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超声积分法在乳腺实性肿块良性与恶性鉴别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在术前对100例患者的乳腺肿块展开超声检查,对于其中的每一个乳腺肿块形态、边界、有无包膜等超声征象记录,并给予赋值评分。结果 乳腺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的超声总积分具有明显差异,恶性肿块积分更高。结论 超声积分法能够对乳腺肿块超声征象实现量化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超声积分法 乳腺实性肿块 良性 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眩晕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方的效果以及对中医症候积分、眩晕障碍评分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为样本选取时间,研究对象为到我院就诊的80例眩晕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半夏白术天麻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眩晕障碍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与眩晕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半夏白术天麻方 眩晕 中医症候积分 眩晕障碍评分
  • 简介:摘要:在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积分制管理,可以促进医院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增强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党员工作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参与医院建设与发展,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有机融合。

  • 标签: 积分制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2017-2019年度4152株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7-2019年度从医院患者的非痰标本中分离鉴定的4152株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7-2019年度分离到4152株大肠埃希菌,其中30.5%来自尿标本,72.2%来自外科,43.8%来自60岁及以上人群,60.6%来自女性。在4152株大肠埃希菌中,敏感性最高的是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曲松。 结论 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院感防控,科学应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大肠埃希菌。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 耐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心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指导临床抗感染防治。方法收集心外科术后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切口分泌物,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病原菌类型进行鉴定;采用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外科手术患者496例,心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35例,感染率7.06%;其中表浅切口感染患者22例,深部切口感染患者13例,分别占62.86%和37.14%,感染率分别为4.44%和2.62%;从心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共分离3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1株、革兰阴性菌14株、真菌4株,构成比分别为53.85%、35.90%、10.26%;从表浅切口感染患者中分离革兰阳性菌13株,革兰阴性菌9株,真菌3株,构成比分别为52.00%、36.00%、12.00%;从深部切口感染患者中分离革兰阳性菌8株,革兰阴性菌5株,真菌1株,构成比分别为57.14%、35.71%、7.14%;分离自深部切口感染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sX、psm-mec、pvl毒力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5.00%、25%、50%;分离自表浅切口感染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sX、psm-mec、pvl毒力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2.50%、50.00%、37.50%。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分布在表浅切口、深部切口感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失血、术中输血患者感染率分别为10.19%、11.17%和13.70%,感染率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心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与其临床致病性密切相关;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失血、术中输血是影响心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心外科 术后切口 感染病原菌 分布情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保定地区儿童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 E. coli)感染0-18岁住院患儿的临床分布特征,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择保定市儿童医院0-18岁住院儿童,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例 E. coli感染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和细菌培养药敏资料。结果:E.coli感染住院患儿一共2073例,其中男1395例,女678例,男女比2.1:1,年龄从出生6小时~18岁不等,~1岁组E.coli检出率最高。细菌分布最终共检出例大肠埃希菌标本,根据检出方式分布,前六位是:痰、脓、尿、咽拭子、全血、脑脊液。ESBLs菌株一共检出例(926/2073,44.7%),均为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DR)。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大肠埃希菌,ESBLs菌株,临床分布特征,耐药性,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策略及其分布特点。方法:收治2019年5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科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并针对患者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方法:对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一年时间内来我院进行呼吸道疾病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对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患者病原菌进行培养得到125株病原菌,125株病原菌中属于多重耐药菌的有55株,病原菌在患者身上感染的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大多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病原菌数量最多的五个病原菌种类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五种病原菌对患者常用的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在对呼吸科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分析后可知,在呼吸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感染病原菌的药敏法分析结果合理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的使用,并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有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预防和控制这两种途径对呼吸科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解决。

  • 标签: 呼吸科 多重耐药菌 感染分布 耐药性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Hp清除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以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n=40)及研究组(n=40),参照组给予西医一般治疗,研究组添加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脾胃湿热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源分布情况与相关的耐药性。方法:在实验中,我院需要采集该200位患者的中段尿液作为研究样本,并展开相关检测。在检测结束后,我院针对患者的病原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在相关研究与分析中,针对该200名患者的病原感染检查中,一共检查出277株病原菌。其中主要检测出的病原菌集中在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并且,在相关的检查中,每种菌分布均呈现出多株分布的情况。另外,在革兰阴性菌中的菌群主要构成中,主要集中表现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另外,在革兰阳性菌的菌群主要构成中,集中为粪肠球菌。同时,针对患者在治疗中抗药性的研究中发现,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都有着一定的抗药性。但是,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有着较高的抗药性。另外,在针对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检查中发现,其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青霉素等有着更强的抗药性。结论:在针对相关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检测出的菌类主要集中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上,并且该菌群对有关抗生素均有着一定的抗药性,在进行相关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菌群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反应。

