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脏性猝死(SCD)愈发成为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植入型心律转复(ICD)是目前预防SCD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临床应用的ICD分为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TV-ICD)和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S-ICD),无论器械本身还是相关临床研究近年都得到了长足进展。ICD对SCD的预防包括二级和一级预防,符合SCD一级预防或1.5级预防的人群远多于二级预防,且相关临床研究及获益证据也更加充分。针对术后参数设置的多个临床试验对ICD诊断和治疗参数个体化调整提供了普适性的原则。本共识将ICD适应证按SC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以及不同疾病(如缺血性和非缺血性等)分别进行了阐述。针对ICD不同类型(单腔、双腔、三腔及S-ICD)的选择及阈值测试分别进行了推荐。ICD术后随访至关重要,依据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心动过缓起搏参数、心动过速诊断和治疗参数设置的共识。此外,对ICD植入注意事项及系统故障处理原则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 标签: 除颤器,植入型 临床应用 指南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远程随访在植入型心律转复(ICD)/心脏再同步治疗(CRT-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具备CareLink远程随访设备的ICD和CRT-D患者,按规定时间点进行诊室随访或远程随访,异常临床事件随时传输。按事件严重程度分为红色事件、黄色事件、白色事件。分析远程随访对事件监测和判定干预疗效的能力。在远程随访发现异常事件并进行临床干预后的3个月内,通过观察异常事件的分级变化来判定临床干预的有效性。结果165例患者随访(779.2±421.2) d,892次数据传输中红色、黄色、白色事件和无事件比例分别为6.6%、14.8%、49.7%、28.9%。远程随访较常规诊室随访提前发现临床事件69(28~132) d。通过远程指导(86.4%,548/634)及提前诊室随访(13.6%,86/634),事件干预的总体有效率高达97.8%(620/634),避免91.5%(54/59)红色事件以及93.2%(123/132)黄色事件再次发生。结论在ICD/CRT-D术后患者中,应用远程随访可以安全有效处理临床事件,减少非必要诊室随访。

  • 标签: 随访研究 远程随访 诊室随访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
  • 作者: 茹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7-13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11期
  • 机构:空军第九八六医院 710054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心脏介入术中电风暴使用电极片的效果和预防护理方法。方法:对202名心脏介入术中使用电极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资料开展研究。结果:202名患者中,有15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室颤,皆于三十秒之内采取电措施,电后能够恢复窦性心律,一名患者呼吸停止,为其插上呼吸机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53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早搏和短阵室速,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结论:在心脏介入术中使用电极片,能够缩短救治时间,提升成功率。

  • 标签: 除颤电极片,心脏介入术,电风暴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心脏介入术中电风暴使用电极片的效果和预防护理方法。方法:对202名心脏介入术中使用电极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资料开展研究。结果:202名患者中,有15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室颤,皆于三十秒之内采取电措施,电后能够恢复窦性心律,一名患者呼吸停止,为其插上呼吸机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53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早搏和短阵室速,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结论:在心脏介入术中使用电极片,能够缩短救治时间,提升成功率。

  • 标签: 除颤电极片,心脏介入术,电风暴抢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针对分析仪校准装置研制中的脉冲能量检测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能量检测模块的硬件设计方案,详述了分析仪校准装置的系统组成和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滤波电路、电压保护电路的功能特点及硬件构成。

  • 标签: 电压电流检测 信号调理 滤波 电压保护
  • 简介:摘要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反复心悸、晕厥"就诊,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导管消融后形成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再次出现心悸,拟植入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S-ICD),但体表心电图筛查不通过,改植入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因此,导管消融可能导致QRS-T波形态改变,从而影响S-ICD体表心电图筛查结果。

  • 标签: 除颤器,植入型 全皮下 筛查
  • 作者: 张坤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7-13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17期
  • 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300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诊心室电风暴患者体外起搏 、复律 、中使用电极片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16名电复律中使用广东百生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电极片OBS-DE/P电极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资料开展研究。结果:216名患者中,有18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室颤,立马在三十秒之内实施电复律措施,电复律后能够恢复窦性心律,但有一名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该患者插上呼吸机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有64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早搏与短阵室速的情况,这种情况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结论:在急诊心室电风暴患者电复律中使用电极片,能够极大的缩短救治时间,成功率大大提高。

