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紧张头痛发病机理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焦虑、忧郁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等使机体产生过多的5-HT,从而导致持久性的头颈部疼痛反复发作[1].临床使用阿米替林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大.本文试用黛力新治疗,并同阿米替林作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黛力新 紧张型头痛 疗效观察 给药方法 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紧张头痛的心理因素及中枢调控机制异常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紧张头痛患者90例,根据分标准分为偶发性紧张头痛组30例,频发性紧张头痛组30例,慢性紧张头痛组30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外感受抑制试验及神经心理评估,测定第一、第二外感受抑制期(ESP)的潜伏期、时程及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偶发性紧张头痛组ESP2潜伏期、时限及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紧张头痛组ESP2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时限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1);频发性紧张头痛组ESP2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时限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但改变不及慢性紧张头痛组显著(P〈0.05)。结论偶发性紧张头痛患者无明显心理障碍及中枢调控异常存在;慢性紧张头痛患者存在中枢性疼痛调节机制异常及焦虑状态;频发性紧张头痛患者存在相对轻微的中枢调控异常;心理因素或参与紧张头痛中枢调控机制,促进中枢调控机制的异常。

  • 标签: 紧张性头痛 心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心理学
  • 简介:什么是偏头痛?偏头痛被定义为局部头痛,阻止功能正常运转。这种疼痛不是可以忽视的小事情,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恶心是偏头痛的一种常见症状。偏头痛越来越倾向于是一种独立疾病,将来我们很可能从它独特的遗传模式来认识偏头痛

  • 标签: 偏头痛 常见症状 遗传模式
  • 简介:眼周及脑侧的疼痛是很常见的头痛症状,导致这些疼痛的原因是什么呢?多年来,人们误认为是鼻窦炎引发的头痛,并为此而忍痛多年。学习了解头痛疾病,能帮助你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法。偏头痛、群发性头痛以及其它类型的头痛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头痛疾病 治疗方法 头痛症状 鼻窦炎 偏头痛 群发性
  • 简介:癫痫是小儿神经科的第一大类疾病,是成人神经科的第二大类疾病,是老年神经科的第三大类疾病。我国现有癫痫患者约1000万,每年新增癫痫患者约50万,其中约1/3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反复癫痫发作,给患者带来神经功能和认知损害以及羞耻感,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影响驾驶等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可能使其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严重负担。

  • 标签: 癫痫 外科手术 前颞叶切除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363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迟发组134例,早发组56例与中青年组173例。对比分析3组病因、发作类型、脑电图表现、并发症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情况。结果3组男性、年龄、起病年龄、病程、脑血管病、癫痫复杂部分发作、单纯部分发作及强直阵挛+复杂部分发作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中青年组比较,迟发组脑血管病及复杂部分发作类型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P〈0.01)。迟发组最常见病因为脑血管病(18.7%)。3组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均为强直阵挛发作。早发组强直阵挛+复杂部分发作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和迟发组(33.9%vs26.0%和9.0%,P〈0.01),中青年组强直阵挛+复杂部分发作率亦明显高于迟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vs9.0%,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单一药物治疗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癫痫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为高血压、糖尿病等。3组脑电图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是迟发老年癫痫最常见的病因,最常见的发作类型是强直阵挛发作。老年癫痫患者伴发疾病以高血压为主,治疗以单一药物为主。

  • 标签: 癫痫 癫痫 强直阵挛性 高血压 脑电描记术 抗惊厥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阿是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被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疗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3.33%,对照组愈显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疗程内治愈20例,对照组治愈11例,经统计学处理,X2=5.41,p=0.02(<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阿是穴治疗偏头痛较之传统的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针刺 穴位注射 阿是穴 偏头痛
  • 简介: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用图表形式对患者提供有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进行,减少漏项,缩短患者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1]。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是神经内科临床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持续的癫痫发作不仅引起脑部缺氧脑神经元死亡,而且还可因合并感染、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呼吸循环衰竭和肝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癫痫持续状态 护理
  • 简介:2016年5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认为,与没有出现严重头痛的女性相比,患有偏头痛的女性更容易发生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这项研究的结果来自于哈佛大学护士健康研究Ⅱ,项目追踪了超过115,000名年龄在25岁-42岁的女性超过20年。有15%的女性称她们在研究开始的时候就患有偏头痛

