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抗菌药物滥用情况,探究实施专项整治的管理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从2014年与2015年我院接收的治疗患者中均随机抽取2000例,将2014年划为对照组,2015年划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对比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对照组在住院病历、门诊处方、急诊处方等方面,抗菌药的使用率分别为73.8%、52.83%、57.75%;观察组对应的抗菌药使用率则为54.7%、27.33%、40.75%,使用率显著下降,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对用药强度上,对照组58.2DDDs/百人天,观察组22.4DDDs/百人天,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抗菌药滥用情况对比,观察组药物滥用率为1.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基层医院对抗菌药物实施专项整治后,药物的临床使用趋于合理,各项药物使用指标有多改善,进行抗菌药专项整治临床实践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基层医院 临床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70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37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123例,感染发生率为8.97%;共分离出致病原菌110株,革兰阳性菌41株(37.27%)、革兰阴性菌64株(58.18%)、真菌5株(4.55%),致病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居于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首位,感染率为32.52%;年龄、机械插管、留置导尿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合并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等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消化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以呼吸道感染多见,年龄、留置导尿管、机械插管、合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以及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疾病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医疗耗材管理的现状及解决对策。方法对医院医疗耗材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制定针对化解决对策,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结果医院医疗耗材现代化管理加强,延长了医院医疗器械的使用期限,医疗耗材浪费发生情况减少,有效提升了医院医疗耗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加大对医院医疗耗材的管理力度,提升医院医疗工作的整体质量,保证临床患者的安全,要求重视医疗耗材中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的解决对策,不断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 标签: 医院医疗耗材 管理 现状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丹红注射液使用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100例由于丹红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结果40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30例出现神经系统反应,22例出现药物热反应,8例发热及伤口出血。结论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不可忽视,在用药的过程中要保证科学合理,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医疗体制的改革发展对于推进现代医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财务管理则是医院内部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对医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医院各项工作开展中如果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则医院的整体生存和发展就都会受到影响。在新医疗体制得到落实的前提下,需要积极的去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改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找到科学合理的管理改进对策。

  • 标签: 新医疗体制 医院财务 管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工作的医务人员326名及接诊患者24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医务人员163名及接诊患者1219例未实施手卫生改进措施,观察组医务人员163名及接诊患者1219例实施手卫生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手卫生细菌检测合格率、诊疗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诊疗操作后手卫生依从性、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性、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呈明显负相关性。结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大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医院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损害影响因素,为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职业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按照《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对135名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25.2%,不同工种间甲状腺检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工龄的增加,不同暴露工龄组的血象指标的异常率有增高趋势,但不同暴露工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神经衰弱症状、血压、B超检查、肝功能、血糖、肾功能检查各工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调查未发现皮肤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异常人员。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不明显,但仍有一定的辐射损伤效应,故应引起重视,加强辐射防护。

  • 标签: 医院 放射工作人员 职业健康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STAMI)首诊基层医院后可行性的分层处理策略。方法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治疗办法三种有溶栓适应症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如有PCI意愿转运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不同意溶栓及PCI者药物保守治疗。结果溶栓组大大提高生存率,尤其3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达90%,溶栓后转运PCI组进一步降低了死亡率,明显改善预后,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结论正确的抉择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心肌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梗死首选治疗办法,溶栓后尽可能转运至有PCI条件的医院对患者有益。

  • 标签: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溶栓PC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健康体检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70例进行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健康认知评分和患病人员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健康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健康认知度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体检者SAS、SDS评分均为正常,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健康体检过程中对体检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体检者的健康认知程度,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院健康体检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患者在不同的医院就诊,需要持有各家医院提供的就诊卡,这就造成了患者因在不同的医院就诊需要多张就诊卡现象,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国务院提出尽快解决就医结算问题的基础上,医院之间如何建立一种统一的就诊卡系统成为当前医院管理工作中重中之重的问题,本文即是基于此,浅析医院就诊卡现存的问题及如何实现医院间就诊卡的统一化管理。

  • 标签: 就诊卡 医疗保险 社会保障卡 居民健康卡
  • 简介:摘要在医院管理中,病案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最初的传统纸质档案到现阶段的光盘、索引以及条形码等方式,充分反映出病案管理的持续进步。本文就从在病案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入手,探究提出若干工作措施,促进医院依托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病案管理质量。

  • 标签: 医院病案管理 信息技术 提高质量
  • 简介:摘要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档案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有助于保障人力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关系着医院能否保证医务人员的优化配置,能否确保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所以,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非常重要,本研究具体分析医院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加快人才资源利用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医院 人事档案 管理 人才资源 利用 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在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中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信息化技术能促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推动医院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1

  • 标签: 医院信息化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以调查问卷、资料收集和观察法对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从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入手。结果经调查,在工作强度、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中的总满意度均要显著低于不满意度(P<0.05),其差异内容具体体现在护理人员缺乏、护理人员素质不高、科室间沟通低效、医护配备失衡以及培训机制不完善等在内的问题;针对现状,可采取大力引进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医护人员培训、重新设置医护结构等策略进行管理改善。结论现阶段我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较多短板,应引起管理部门重视,不断总结、反思、实践、创新。

  • 标签: 医院 人力资源 管理
  • 简介:摘要在进行医院实力的发展过程中,科教水平是一项重要的因素,为了实现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具体认识,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究。

  • 标签: 医院综合竞争力 科教水平 关系探讨
  • 简介:摘要瘢痕子宫的形成是由于采用剖宫产手术或者是子宫肌瘤所形成的一种子宫病症情况。我国当前对于产妇进行剖宫产诊疗之后的瘢痕子宫,在此进行妊娠临床分娩的方式展开的研究相对较多1-3,并且此类研究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国内外医学专业所共同重视的热点问题之一4。而我国的产妇在生产中采用剖宫产方式较为普遍,呈现逐年增高的上升趋势5,而瘢痕子宫再次进行妊娠临床分娩时,所采用的分娩方式确是当前产科医生所面临的重要话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剖宫产后的瘢痕子宫再次进行妊娠临床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我国的临床妊娠分娩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临床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的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定期做消毒和监测环境空气、人员的预防控制和麻醉恢复室的设置与合理布局、监控污染物品的处理措施及消毒管理麻醉恢复室可重复使用物品,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结果自麻醉恢复室建立以来,至2015年12月与麻醉恢复室相关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结果均合格。结论通过实践,探索出有效的麻醉恢复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通过监控,对各级人员的各项消毒隔离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促使间接感染途径得到有效的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医院感染 麻醉恢复室 应用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供应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PDCA实施前及实施后器械各240例,观察记录实施前后器械消毒合格情况及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器械消毒合格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消毒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DCA管理应用于医院供应室工作中,在提高消毒效果、降低风险事件上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消毒 供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