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告了头痛癫痫60例,17岁以下35例,18岁以上25例。54例(90%)有脑电图异常。本组病例均以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特征,服一般止痛药无效,而应用抗癫痫药物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头痛型癫痫 脑电图
  • 简介:患者,男、21岁,因发作性剧烈头痛2小时伴短暂性意识障碍入院。患者1年前因有机磷中毒昏迷6小时,治愈后反复出现发作性剧烈头痛.常伴有短暂性意识障碍;当地医院诊为有机磷中毒后遗症,镇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查体;发育:营养正常、神清,头颈无异常,心肺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脑脊液,CT检查正常;脑电图:以8~10周/秒α波为背景,中等波幅,调节欠佳:过度换气60秒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头痛型癫痫 意识障碍 剧烈头痛 药物治疗 异常脑电图
  • 简介:一、资料与方法2例为门诊就诊病人,均为儿童男性,既往史有头部外伤.例1,孙某,男,11岁,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持续5或20分钟不等近1年,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电图示:基本节律为α波节律,混有多量θ波,HV2分钟后,短程阵发4~6Hzθ波及散在尖波.例2:张某,男,8岁,眩晕伴头痛,惧动每日发作1~2次,发作后嗜睡,无神经系统阳性征.脑电图示:基本节律为α波,混杂多量θ波及少量δ波.HV2分钟后高幅θ波,δ波阵发.

  • 标签: 眩晕型癫痫 脑电图 诊断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患者男性,58岁,离休干部。95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胸痛,疼痛性质多为烧灼痛、钝痛或胸骨后不适,胸闷等。部位在胸骨右侧可涉及心前区,其范围不超过左锁骨中线,且多向右肩部放射。发作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等。疼痛程度及部位较固定,但是无规律性间歇性发作,每次发作多在数秒内,偶有持续数分钟乃至半天,可自行消退。发作频度不一,有时一天内发作数次,有时数天发作一次,情绪激动时发作加频加重。病初服止痛片,安定可

  • 标签: 心绞痛型 心纹痛 癫痫 苯妥英钠 发作性 疼痛程度
  • 简介:例1,男,13岁。发作性眩晕1年,每次发作先嗅到一种怪味,开始头晕,眼花,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历时1—2分钟。间歇期正常。发作间隔1周1次,有时1日3—4次。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脑电图两颞中高幅尖波,棘波散在。每日服卡马西平300毫克,发作性眩晕消尖,脑电图恢夏正常。例2,女,15岁。93年9月一天突发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站立不稳而跌倒,

  • 标签: 眩晕型癫痫 发作性眩晕 临床脑电图 卡马西平 嗅觉 神经系统检查
  • 简介:目的:对300例癫痫及可疑癫痫患者的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使用北京明思分司SW—JH系列智能化脑电监护仪描记,并与普通脑电图(EEG)比较。结果:300例中EEG异常54例(18.00%),AEEG异常178例(59.33%),AEEG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EEG。14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中,EEG异常8例(57.14%),AEEG异常10例(71.41%),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EEG在痫样的放电检出上明显优于EEG,但有时AEEG也捕获不到间歇期的痫样波;在继发性癫痫中,AEEG在痫样波的检出上无明显优势,但AEEG可以记录到癫痫发作起始时的波形变化,对确定癫痫类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癫痫 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 简介:眩晕性癫痫以发作性眩晕为临床表现,多在颞上回痫性放电。作者近几年来在神经内科门诊见到5例病人。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临床眩晕癫痫病人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6~12岁。起病多在学龄前期。发作表现:周围环境物体旋转者2例,自身摇摆不稳者2

  • 标签: 眩晕性癫痫 苯妥英钠 发作性眩晕 学龄前期 多发性硬化 神经系统检查
  • 简介:脑电图已成为癫痫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特别是发作时的脑电图为癫痫诊断的基本要素,本文对22例癫痫发作时的脑电图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发作时的癫痫放电及发作前后的波形演变,对癫痫的分类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癫痫发作 脑电图 研究
  • 简介:本文通过28例首发癫痫的“散发性脑炎”(散脑)患者与非“散发性脑炎”(非散脑)的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对照分析,认为“散脑”患者痫性发作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病程而发作波消失较快。有痫性发作的儿童、青少年“散脑”患者以弥漫性发作波、慢波为主,此与非“散脑”的儿童。青少年癫痫症患者的脑电图不同,在诊断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将二组的EEG

  • 标签: 痫性发作 癫痫症 癫痛 局限性发作 慢波 对照分析
  • 简介:本文对186例头痛患者的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脑电图可作为头痛病人的常规检查,其表现中度以上异常及局灶性异常改变的患者是头颅CT检查的重点,脑电图正常也不能完全否认CT检查的价值。