  • 标签: 严重头痛 心脏病发作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儿童良性癫痫的临床与脑电图特征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34例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儿童良性癫痫患者,对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电图检测结果展开分析探讨,进一步对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02例患者在睡眠情况下病情发作,所占百分比为76.12%,有28例患者在清醒状态、睡眠状态下都有发作情况,所占百分比为20.90%,剩下的4例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疾病发作,所占百分比为2.99%。结论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儿童良性癫痫疾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癫痫综合病征,这种疾病预后处理效果较好,因此需要及时的开展诊断治疗过程提升疗效。

  • 标签: 伴中央-中颞棘波灶 儿童良性癫痫 脑电图特征
  • 简介: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我院收治382例确诊的首次脑出血患者,其中发现急性期并发癫痫36例(10.61%),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癫痫 出血性脑卒中 CT MRI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杓与非杓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的异常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9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非杓组52例和杓组27例。测定ABI、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非杓组ABI、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杓组明显降低,MPO、hs—CRP较杓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组患者ABI与hs—CRP和MPO呈负相关(r=-0.723,r=-0.719,P〈0.01),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正相关(r=0.917,P〈0.01)。结论ABI降低与斑块不稳定、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对评价夜间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结构、功能的损害程度、判断预后、指导合理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C反应蛋白质 过氧化物酶 内皮 血管 血压监测 便携式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0例,均为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脊髓多发性硬化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选择的30例患者中,明显病情好转24例,占80%,4例预后较差,2例因呼吸肌麻痹和肺部感染死亡。病情好转率显著高于其它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多发性硬化依据临床特点行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脊髓型 多发性硬化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一种用于治疗1糖尿病的新药即将推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在线预发版报道了一种新的治疗1糖尿病的药物。这种药物叫做GAD—alum。在一个小型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70名患1糖尿病的青少年(1糖尿病主要见于儿童、青少年和30岁以前的成人),发现GAD—alum(谷胺酸脱羧酶白蛋白)可保护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

  • 标签: 1型糖尿病 治疗 新药 分泌胰岛素 胰岛细胞 GAD
  • 简介:预激综合征(WPW)的发病率约为0.10%~0.15%,一般在窦律中显示出来,但有预激波仅在房早(PAS)、房扑或房颤等心律失常中表现明显,更能确定诊断.现将遇到的1例酷似多源室早的PAS伴典型WPW报告如下:

  • 标签: 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社区进行2糖尿病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某社区142名2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随机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遵医用药、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等自我管理水平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提高2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 标签: 社区 2型糖尿病 综合干预 血糖水平
  • 简介:目的探究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重点研究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途径。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三年来确诊的2糖尿病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5人;另一组为单纯的2糖尿病组,35人。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体征等与分析有关的数据,除血压外各项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各项体征,除血压外如体重、血清总胆固醇等各项数值通过比较没有太明显的差异(P〉0.05),FBG、TG、HLD、LDL、HbAlc数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因很多,所以,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从血压血脂的控制、血尿酸的检查进行入手。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合并冠心病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析B钠尿肽检测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心衰患者,通过微粒子发热法(MEIA)对患者血浆中BNP浓度进行检测,患者左室结构与功能的测定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开展的。结果不同NYHA心功能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差异性显著(P〈0.05)。不同分级患者相比较后发现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O.05)。血浆BNP水平和LVEDD之间存在正相关(r=O.567,P=0)。血浆BNP水平与LVEF之间存在负相关(r=-0.597,P=0)。治疗后,患者血浆BNP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200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内复发率是2.5%,死亡率是2%。结论B钠尿肽检测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能够准确掌握患者的心衰病情,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降低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病死率。

  • 标签: B型钠尿肽 检测 心衰诊断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