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刃针治疗肱二肌长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抽取2022.01-2023.03在我院就诊的肱二肌长肌腱炎患者,共计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给予刃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对照组VAS评分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1月,两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1月,观察组的外展、外旋活动度比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刃针治疗肱二肌长肌腱炎的疗效显著,利于缓解肩关节疼痛感,改善预后,临床可进一步应用。

  • 标签: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刃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肱二肌长肌腱( 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 LHBT)病变的认识也不断更新。肱二肌长肌腱炎是引起肩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肱二肌长肌腱的损伤若不及时治疗,容易转化为肩周炎。目前,治疗 LHBT损伤的途径包括手术疗法和保守治疗,其中针对大部分人群,保守治疗仍是肱二肌长肌腱炎的首选治疗方法,很多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疼痛症状可以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消除。

  • 标签: LHBT 复合损伤 滑车系统 保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娩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剖宫产娩困难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娩困难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胎深嵌骨盆66例,占33%;②胎高浮48例,占24%;③巨大胎36例,占18%;④麻醉不满意34例,占17%;⑤皮肤及子宫切口相对小16例,占8%。采取的对策:①胎深嵌骨盆时取低臀高位,牵拉胎肩向上,协助胎娩出,或用单叶产钳插入胎后缓慢将胎撬出切口;②胎高浮时,术者用手推压宫底,使胎下降至切口以下,纠正胎位置后用产钳助娩;③巨大胎时子宫切口采用“U”型切口向两侧弧型剪开,延长子宫切口以娩出胎;④麻醉效果不满意时,除调整麻醉外,尽可能延长子宫切口及皮肤切口,以利胎娩出。结论:对剖宫产孕妇应术前了解胎位置高低、胎儿大小,术中选择恰当的切口,当发生娩困难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娩头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中头位难产的识别与临床处理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分娩且临产后经四步触诊法结合B超检查而筛查出的横枕位和枕后位的产妇100例,按照产妇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内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产妇均给予顺其自然分娩,不给予任何特殊临床处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人工破膜、产妇体位、徒手扩张宫颈和徒手旋转胎处理。对于两组宫缩乏力的产妇均给予催产素加强产力,行胎心监护。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2.0%,对照组产妇仅为74.0%,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潜伏期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宫口扩张速度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组间比较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活跃期观察组产妇的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宫口扩张速度,都明显的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熟练掌握位难产的征象,严密观察产程,及早识别位难产,并及时给予人工破膜、产妇体位、徒手扩张宫颈和徒手旋转胎头等临床护理,可显著降低产程胎难产发生率,对于确保产妇与胎儿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头位难产 识别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 藏医浴疗法又称热敷疗法,藏语称“古龙”,属于藏药浴疗法中的敷浴法,主要通过各种谷物粮食磨成细粉,芝麻油或陈年植物油调和,涂擦于头部,再将加热后的陶瓷仪器(热疗器具)罩于头部,使陶罐释放微量元素和涂于头部的藏药制剂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并通过增热原理开放头皮毛(发)孔、扩张皮下毛细血管、增加通透性、调节角质层的屏障功能、加快血流速度,使已投入组织的活性物质弥散加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主要治疗脑供血不足、失眠、多梦、脱发、脑梗、神经性头痛、抑郁及产后头痛、弥尼尔综合征(培龙古乃)等。

  • 标签: 藏医 头浴 失眠 养生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徒手旋转在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位难产产妇中选取 80例,起止时间是 2017年 3月~ 2019年 12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 2个小组:对照组 40例,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试验组 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徒手旋转胎。比较 2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更高( 57.5%vs30.0%)、剖宫产率更低( 7.5%vs25.0%),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5.0%vs20.0%),差异显著( P< 0.05)。 2组新生儿的 Apgar评分差异不明显,但试验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更短( P< 0.05)。结论: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胎能提高顺产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分娩方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科分娩的过程中实施胎吸引助产及低位产钳助产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本院产科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产妇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40例产妇实施胎儿吸引助产的干预,针对研究组40例产妇实施低位产钳助产的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后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产程时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对比的产妇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在临床分娩干预的过程中为产妇实施低位产钳助产及胎吸引助产的干预效果均较高,但低位产钳助产能很好的预防和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胎头吸引助产 低位产钳助产 妇科分娩 产程时间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将可塑纤维和预成纤维分别引入口腔修复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78例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间于我院施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施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 39例、可塑纤维治疗)、试验组( 39例、预成纤维治疗),将 2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 VAS评分和操作难易度评分施行比较。结果:经治疗 10月后,应用可塑纤维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和应用预成纤维治疗的试验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分别为 92.3%、 97.44%, (P>0.05);但应用预成纤维治疗的试验组患者术后 1dVAS评分、操作难易度评分均明显更低 (P<0.05)。结论:预成纤维治疗法和可塑纤维治疗法在口腔修复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均拥有较高的成功修复率,其中,预成纤维治疗患者牙周修复状况更为理想,且更易于操作,更利于保护纤维,远期预后良好。

  • 标签: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VAS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玻璃纤维与金属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需要进行口腔残根修复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较早的为对照组(56例,70颗),采用金属进行口腔修复,入院较晚的为观察组(56例,70颗),采用玻璃纤维进行口腔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5.71%,对照组为81.4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发生牙根折断和核松动的患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全冠松动、核折断以及根尖炎性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残根修复当中,应该首选玻璃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腔残根修复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可塑纤维与预成纤维的具体作用。方法:在此次研究中,将纳入80例口腔修复患者参与实验,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分析,确认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同时对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在对照组中,需使用可塑纤维,观察组则使用预成纤维,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记录了不同口腔修复治疗方法的修复成功率和失败率,结果显示应用预成纤维的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同时对比了治疗后不同修复治疗方法的修复时间,从结果分析可见观察组修复时间更短,对照组则比较逊色,(P<0.05)。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预成纤维可达到比较理想的疗效,并能够有效改善牙周健康状态。

  • 标签: 口腔修复治疗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牙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塑纤维与预成纤维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120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接受可塑纤维修复治疗,B组则接受预成纤维修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口腔修复成功率(75.00%)明显高于A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修复中采用可塑纤维及预成纤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可塑纤维组30例,预成纤维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及每颗纤维修复所需时间。结果预成纤维组修复成功率为93.94%明显高于可塑纤维组的75.00%,而患者每颗纤维修复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可塑纤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纤维在口腔修复中应用能够显著地提高修复成功率,操作简单方便,可缩短修复时间,促进患者尽早恢复。

  • 标签: 口腔修复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口腔修复中采用预成纤维和可塑纤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口腔修复患者进行研究,选取其中的4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采取预成纤维,对照组则采用可塑纤维实施修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对比有差异。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预成纤维桩 治疗有效率 可塑纤维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