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高血脂的药物。近年来他汀类药物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洛伐他汀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培养并建立了鸡胚尿囊膜(CAM)模型,建立内皮祖细胞(EPCs)的体外培养体系,考察洛伐他汀对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10,20mg·kg^-1洛伐他汀灌胃给药可抑制荷瘤小鼠体内高转移Lewis肺癌肿瘤的生长及转移(P〈0.05,

  • 标签: 抗新生血管形成 抗肿瘤作用 洛伐他汀 机制研究 他汀类药物 生长和转移
  • 简介:利多卡因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酰胺类局麻药物,近年来对利多卡因体外抗肿瘤作用的报道较多,研究证实该药可通过去甲基化途径、内质网应激途径、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类肝素结合样表皮生长因子(HB-EGF)途径以及其他非死亡受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且相比于正常细胞对肿瘤细胞表现出靶向趋势,本文就利多卡因体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利多卡因 肿瘤细胞 凋亡 抗肿瘤
  • 简介:摘要收集近期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黄酮类化合物被认为是颇具应用前景的新抗癌药或抗癌辅助药。本文主要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总结概括。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根据联合国2008年发布的WorldPopulationProspects,对中国未来20年内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病死数进行预测:在未来20年内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病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每10年发病数和病死数将各增加约100万例。2010年发病例数接近300万,预计2030年发病例数将接近500万。

  • 标签: 抗肿瘤病毒 Ⅰ期临床试验 护理
  • 简介:从8种微藻中制备水溶和脂溶性的提取物,用来筛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抗菌活性是用抑菌圈法(细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真菌用黑曲霉和产黄青霉为指示菌)。实验选用的所有的微藻均有不同程度的抗一种或多种菌活性,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微藻提取物中的57.14%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采用MTT法体外检测藻提取物对HeLa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大多数的提取物有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作用,尤其是球等鞭金藻3011和H29显示有强的抗HeLa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微藻是一种十分有潜力用来筛选抗菌和抗肿瘤的新药源。

  • 标签: 微藻 筛选 抗菌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对护理人员健康的影响,提出防范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护理人员24名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工作时间长短分为长时间组和短时间组,长时间组13名,短时间组11名,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脱发及月经情况。结果长时间组护理人员的外周血白学报系数、脱发及月经情况均高于短时间组,与短时间组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抗肿瘤药物对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了职业损伤,护理人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防护意识,减少职业带来的风险。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护理人员 健康 调查与对策
  • 简介:美味猕猴桃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5~6,美味猕猴桃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11~12,美味猕猴桃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e7404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7~8

  • 标签: 产美味 广西产 抗肿瘤活性部位
  • 简介:海芋的丙酮和醋酸乙酯提取物分别在60g·kg-1和36.5g·kg-1的给药剂量下没有显示明显的急性毒性,海芋醋酸乙酯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  海芋的环己烷、石油醚、乙醇提取物的细胞毒活性较差

  • 标签: 不同溶剂 体外抗肿瘤 抗肿瘤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制和送达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时间的方法,使患者能够按说明书的要求及时用药。方法组织项目团队调查2018年10月8日至12月31日北京天坛医院PIVAS配制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配送时间延长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并进行改进;对改进后药物配送时间进行统计并与改进前进行比较,评价改进效果。结果2018年10月8日至12月31日,我院PIVAS共配送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4 156袋,其中951袋药物需关注其配送时间。尽管记录时间不准确,但可以肯定至少有4.7%袋(45/951)药物配送时间延长。自2020年1月20日起,采取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处方优先审核,药物优先配制、专人专送的改进措施后,药物配送时间从以前的2.5~4.5 h缩短至0.5~4.0 h,配送时间延长的发生率下降到0.9%(12/1 281)。结论医院PIVAS配送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存在药品配送时间延长的现象,可能导致液体放置时间超过说明书要求。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处方优先审核、配送可有效缩短药品的配送时间。

  • 标签: 抗肿瘤药 输注,静脉内 药物配制 用药错误 药学服务 质量改进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抗肿瘤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规律和特点,分析患者对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人群分布、用药途径等具体内容,以更好的提示患者提高健康用药知识,以便对以后的临床应用提高合理的用药参考。方法对2014年收集的164例患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的过程中所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Excel软件等工具,对患者的具体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用药途径等。结果通过具体的研究发现,在使用抗肿瘤药物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以中老年为多,并且大多会表现为对患者消化系统的损害。结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分析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监测管理,促进患者合理使用药物,以便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合理用药
  • 简介:龙葵中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具有诸多药理作用的为生物碱类、多糖类及皂苷类等,论文对龙葵中的具有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为龙葵的深入研究提供进一步参考。

  • 标签: 龙葵 活性成分 抗肿瘤作用 生物碱 多糖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探究药剂科对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进行规范的必要性,使抗肿瘤药物能够安全合理的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12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该120例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药物安全管理,为对照组;后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医治的肿瘤患者,对该肿瘤患者采用规范化的药物安全管理,为观察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我院的研究统计,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药物种类等方面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药剂科的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进行规范,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还能以此来提高我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药剂科 抗肿瘤药物 临床效果
  • 简介:本文合成了一系列β-咔啉的衍生物(1–6)。在对它们的抗肿瘤活性研究中,发现化合物5对人肝癌和胃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而化合物6在结构上与化合物5非常相似,对人结肠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

  • 标签: 吲哚 4H-β-咔啉 抗肿瘤
  • 简介:邮编:441200【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的职业安全防护有效性。方法: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2021年1月开始实施优化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研究组),与2021年1月前实施的常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参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管理的有效性。结果:两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管理后对比的自我防护意识评分、满意度评分、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及抗肿瘤药物配制差错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中实施优化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减少药物配制中差错和意外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护理安全管理 职业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使用期间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静配中心内34份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制定出干预、改善策略。结果:经临床研究得出,34份不合理医嘱中,剂量填写不当为份数为24份,占全部不合理医嘱中的(70.59%),其它不合理数量为10份,占全部不合理医嘱中的(29.41%).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各种辅助策略,帮助医生完善临床治疗决策,并合理的改进治疗、化疗方案,降低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但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用药合理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卵巢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95%的患者为原发性癌,另外5%的患者为其他部位的原发癌转移到卵巢。由于早期缺少临床症状,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使得疗效欠佳。现阶段,临床急需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近红外荧光免疫治疗(near infrared photoimmunotherapy,NIR-PIT)在卵巢癌患者中得到应用,有着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本文现将近红外荧光免疫治疗抗肿瘤作用在卵巢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望对后期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NIR-PIT 抗肿瘤 卵巢癌 作用
  • 简介:缺氧诱导因子-1(HIF-1)最早由Semenza等[1]于1992年在对经缺氧处理的Hep3B和HepG2细胞株的核提取物进行电泳位移分析时发现的一种核蛋白,它是哺乳动物及人体细胞中存在的一类介导缺氧适应性反应的转录因子,是机体在缺氧条件下维持氧稳态的关键性物质,

  • 标签: HIF-1 肿瘤 靶标 抗肿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