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特征并探讨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名高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特征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存在一定的抑郁、焦虑情绪,综合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干预前评分,且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特征予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初产妇 围生期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助产师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与产程影响,为今后的助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名初产妇作为本组研究的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助产分娩,观察组在助产师常规助产的基础上联合相应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疼痛评分、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中采取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与总产程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产时出血量和产后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师心理干预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同时还能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减轻产妇疼痛、降低新生儿窒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责任制助产 分娩 产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缓解宫外孕患者术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21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60例,试验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满意程度和焦虑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满意程度和焦虑情况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心理护理对缓解宫外孕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具有良好的作用,对术后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外孕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产妇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以此为基础,对观察组产妇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产妇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56.60%,观察组为86.79%,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之前,两组产妇的SDS与SAS分值无统计学差异,经心理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内心不良心理影响,提升护理满意度和自然生产率,确保人类生殖健康,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产妇 焦虑 抑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心理护理就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的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该学科兴起与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在我国医学界已有较长历史,它以科学性和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已被广大护士所接受和运用。同时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主要通过与病员的密切交往,以自己的良好仪表、语言、举止行为去积极辅助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在接受治疗的被动应付中变为主动配合,使病人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促进病人身心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护士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创伤骨科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行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创伤骨科急诊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4例。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干预,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行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行心理护理与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 标签: 创伤骨科 急诊 心理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入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给予常规单纯专业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孕不育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不孕不育 心理状况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宫颈炎患者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宫颈炎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针对改善宫颈炎患者的情绪,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颈炎患者情绪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