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给当前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病原菌用常规的方法分离开,然后运用沉渣划线法对血平板、麦康凯平板进行接种,然后放置于35℃的孵育箱中培养24h,之后鉴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00例标本中共分离出316株细菌,同时检出细菌和真菌两种共5例,其中革兰阴性菌共有154株,占48.73%;革兰阳性菌共有131株,占41.46%;真菌共有31株,占9.81%。316株病原菌中共有30株真菌没有做药敏试验,其余286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耐药性较高,其中青霉素G的耐药性为94.03%,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均为100.0%,粪肠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性最高为100.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原菌的种类大部分都是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真菌感染比较多,耐药菌株也增加了,临床上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该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结果科学的选择药物,以保证抗菌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
  • 简介:运用免疫组化ABC技术,在光镜和电镜下硬察了含神经肽Y(NPY)神经纤维在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不同月龄组SD大鼠心传导系的分布情况及其年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心窦房结区和房室结区有非常丰富的NPY神经纤维分布,除了大量单根游岛的神经纤维外,尚有密集的神经纤维束、丛、网存在,结区的神经分布密度明显高于周围普通心肌区。随着动物的衰老,心传导系NPY神经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密度趋于减低,提示对心脏的支配减弱。

  • 标签: 大鼠 心传导系 神经肽Y 衰老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IL-28B基因多态性在不同丙肝病毒基因型的慢性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到60例慢性丙肝(chronic hepatitis C, CHC)患者的抗凝全血,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IL-28B 单核甘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位点rs8099917, rs12980275, rs12979860。结果 ①60例CHC患者中非1b型占71.7%(43/60), 1b型占28.3%(17/60), IL-28BSNPS位点rs8099917TT,rs12980275AA,rs12979860CC基因型占80%(48/60),在HCV基因1b型组中rs8099917GT,rs12980275GA, rs12979860CT基因型占58.8%(10/17)。IL-28BSNPS在1b型与非1b型分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 标签: 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丙肝病毒基因型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和其菌群分布以及耐药性。方法:择取在本院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20例重症患者,接收时间段介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统计血流感染发生情况、菌群分布情况,并观察菌株的耐药性。结果:120例患者的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5.00%,致病菌株共24株,以革兰阴性菌株居多,其次为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菌株的耐药性高达54.17%。结论:重症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容易出现血流感染,且菌株的耐药性高,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 标签: 血液净化 重症 血流感染 菌群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证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应用的是资料回顾性方法,研究者对各个中医辩证等进行信息登记,最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最容易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年龄为59~64周岁,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几率为45.63%,比重最高;在所有的中医证型中,气阴两虚患者的频次达到了69.53%,比重最高,阴阳两虚患者频次为11.09%,比重次之,血瘀气滞类型的患者发生频次为10.16%,频次最低的是阴虚热盛类型的患者,为9.22%,从中医论证频次演变角度来说,气阴两虚患者最容易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所占比重最低为61.32%,最高达到了87.5%,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糖尿病肾病述所得数据均真实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年龄比较大的群体中,而最容易引发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而容易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是气阴两虚的患者。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中医证型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胰岛素抵抗 血糖 血脂
  • 简介:遗传学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DNA某些部位含有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ofrepeats,STR),STR的高度多态性可为人类基因组DNA的识别提供重要标记,适用于民族演变、法医学个体指认与亲子鉴定以及骨髓移植等研究领域。笔者采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mplifiedfragment