  • 标签: 除颤电极片,电复律,电风暴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身麻醉和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在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S-ICD)围术期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入选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植入S-ICD的54例患者,将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身麻醉组(n=16)及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组(n=38)。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疼痛评分(NRS)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全身麻醉组与肋间神经阻滞组相比,手术时间[(69.75±17.57)min对(47.76±11.81)min]、术后住院时间[(4.13±2.28)d对(2.55±1.33)d]更长,术后6~48 h的NRS评分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全身麻醉方式,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减轻围术期疼痛,在植入S-ICD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除颤器,植入型 麻醉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植入型心律转复(ICD)家庭监测所传输的数据及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ICD一级预防首次恰当治疗及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家庭监测功能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研究的部分数据。从2009年2月到2014年12月植入ICD(德国百多力公司)的79家医院的患者中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305例患者。将ICD植入后的第30~60天作为观察窗口期,计算30 d患者活动度均值(average of 30-day patient activity,APA)及30 d平均静息心率均值(average of 30-day mean rest heart rate,AMRHR)。主要终点事件为首次ICD恰当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VA),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事件。结果随访(44.9±24.9)个月,共发生117例(38.4%,117/305)ICD首次恰当治疗事件及55例(18.0%,55/305)全因死亡事件。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MRHR是心功能(NYHA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外ICD首次发放恰当治疗VA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功能、APA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对年龄、LVEDD、LVEF、APA、AMRHR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作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APA对全因死亡的预测效果最好(AUC=0.703)。结论AMRHR和APA是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首次恰当治疗或全因死亡的较好的预测因素,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SCD一级预防高危患者的危险分层。

  • 标签: 除颤器,植入型 一级预防 家庭监测 室性心律失常 全因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诊抢救治疗中采用急诊护理流程联合体外自动仪,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一组(采用体外自动仪)和二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联合体外自动仪)。结果:(1)一组和二组救治成功率和院内生存率对照中,一组为91.66%,87.50%,二组为95.83%、93.75%,(x2=1.454,p=0.139),两组无差异。(2)一组和二组救治时间对照中,二组明显优于一组,(x2=8.871,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在急诊抢救中采用急诊护理流程联合体外自动仪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急诊抢救 急诊护理流程 体外自动除颤仪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快速循环刻意练习在麻醉科住院医师电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19年8月,选择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参加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4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名学员,在教师指导下限时模拟练习电技能。试验组学员采用快速循环刻意练习,对照组学员采用刻意练习,练习结束时及培训结束1年后分别检测两组学员电技能操作,并对两组学员进行培训满意度和独立操作电信心的问卷调查。采用非参数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学员培训后电技能即刻变化量高于对照组学员[42.0(31.5,46.8)分比23.0(16.8,38.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学员培训1年后复测电技能评分与对照组学员比较[62.0(59.0,65.0)分比62.5(59.0,64.0)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独立完成操作的信心与对照组学员比较[80.0(61.0,97.5)分比80.0(66.5,92.5)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对培训方法和培训时间安排表示满意的人数均相同,分别为17人和16人。结论快速循环刻意练习有助于提高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后的即刻电技能成绩,学员对快速循环刻意练习与刻意练习的培训体验相当。

  • 标签: 模拟教学 麻醉科住院医师 快速循环刻意练习 电除颤 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优化护理联合使用心电仪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护理联合使用心电仪,观察组给予急诊优化护理联合使用心电仪,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急救处理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在救治成功率和生存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论是分诊评估时间、还是急救时间、以至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20%(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给予急诊优化护理联合心电仪干预,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抢救时间、提高了生存率、减少了并发症。

  • 标签: 心电除颤仪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优化护理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作动设计参数对于民用飞机制动操纵控制面板的振技术特性设计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民用飞机详细初步设计工作阶段,作制动参数将直接影响到初步设计阶段相关振专业领域如客机飞控、结构等振专业的整体设计。本文通过介绍振的概念和振的研究,来探究作动参数对飞机操纵面振特性影响。

  • 标签: 作动器参数 颤振 操纵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汤宝鹏 张澍 黄德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21
  • 出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起搏电生理科 新疆心电生理与心脏重塑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4,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本文评述了无导线起搏在治疗心动过缓的研发历史及思路、适应证探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研发 适应证 问题 未来
  • 简介:摘 要::介绍Honeywell TPS3000系统CL程序时序控制使用和针对脱硫装置冲洗改造组态过程,子程序使用技巧。

  • 标签: Honeywell TPS3000 CL程序
  • 简介:摘要:应用于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中,具有对烟气中夹带的浆液滴、雾粒进行捕集的功能。针对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堵塞故障,分析了堵塞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堵塞的建议。

  • 标签: 湿法脱硫 除雾器 堵塞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