  • 标签: 肾内科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普通人群中HPgV-1流行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2020年珠海市484名HIV-1普通人群血清样本,提取病毒RNA,采用PCR方法扩增HPgV-1 E基因、测序,通过系统进化树获得基因亚型分布情况。结果 珠海市普通人群HPgV-1阳性率为4.55%, 获得有效序列22份,G3型20例(90.91%)占主要地位,与中国、日本等地近年流行株高度同源;其次是G2型2例(占9.09%)。结论 珠海市普通人去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诊治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82例,采集所有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样本,对样本的病菌类型、数量和样本中不同病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者中,检测出20株革兰阳性菌,占比约为24.39%,其中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肺炎链球菌、3株星座链球菌,4株其他菌;2株白色念珠真菌,占比约为1.22%,65株革兰阴性菌,其中18株肺炎克雷伯菌、9株流感嗜血杆菌、23株铜绿假单胞菌、9株鲍曼不动杆菌、6株其他菌。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对于左氧氟沙星、替加环素、莫西沙星等抗菌药物的敏感度较高,对于红霉素的敏感度较低,大部分革兰阳性菌对于青霉素的敏感度较低。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比较大,大部分病原菌对于抗生素敏感度都不一样,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原菌检测结果决定患者的治疗药物,提高疗效。

  • 标签: 成人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验结果及分布特征。方法:开展时间为2019.1-2020.1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4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痰液标本检验,评估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在送检的4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得到病原菌193份,检出率为48.25%。其中为革兰阴性菌为115株(59.59%),葛兰阳性菌为58株(30.05%),真菌为20株(10.36%)。在革兰阴性菌115株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16.58%(32株),肺炎克雷伯菌占比12.44%(24株)为占比较高的病原菌;在葛兰阳性菌58株中,肺炎链球菌占比12.44%(24株),所占比例较高;真菌20株中,白假丝酵母菌占比5.18%(10株),占比较高。结论: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的细菌感染为革兰阴性菌,并且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阴性菌主要致病菌,在临床给予治疗时,应该先依据致病病菌检验结果来选择用药。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检验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上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期间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位,并提取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400株进行培养和鉴定,鉴定后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做相关耐药性试验,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各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结果:本组400例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位为手术切口处者占比57.25%、感染部位为尿道者占比13.75%、感染部位为呼吸道者占比12.75%、感染部位为血液者占比9.00%、感染部位为耳道者占比7.25%。4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97.25%、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3.75%、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76.50%、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3.25%,无1株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表现出耐药性。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情况较多,手术切口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最常见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无表现出耐药性,临床可优选这两种抗菌药物来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 分布特征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有关脊柱退行性病变微创介入治疗期间配合健腰中药方进行治疗的远期疗效和对中医症候积分所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脊柱退行性病变病人345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所选病人全部接受微创介入治疗,根据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给予一组病人单纯微创介入治疗,共计170例纳入到对照组,给予一组病人微创介入联合健腰中药方治疗,共计175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脊柱退行性病变病人治疗之后12个月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研究组病人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在为脊柱退行性病变病人提供微创介入治疗期间配合健腰中药方的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病人中医症候积分,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脊柱退行性病变 微创介入治疗 健腰中药方 远期疗效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状况分析在院感防控中的应用。方法:本文共84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到我院实施治疗的住院患者,84例患者接受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与耐药状况。结果: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链球菌是获得性肺炎最主要的病原菌,头孢唑林、克拉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比较高。结论:使用抗生素前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的效果理想,能够明确病原菌与耐药性,选择合理的抗生素,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院感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利湿通络中药汤剂联合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以及对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诊8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比对组,联合组行健脾益肾利湿通络中药汤剂联合针灸治疗,比对组行针灸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治疗疗效差异,以及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的影响差异。结果:联合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数据显著优于比对组,不良反应率高于比对组,P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健脾益肾利湿通络中药汤 针灸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IL-28B基因多态性在不同丙肝病毒基因型的慢性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到60例慢性丙肝(chronic hepatitis C, CHC)患者的抗凝全血,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IL-28B 单核甘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位点rs8099917, rs12980275, rs12979860。结果 ①60例CHC患者中非1b型占71.7%(43/60), 1b型占28.3%(17/60), IL-28BSNPS位点rs8099917TT,rs12980275AA,rs12979860CC基因型占80%(48/60),在HCV基因1b型组中rs8099917GT,rs12980275GA, rs12979860CT基因型占58.8%(10/17)。IL-28BSNPS在1b型与非1b型分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 标签: 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丙肝病毒基因型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分析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时间段为2018.08月至2020.08月,研究对象为我院住院患者(n=170)送检的各种类型标本,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并记录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分析结果。结果:170例患者中,一共分离出170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其中痰液标本有109株(占比64.12%)、创面分泌物标本有38株(占比22.35%)、血液标本有10株(占比5.88%)、尿液标本有7株(占比4.12%)、脓液标本有4株(占比2.35%)、无菌液体标本有2株(占比1.18%)。占比最高的为痰液标本,其次为创面分泌物标本与血液标本。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93.53%最高,其次为氨苄西林/舒巴坦88.82%、妥布霉素83.53%、庆大霉素77.06%、左氧氟沙星50.00%、阿米卡星15.29%、复方磺胺甲恶唑11.18%。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且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因此,临床医务工作者可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有利于控制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分布特征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药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