  • 标签: 江西 汉族人群 PLA2A CSFlPO D3S1358 基因多态性分布
  • 简介:目的: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及其周围腺体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个浸润性导管癌和23个纤维腺瘤的DWI图像,测量瘤区(G1)、近瘤区(G2)、远瘤区(G3)及对侧正常腺体区(G4)ADC值,比较不同区域的分布及差异。结果41个浸润性导管癌DWI为高信号,平均ADC值(1.13±0.16)×10-3mm2/s,而23例纤维腺瘤DWI为等或略高信号为主,平均ADC值(1.69±0.18)×10-3mm2/s,两者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P<0.05)。浸润性导管癌自G1区至G4区ADC值逐渐升高,其中G1与G4区、G2与G4区、G1与G2区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与G4区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腺瘤各区与对侧正常腺体G4区之间及G1与G2区之间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在浸润性导管癌内部及周围区域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对近瘤区ADC值测量,有助于判断乳腺癌是否周围浸润及为保乳手术提供依据。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纤维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以呼吸机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气道菌群分布和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9月-2023年8月为研究时间范围,从中选取4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纳入研究入组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划为对照组(仰卧位通气干预,n=24例)、观察组(俯卧位通气干预,n=24例),针对气道菌群分布以及相关肺炎的影响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在进行五天的机械通气后,对照组在鲍曼不动杆菌、真菌和革兰阳性菌等方面的检出率呈现较高表现,差异体现出统计价值(P<0.05);而其他细菌却未见显著检出统计价值(P>0.05);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为8例,占比33.33%,观察组1例,占比4.16%,差异体现出统计价值(P<0.05)。结论:在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俯卧位进行治疗,由此能够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有助于氧合情况的改善,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重症肺炎 呼吸机 俯卧位机械通气 气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呼出一氧化氮测定值在哮喘 -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ACOS )与慢阻肺患者分布差异的研究。方法:选取杭州市富阳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 ACOS20 人,慢阻肺按 FEV1% 分重度慢阻肺组 25 人和轻度慢阻肺组 21 人,测定各组 FENO 值、总 IgE 、 FEV1 和 FEV1% ,分析各组指标分布差异。结果: ACOS 组 FENO 值高于余两组慢阻肺组( P<0.05 ), FENO 值与 FEV1 , FEV1% 无相关性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FENO 值与总 IgE 无相关性( P>0.05 )。结论: FENO 值能初步判定 ACOS 、慢阻肺肺通气阻塞程度,对于早期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呼出一氧化氮,哮喘 -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急性肺栓塞的肺内血栓分布特点及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患者首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再次脱落,在此基础上行肺动脉造影,观察肺动脉血栓分布情况,利用导丝导管迅速开通栓塞血管,恢复栓塞血管内血流,每24h给予50万U尿激酶,连续72h肺动脉小剂量置管溶栓,24h后行肺动脉造影,观察残留血栓分布,及时调整溶栓导管位置。72h时再行肺动脉造影,观察肺动脉血流恢复情况并拔管,根据DSA图像应用血管造影机自带容量测量软件工具计算血栓残留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有症状者利用导丝导管对栓塞血管迅速开通,观察血栓开通后下肢症状缓解变化。治疗期间每隔24h抽血行血凝分析1次,观察患者术后是否有渗血、出血增加的现象。结果对8例患者共栓塞肺动脉分支24支,其中双肺动脉4个大分支栓塞患者1例,双肺动脉3个大分支栓塞者6例,双肺动脉2个大分支栓塞者1例。治疗后72h肺动脉造影显示血栓残留量〈20%者20支,20%~50%者2支,〉50%者2支。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血管腔内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72h后症状基本缓解。治疗期间8例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未出现渗血、出血增加的现象。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急性肺栓塞得到及时治疗的患者血栓分布以肺动脉3支分支血栓多见,血管腔内治疗及小剂量置管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血栓 急性肺栓塞 血管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分析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时间段为2018.08月至2020.08月,研究对象为我院住院患者(n=170)送检的各种类型标本,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并记录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分析结果。结果:170例患者中,一共分离出170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其中痰液标本有109株(占比64.12%)、创面分泌物标本有38株(占比22.35%)、血液标本有10株(占比5.88%)、尿液标本有7株(占比4.12%)、脓液标本有4株(占比2.35%)、无菌液体标本有2株(占比1.18%)。占比最高的为痰液标本,其次为创面分泌物标本与血液标本。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93.53%最高,其次为氨苄西林/舒巴坦88.82%、妥布霉素83.53%、庆大霉素77.06%、左氧氟沙星50.00%、阿米卡星15.29%、复方磺胺甲恶唑11.18%。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且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因此,临床医务工作者可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有利于控制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分布特征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药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和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败血症新生儿。结果 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5000例患儿中,被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有3550(23.67%)例,血培养阳性1050(29.58%)例,304(28.95%)例血培养出革兰阴性菌,70(6.67%)血培养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结论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新生儿使用美罗培南联合磷霉素治疗效果较好。临床治疗中,需要结合实验室药敏结果等因素合理用药,有效控制碳青霉烯类细菌的出现。

  • 标签: 革兰阴性菌 新生儿败血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尤以糖尿病患者显著。血糖升高可增加手术后感染、切口愈合迟缓等并发症及危重症患者病死率,导致手术后预后不良风险增加。本研究以行骨关节置换术的糖尿病患者为独立研究群体,探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水平对手术部位感染和感染病原菌的影响;同时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糖尿病患者行骨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早预防和早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骨关节置换
  • 简介:目的研究CYP2C9-1075A〉C及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在服用华法林汉族人群中分布特性及其与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方法PCR-SSP法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CYP2C9-1075A〉C及VKORC1-1639G〉A基因型,UPLC-MS测定血药浓度,以国际标准化比值评价药效学。结果313例服用华法林患者中检测到CYP2C9*3AC34例,CYP2C9*2AC1例,基因突变率分别为10.86%和0.32%。CYP2C9*2和CYP2C9*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6%和97.14%。VKORC1-1639G〉AAA261例,GA51例,基因突变率分别83.39%和16.29%。313例服用华法林患者血药浓度为(0.51±0.18)(0.21~2.51)mg·L-1,国际标准化比值为1.63±0.60(0.91~3.62)。基因多态性与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为未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研究汉族人群CYP2C9-1075A〉C及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对制订安全有效的华法林给药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华法林 基因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群 药动学 药效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试验主要是针对瑞舒伐他汀辅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医院进行复查的瑞舒伐他汀辅治经皮冠状介入手术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项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分类方法,把这100例患者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30例,对照组为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7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sICAM.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对比两组患者sICAM.1、RDW以及vWF的水平,探讨sICAM.1、RDW以及vWF与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sICAM.1、RDW以及vWF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别具有重要统计价值(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