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3-11-2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3年第26期
  • 机构:(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呼吸免疫科,四川成都,610000;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时间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药物研发、卫生管理等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特别是呼吸系统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了肺部放射影像,临床路径优化管理,慢病管理等领域。支气管镜作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人工智能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也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及准确率、降低医生工作负荷等。为此,本文将从图像识别、智能导航、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支气管镜检查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支气管镜 人工智能 图像识别 智能导航 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
  •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基层医院的影像设备、医师和信息资源有限,如何提高影像诊断效率和质量是目前基层医院面临的一大难题。人工智能影像诊断技术具有智能、高效、方便等特点,可弥补传统影像诊断的不足,提升基层医院诊断能力。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交叉学科,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的产物。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

  • 标签: 人工智能 影像诊断 基层医院 应用措施
  • 简介:摘要:在医保基金智能监管体系完善的背景下,医保基金使用必须合法。文章从医院物价收费精益化角度出发,论述在智能大环境下,如何在医院管理模式中将具体的量化标准渗透在管理的不同环节,从而实现降本增效这一目标。因此,文章论述智能审核系统的设计,将智能审核与收费精益化管理结合,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收费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保证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 标签: 智能审核 医院 物价收费 精益化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医疗设备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这些设备借助自动化、远程监控及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显著提升了护理的效率和质量。然而,新技术的应用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新的考验。本文深入剖析了智能化医疗设备在护理实践中的实际运用情况,针对所遭遇的挑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应对策略,以期推动护理工作的持续优化与创新。

  • 标签: 智能化医疗设备 护理实践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在基层医院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于如皋博爱医院2021年2月-2024年2月选取200例常规胸部CT检查患者为调查对象,以不同方法完成阅片,以程山忠项目团队会诊结果为金标准。①人工阅片: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借助专用影像读片设备,分析诊断患者影像。②人工+人工智能阅片:医师结合肺结节人工智能筛查系统,分析诊断患者影像。对比两种方式下的诊断结果。结果 人工+人工智能阅片的肺结节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人工方式下的检出率77.98%,(P<0.05)。结论 医师结合人工智能筛查系统进行肺结节筛查,能避免出现漏诊,提高筛查准确率。准确辨别患者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基层医院 人工智能 肺结节筛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1至 2018.1的 64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多元化护理组进行了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效果。结果:多元化护理组满意情况、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天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 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多元化护理干预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例数相同的对照组、观察组。入院后,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HEIQ评分、SQLS评分及病情复发率。结果:相较于康复护理前,康复护理后,两组HEIQ评分均较高,P<0.05;两组SQLS评分均较低,P<0.05。康复护理后,观察组HEI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幸福感及生活质量,减少病情复发率。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家庭抗逆力理论构建膀胱癌患者家庭抗逆力提升干预方案。方法 以WALSH提出的家庭抗逆力理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膀胱癌患者家庭抗逆力提升干预方案。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 0.7~1.00,各条目重要性或合理性评价的均数为 3.93~5.00,变异系数为 0.00~0.10。最终形成的干预方案包含5个干预模块、13 个干预主题、39项干预措施。 结论 膀胱癌患者家庭抗逆力提升干预方案以家庭抗逆力理论为基础,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 标签: 家庭抗逆力 膀胱癌患者家庭 方案构建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42例(常规护理),乙组42例(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乙组BPRS、IPROS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积极心理学理论 康复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授权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授权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脑卒中自我效能感问卷(SSEQ)、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授权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利于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授权理论 出院准备服务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ABC-X理论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11例中青年脑卒中者,调查一般资料、心理社会适应、医学应对、健康认知、领悟社会支持情况。结果: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81.02±3.51)分,与医学应对、健康认知、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5),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脑卒中发病史、健康认知。结论:中青年脑卒中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在中等水平,需特别关注文化程度低、月收入少、既往卒中发病史及健康认知差的群体。

  • 标签: ABC-X理论 中青年 脑卒中 心理社会适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孕产妇采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危重症孕产妇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理论,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产后出血 危重症孕产妇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进行分组,各5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1.2.3个月后的幸福进取评分(HEIQ)。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HEIQ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幸福进取水平,这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帮助。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行为转变理论指导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120名医护人员分组(各组6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医护人员行为转变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医护人员行为转变评分对比数据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医护人员行为转变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规范医护人员护行为,在多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 行为转变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饮食调整对慢性病的影响,并从中医养生与体质辨证理论进行研究。方法:对2020年5月到2021年3月期间的8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中医养生指导,称为对照组,一组在这基础上强化体质辨证理论指导,称为观察组。然后观察各项指数,做好记录与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社会关系评分是(84.38±2.28)分、心理状态评分是(82.27±2.16)分、生理功能评分是(86.03±3.52)分、物质生活评分是(89.97±3.89)分,幸福指数高达(98.52±2.36)分,相比之下对照组变化幅度较小。结论:中医养生加上体质辨证理论进行饮食指导能够有效应对慢性病,减轻慢性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 标签: 中医养生 体质辨证理论 饮食指导 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使用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并且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所取得的成效。方法:筛选慢阻肺患者共80例,分为两组,即实验A组和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使用呼吸康复训练,40例患者;实验B组使用行为转变理论护理结合呼吸康复训练,40例患者。两组比较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各项因素改变状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B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肺功能各参数改变都高于实验A组患者,实验B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实验A组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使用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并且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所取得的效果较好,使得患者的情况有所好转,由此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值得推崇。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 呼吸康复训练 慢阻肺稳定期
  • 简介:摘要:构建卫生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是完善卫生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体系的重要途径。生态课堂是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一种新型课堂,将教师、学生、教学环境视为教学生态中的一部分。本研究基于生态课堂理念,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包含“教师因素”、“学生因素”“辅助因素”及“教学效果”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1个评价指标的卫生职业学校理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标签: 理论课堂 教学质量评价 指标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