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在永久性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中实施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21.04~2022.04,研究对象:60例于我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置入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30例)、研究组(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30例),对组间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对。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症状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2组差异显著。结论:在永久性心脏起搏置入术的患者中,实施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能够减少术后不良事件,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多维度康复护理 心力衰竭 早期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对永久性心脏起搏(PPM)植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心血管二病区2023.5-11收治的14例PPM植入术后病人,予以术后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对起搏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记录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住院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起搏健康管理知信行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14例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两例病人术后出现发热情况,但均为受凉感冒引起,非术后康复护理不良反应;患者住院平均(7.12±1.04)d。结论: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的患者于术后早期实施多维度的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起搏术后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疾病早期康复,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起搏器健康管理知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伤口难愈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伤口难以愈合的患者采用自制负压吸引引流的方法引流出心脏内积血,积液,并采取控制感染。结果5例患者伤口均愈合出院。讨论自制负压引流是治疗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伤口难以愈合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伤口难愈合 护理 负压吸引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分别有65%及77%的患者将了解起搏并发症及家庭防护列为需要了解,普及起搏并发症的家庭防护措施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术后患者对起搏不习惯

  • 标签: 家庭防护 并发症家庭 心脏起搏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起搏术后囊袋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到2008年1月305例心脏起搏患者的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囊袋感染3例,发生率是0.98%,均为老年女性,2例感染发生在起搏术后2年。结论老年、女性、起搏囊袋过浅、部位不合理、重复囊袋操作是本组患者囊袋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囊袋感染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8月接收的需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的患者34例,全面观察患者植入完心脏起搏后的临床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3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心房颤动的发作次数得到了明显的减少,一些患者在治疗后的LVEF值显著提高。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结论在临床上应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动过缓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且通过长期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而高效。

  • 标签: 永久性 人工心脏起搏器 心房颤动 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6例患者行胶囊内镜对起搏功能和起搏对胶囊内镜图像是否存在干扰。护理重点是对6例起搏置入患者重视采用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变化的观察和严密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术前、术中、术后护理。6例患者行胶囊内镜对心脏起搏功能和起搏对胶囊内镜图像存在无干扰。心脏起搏患者可以行胶囊内镜检查。

  • 标签: 胶囊内镜 起搏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埋藏式心脏起搏安置术后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60例埋藏式心脏起搏患者在我院住院治疗从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被选定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分为两个组别,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根据两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埋藏心脏起搏安置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手段,效果明显得到改善,增强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及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起搏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延伸护理 。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起搏植入术后出院患者88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延伸护理服务,经过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情况、焦虑和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情感指数评分、健康指数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分别有65%及77%的患者将了解起搏并发症及家庭防护列为需要了解,普及起搏并发症的家庭防护措施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术后患者对起搏不习惯

  • 标签: 家庭防护 并发症家庭 心脏起搏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植入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239例永久性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均康复出院。结论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植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永久心脏起搏植入术后并发症分析。方法分析350例永久心脏起搏植入术后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发生起搏相关的并发症有囊袋血肿8例,囊袋反复破溃感染1例,电极导线脱位3例,起搏综合征3例,心脏穿孔1例,导线断裂1例,感知功能障碍5例,起搏功能障碍4例。结论充分认识植入起搏的相关并发症,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随访,进行起搏植入后知识健康教育,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力加压型桡动脉止血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文选择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我院92例经桡动脉路径行心脏介入术患者,其中止血组46例应用弹力加压型桡动脉止血器用于压迫止血;对照组46例应用普通的纱布及绷带止血。将两种方法的操作流程,患者舒适度,手部、前臂肿胀、麻木、青紫情况作比较。结果比较弹力加压型止血组与传统方法,前者耗时较少,简单方便,舒适程度优于传统方法(P<0.05),手部肿胀、麻木、青紫等现象明显少于传统纱布绷带组(P<0.05)。结论心脏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弹力加压止血安全舒适,操作方便,并发症少。

  • 标签: 桡动脉止血器 心脏介入术 应用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置入术后发生囊袋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置入术后患者囊袋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护理。结果2例囊袋皮肤干性坏死,给予囊袋清创术和重新置入起搏。4例囊袋红肿胀痛感,给予抽吸积血,注入抗生素冲洗。结论注重永久起搏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挥起搏的最佳功效。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囊袋感染 护理
  • 简介:分别有65%及77%的患者将了解起搏并发症及家庭防护列为需要了解,普及起搏并发症的家庭防护措施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术后患者对起搏不习惯

  • 标签: 家庭防护 并发症家庭 心脏起搏器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在永久心脏起搏安置术中的应用。方法:199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者,共903例。将安置了临时起搏的77例设为观察组,未安置临时起搏的82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所花费的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异丙肾上腺素使用比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术中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比例、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或严重依赖起搏患者,安置临时起搏能增加永久性起搏植入手术安全,有效防止术中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心脏 起搏器 临时起搏 永久性起搏 阿斯综合征
  • 简介:分别有65%及77%的患者将了解起搏并发症及家庭防护列为需要了解,普及起搏并发症的家庭防护措施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术后患者对起搏不习惯

  • 标签: 家庭防护 并发症家庭 心脏起搏器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