 平滑肌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TK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TF)患者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5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TKA,而对照组26例采用AFHR,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而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0.05);而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更好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但因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较高,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因此应依据患者全身情况评估选择更为优化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CIN)中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RNA(TGF-β1RNA)表达水平,探讨CIN局部微环境变化,为郎格汉斯细胞(LCs)诱导外周免疫耐受寻求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CIN组织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IL-10和TGF-β1RNA表达水平。结果:CIN组织IL-10和TGF-β1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CINⅡ-Ⅲ级组IL-10和TGF-β1RNA表达水平高于CINI级组,二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N局部微环境中IL-10及TGF-β1高表达可能是外周免疫耐受重要标志之一。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白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CUMS大鼠抑郁模型,研究尼美舒利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1区和CA3区5-HT1A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尼美舒利(3、6和12mg·kg-1)和氟西汀(3mg·kg-1)在造模完成后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21d。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降低(P<0.01),静止不动时间较正常组增加(P<0.01)。模型组大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进入总次数和开臂次数及停留时间百分率均较正常组减少(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丢失和核固缩明显增多,海马CA1区、CA3区5-HT1A表达强度低,阳性颗粒数目少且着色浅淡。

  • 标签: 尼美舒利 抑郁 免疫组化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浆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含量变化在诊断及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下肢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有无DVT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d和3d检测两组血浆DD、hs-CRP、IL-6、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DD、hs-CRP和IL-6血清浓度在手术后1d及3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研究组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d研究组PT、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动态检测血浆DD、hs-CRP和IL-6含量在下肢骨折术后DVT早期诊断及预防上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骨折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减少炎症、稳定斑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MMP9,TIMPI,MMP-9/TIMP1,hs-CRP、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血浆MMP-9与MMP-9/TIMP-1、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TC呈正相关(P〈0.05),TIMP-1与MMP-9/TIMP-1呈负相关(P〈0.05),MMP-9/TIMP-1、TIMP-1、hs-CRP与TG、TC、LDL-C、HDL-C无相关。结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步长脑心通治疗可以减少斑块基质成分降解和炎性反应,降低血脂,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步长脑心通胶囊
  • 简介: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5(IL-5)和尿白三烯E4(LTE4)水平变化.探讨IL-5和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住院确诊为MP感染患儿为MP感染组(29例),同期在门诊作正常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30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L-5和尿LTEA浓度。结果:IP感染组尿LTE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感染组血清IL-5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MP感染患儿血清IL-5水平和尿LTFA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cysLTs在MP感染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IL-5可能不是MP感染发病机制重要因素。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白介素-5 白三烯E4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在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7月收治80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以及心功能检测指标。结果两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LVDd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除此之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BNP水平以及LVEF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

  • 标签: 非洛地平缓释片 美托洛尔 高血压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8例脑梗死患者、36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及30名健康人血清S100B和NSE水平。结果: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NSE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NSE浓度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前、脑梗死组患者血清S100B浓度低于脑出血组患者(P〈0.001),而脑梗死组患者血清NSE浓度高于脑出血组患者(P〈0.001)。结论:血清S100B和NSE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脑损伤严重程度指标;联合检测血清S100B和NSE,对鉴别诊断出血性脑病和缺血性脑病以及评价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S100B NSE 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TC/HDL-C、LDL-C/HDL-C评估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患者共110例,其中糖尿病组53例及正常对照组57例。分别观察两组间CIMT、TC/HDL-C、LDL-C/HDL-C间差异,及CIMT与TC/HDL-C、LDL-C/HDL-C相关性。结果本实验入选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脂比率TC/HDL-C、LDL/HDL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受检者,两组间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评估指标LDL-C/HDL-C、TC/HDL-C间均有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TC/HDL-C LDL-C/HDL-C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FSH(卵泡刺激素)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中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卵巢癌细胞患者临床资料4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培养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与3AO细胞),随机分为FSH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1例。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10U/L、30U/L、70U/L、150U/L等不同浓度以及FSH不同处理时间10h、20h、48h、70hSKOV3细胞与3AO细胞增殖情况;采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两组SKOV3细胞、3AO细胞侵袭能力。结果FSH组与对照组SKOV3细胞与3AO细胞增殖在不同时间处理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组与对照组SKOV3细胞与3AO细胞侵袭能力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H可能是通过PI3K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调节卵巢癌SKOV3细胞、3AO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实现对卵巢癌细胞促增殖和侵袭作用.

  • 标签: PI3K Akt NF-&kappa B FSH SKOV3细胞 3AO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丁胺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肺部吸入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06月~2015年09月期间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28例,将入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以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哮鸣音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6.56%,两组患儿间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及哮鸣音改善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所需时间,两组患儿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增高,改善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改善指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沙丁胺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肺部吸入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快速、有效、充分发挥抗炎、解痉功效,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不适及改善其肺功能。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沙丁胺醇 硫酸特布他林 肺部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住院(ACMP)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发生率,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抑郁、焦虑干预效果。方法选取ACMP患者263例,诊断为抑郁、焦虑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34例,治疗组(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34例,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SAS以及SDS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SAS以及SDS评分均降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心理状况,增强患者对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抑郁 焦虑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