  • 标签: 头痛 脑电图 计算机断层摄影
  • 简介: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后常见症状的临床特征及在癫痫发作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癫痫患者50例,非癫痫性发作患者30例,分析发作后症状及脑电图表现。结果:38例癫痫患者和4例非癫痫患者发作后头痛、疲劳、嗜睡;脑电图(EEG)第一次检查异常38例,第二次异常44例,非癫痫发作后EEG异常8例。结论:癫痫患者有发作后症状,对癫痫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癫痫 发作后症状 脑电图
  • 简介:一、病例报告患儿,男,6岁。因患“急性扁桃体炎”在院外作青霉素皮试时突然面色苍白,双眼上翻,四肢抽搐,不省人事。25分钟后自然缓解而于95年4月26日入院。患儿于3岁时起,每次肌注或皮试时均有类似发作史,多次诊为昏针。查体:神志清,T39.2℃,P96次/分,R36次/分,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心肺正常。入院后查血常规扎针时突然不省人事。双眼上翻、四肢抽搐、头部不自主转动,10分钟后自然缓解,以后几天在静脉输液进针时均有类似发作史。于入院后第三天静脉进针时发作后5分钟行EEG描记:以4—7H2高波幅

  • 标签: 癫痫发作 病例报告 急性扁桃体炎 自然缓解 EEG描记 青霉素皮试
  • 简介:目的:探讨睡眠期动态脑电图(AEEG)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AEEG对836例癫痫患者自然睡眠期脑电波变化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正常106例(12.7%),非特异性异常61例(7.3%),痫样波发放669例(80.0%),总异常730例(87.3%).痫样波出现于清醒期84例(12.5%),睡眠期408例(61.0%).睡眠期明显高于清醒期P<0.01.而睡眠期(NREMⅠ~Ⅱ期)占多数473/585例(80.7%).结论:癫痫和睡眠密切相关,通过自然和药物诱发睡眠,有助于提高癫痫脑电图阳性率,尤其是自然睡眠AEEG对癫痫的定位诊断和分类更具有重要意义.对临床诊断困难的非典型发作及各种不常见类型癫痫的作用更加突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癫痫 自然睡眠 动态脑电图 AEEG 临床应用价值 清醒期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和CT、MRI对颞叶癫痫的诊断作用.方法:分析用MB8000AEEG仪监测到的颞叶痫样发放者35例的异常脑电图.结果:AEEG常规描记痫样发放3例,AEEG间歇期13例,临床发作期19例.结论:AEEG结合CT、MRI检查对颞叶癫痫的诊断,定位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诊断 颞叶癫痫 动态脑电图 CT MRI AEEG
  • 简介: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TCD检查结果。方法:对20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TCD测定颅内主要脑血管的血流速度,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的脑血管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结论:偏头痛的发生机制是由于脑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所致;TCD为偏头痛敏感检查方法,可以指导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偏头痛 TCD
  • 简介: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电图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286例,对临床特征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38%(109/286例),其中多数表现为枕区α波减少,弥漫性慢波增多,偏头痛一侧局灶性慢波增多,过度换气或思睡期异常波明显等非特异性异常,3例表现为枕区尖波、棘波发放,部分由闪光刺激诱发;有先兆、首次发病年龄早、头痛程度强烈的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P〈0.05)。结论:部分偏头痛患者脑电图有异常,多为不同程度的广泛性异常或局限性异常,偶有癎样放电。有先兆、首次发病年龄早、头痛程度强烈的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

  • 标签: 脑电图 偏头痛
  • 简介:本文通过对7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结果显示:偏头痛患者BEAM总阳性率为66%,EEG总阳性率为30%,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在偏头痛诊断价值方面,BEAM明显优于EEG,并发现在异常脑电波形中,典型偏头痛与普通头痛也有明显波形差异。

  • 标签: 偏头痛 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
  • 简介:目的:分析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定位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92例颞叶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结果:左颞有癫痫样波者42例,右颞有癫痫样波者29例,双颞有癫痫样波者21例,临床表现与癫痫样波发放部位有关,癫痫波的传导主要有容积传导和神经传导方式。结论: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与脑电图癫痫样波起始部位分析有助于致痫灶的定位。

  • 标签: 颞叶癫痫 临床特点 脑电图 临床表现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蝶骨电极在脑电图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406例行蝶骨电极检查的癫痫病人的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脑电图单极描记发现正性棘波的病人蝶骨电极阳性率几近100%;而无正性棘波者,蝶骨电极阳性率几乎为零。结论:蝶骨电极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率。

  • 标签: 正性棘波 蝶骨电极 癫痫 脑电图 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