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是以氨基酰tRNA合成酶(ARS)为靶抗原抗合成酶抗体阳性为特征的一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特定临床表现,目前发现13种抗ARS抗体,临床表现包括肌炎、间质性肺病(lLD)、多关节炎、技工手、发热、雷诺现象。临床医生应对ASS的临床表现提高认识,以致于能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间质性肺疾病 Jo-1抗体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多关节炎
  • 简介:摘要: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是以氨基酰tRNA合成酶(ARS)为靶抗原抗合成酶抗体阳性为特征的一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特定临床表现,目前发现13种抗ARS抗体,临床表现包括肌炎、间质性肺病(lLD)、多关节炎、技工手、发热、雷诺现象。临床医生应对ASS的临床表现提高认识,以致于能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间质性肺疾病 Jo-1抗体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多关节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健康。针对肿瘤免疫检查点的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的免疫逃逸机制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大突破。本文现将目前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以方便研究人员。

  • 标签: []  免疫逃逸 肿瘤微环境 PD-1/PDL-1
  • 简介:摘要: 外阴腺样囊性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肿瘤生长缓慢,侵袭性高,有显著的复发能力,通常为局部浸润,神经和淋巴管浸润是该肿瘤特征。肿瘤具有欺骗性的良性组织学外观,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如 外阴部可触及的无痛性肿块 、 疼痛 、 灼热感 、 出血 、 性交困难或瘙痒等,常被临床医师误诊为外阴囊肿或脓肿。本文报告了一例我院收治的外阴腺样囊性癌老年患者病例,行手术及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并对其病例特点及临床转归进行了讨论。对于年龄大于 40 岁的女性,若出现任何于外阴疾病相关的异常临床症状及体征,应警惕外阴腺样囊性癌的可能,需尽早行外阴病灶切除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 标签: 外阴腺样囊性癌 前庭大腺脓肿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福建汉族人群急性脑卒中患者ABCB1、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效果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1-2022.11之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脂的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阿托伐他汀20mg qd降脂治疗4周,通过测序法检测其ABCB1 3435C>T、SLCO1B1 388A>G基因,分析ABCB1、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效果的关联性。结果: 126例患者中 ABCB1 3435C>T基因频率分别为 CC(52 例) 41.27%、CT(56 例)44.44%、TT(18例)14.28%,基因突变频率为36.50%;SLCO1B1 388A>G基因频率分别为AA(5 例) 3.97%、AG(44 例)34.92%、GG(77例)61.11%,基因突变频率为78.57%; ABCB1 3435C>T 各个基因型患者降低TG、TC、LDL-C、HDL-C 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 SLCO1B1 388A>G不同基因型患者降低TC、TG、LDL-C、HDL-C 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B1 3435C>T 和SLCO1B1 388A>G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脂疗效无明显相关。

  • 标签: 他汀 基因多态性 疗效 个体化
  • 简介:【摘要】:暴发性1型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的亚型。该病有血糖迅速异常升高、胰岛功能急剧衰竭、胰岛素水平降低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极易使患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存质量。对此,本文以1例老年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为例,予以循证护理,效果明确。

  • 标签: 老年患者 暴发性1型糖尿病 循证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在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采用维生素K治疗时机,维生素K对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1例,对患者采用维生素K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治疗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PT、APTT明显低于治疗前,PLT、FIB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维生素K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凝血功能、血小板的影响核心要点构架:1.患者肝蛋白质代谢功能明显下降,凝血因子合成减少;2.维生素K缺乏,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前体不能活化;3.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易于发生感染患者的肠道生态失调或细菌过度生长,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与合成。4. 维生素K应用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5.使用抗菌药物致凝血障碍高危人群,可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干预有效。6.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凝血功能,不能盲目应用维生素K1,否则会因此打破肝硬化患者再平衡的凝血机制。7.维生素K可能通过与血小板中的钙调节相互作用,间接抑制ADP、胶原、凝血酶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PRP和洗血小板聚集,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血小板MPV-PDW指标能有效提高维生素K缺乏出血的阳性检出率。

  • 标签: 维生素K 失代偿期肝硬化 凝血因子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1例罕见病曼陀罗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1例曼陀罗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该患者住院期间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予以0.9%氯化钠洗胃,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导泻,快速补液,利尿,行血液灌流等治疗,病程中行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生化系列、凝血功能等检查,治疗后患者病情平稳,康复出院。结果:曼陀罗中毒患者虽罕见,本案例中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中毒症状消失,患者出院后随访未发现后遗症状。结论: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洗胃、导泻、快速补液、利尿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曼陀罗中毒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中草药 曼陀罗 药物中毒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早期识别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试验组(综合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探讨门诊早期识别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及临床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为主,其次是喉咙痛、咳嗽、鼻塞;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优异(P<0.05)。结论:门诊在早期的时候对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有效的识别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综合干预 门诊早期识别 重症甲型H1N1流感 护理对策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加强集束化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从2018年9月-2020年9月所收治86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基本资料,并将患者按照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的标准进行随机划分。观察组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则为常规护理,分析治疗期间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期间压疮事件的发生率为4.7%(2/43),对照组则为11.6%(5/43),差异数值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压疮护理 动脉血压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