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正式创刊于1979年9月,至1999年满20周年。1999年4月23—25日,“庆祝《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20周年:语言及应用语言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50余人,其中包括来自日本、新加坡、香港的学者。收到论文37篇。研...

  • 标签: 教学与研究 应用语言学 创刊20周年 社会语言学 学术研讨会 民族语言
  • 简介:<正>杨树达先生(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晚年又号耐林翁,湖南湘潭人。他7岁时从其父杨孝秩(字翰仙)读书,得熟读《尔雅》、《广雅》、《史通》、《资治通鉴》、《汉书》等,受到很好的有关经史的培育。13岁考入时务学堂。时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以《孟子》、《春秋公羊传》为教本,

  • 标签: 杨树达 《史通》 语言文字学家 时务学堂 《春秋公羊传》 《广雅》
  • 简介:站在21世纪的平台上,回溯过去的20世纪,可以说语言的发展是飞跃式的,是革命性的,因为语言的变化带动了整个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变革,影响到哲学、逻辑学和一系列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从语言史料学的角度看,在20世纪的语言发展变化中,俄罗斯语言的贡献和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 标签: 20世纪 语言学 俄罗斯 人文社会科学 解读 21世纪
  • 简介: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应用语言最初的定义及之后的拓展,首先从应用语言诞生之初将其定义为语言教学研究的学科开始,然后到80年代应用语言研究范围的延伸及其定义的复杂化、宽泛化,之后阐述了因应用语言研究范围的拓宽而导致的定义困难,最后论述了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的核心内容,不可因其定义的广化就割裂语言教学和应用语言关系。

  • 标签: 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学 定义拓展
  • 简介:《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品的突出之处就是其表现出来的独特语言风格。海明威以'硬汉'著称,其写作的语言风格也随之形成了简洁凝练的'冰山'风格。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海明威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内涵,同时用反复和多变的语言把硬汉的柔情和悲凉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 标签: 老人与海语言 视角老人与海 认知语言学
  • 简介:摘要: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在当今时代,存在着上千种语言,还有一些不被人们认可的以及正在衰亡的。在人们的认知中,语言可能只是用来交流,可抛开语言已有的定义,语言是什么,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人们从语言中了解到了什么。对于语言的研究,人们从来没有停下脚步,无论是世界上的哪个语言,它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或缺的,而各种语言的差异是人们需要探索的。

  • 标签: 语言 文化 差异 发展
  • 简介:语言接触通常出现在多族群混居的地区.语言接触可以引发不同类型的语言演变现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除朝鲜族以外,还居住着汉族、回族、满族等二十多个民族.在国家推广普通话的语言政策以及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加上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在过去几十年中,朝鲜族的语言使用方面出现了双语接触背景下的语言借用、混用以及转用等语言演变现象.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韩建交,使朝鲜语受到了韩国语的影响.在朝汉、朝韩语言接触的影响下,朝鲜语的语言演变呈现出多样性.语言演变对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制定语言政策及规划等提出了挑战和现实的思考.

  • 标签: 语言接触 语言演变 借用 混用 转用
  • 简介:统计语言是应用统计数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现象的语言科,研究领域广泛,学界常常运用统计语言,通过分析语言单位的出现频率及作家的用词频率、词长分布和句长分布,确定作家的写作风格。通过“判定《静静的顿河》作者”“证明《红楼梦》是否出自一人之手”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统计语言的研究方法在进入文学研究领域后,取得了非常好的实用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各类词汇等可控变量,还有其他潜在因素导致统计语言的结论有时并非绝对精准。通过进行多方面、深层次地原因分析和推断,我们发现,要得到准确的研究结果,必须做好研究的前期准备,要选择具有相似语言环境的语料,要注意避开文学语言的形象思维影响,不能滥用统计语言研究方法,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各种变量,以科学的思想指导研究。

  • 标签: 统计语言学 语言风格研究 实际应用
  • 简介:本文所要考察的是“语言转向”后中国当代小说叙述语言变异。考察对象以20世纪80~90年代同类理论研究和小说文本语言特征为主——这一时间跨度是“语言转向”背景下小说叙述语言变异从理论研究到文本实验的成果集中显示期。本文认为:观念层面的小说语言变异是根本性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落实为小说叙述语言变异,具体表现为小说叙述风格变异(冷叙述)、

  • 标签: “语言学转向” 语言变异 小说叙述 中国当代 文本实验 时间跨度
  • 简介: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语言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形势,逐渐影响着大众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本文从生态学视域出发,全面解析网络语言生态系统,探究了其对语言生态及当代汉语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正确对待与认知网络语言、严格规范和管理网络语言、保障语言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等方面提出了网络语言生态系统的发展路径,旨在能够进一步促进语言生态的健康稳定发展。

  • 标签: 生态语言学 网络语言 解析 发展路径
  • 简介:儿童语言是近年在对幼儿语言发展和语言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幼儿语言教育是以言语教育为手段,以一日活动为途经,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本文从儿童语言理念对幼儿语言教学的影响和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入手,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探讨引导教师帮助幼儿积累词汇、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听说能力及交往技能。

  • 标签: 儿童语言学 幼儿语言教学
  • 简介: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语言会议(ICSTI,40)拟于2007年9月26日至2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召开。会议由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主办,现面向国内外汉语和汉藏语学界征集会议论文提要。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1)古今汉语(包括方言)的实证研究;(2)汉藏语言的历史、现状或比较研究;(3)汉藏语言的类型学研究;(4)汉藏语言与周边东亚语言接触或对比的研究;(5)汉藏语研究的历史回顾和未来展望。

  • 标签: 会议征稿 国际汉藏 征稿通知
  • 简介:网络语言是规范语言的网络变体,具有"新奇时尚、生动幽默,经济简洁、更迭迅速,杂糅修辞、隐秘晦涩,直白浅显、随意粗俗"等特点。随着青少年学生上网机会的增多,网络语言已经走出网络,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另一种"语言交际工具",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分析甄别网络语言的利弊,自觉抵制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学好、用好规范语言十分必要。

  • 标签: 网络语言 青少年学生 语言学习
  • 简介:美学语言是美学和语言的交叉学科,它意在研究言语中的美。广告语言是现代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刺激消费的实用价值,又不乏引人注目的审美价值。本文以美学语言这一新兴角度审视广告语言中的美学价值,窥视广告语言与民族文化观念之间的联系。

  • 标签: 广告语言 美学语言学 言语求美律 民族文化
  • 简介:摘要:合作语言习法(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LL)是合作学习法(collaborative learning, 简称CL)的一部分,合作学习法指在课堂上最大化利用结对子和小组的合作活动。Olsen和Kagan将合作学习法定义为: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学习活动,学习者通过有组织的信息来交流学习。每一个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积极帮助他人学习。在语言教学方面,合作语言习法被广泛运用于语言艺术课程、双语课程、第二语言和外语课堂中,并被证实有效。在第二语言课堂上,不同母语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更多机会练习不同的语言技能。合作语言习法还能让双语学生有效利用母语和目标语资源。由于合作语言习法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小组活动,学生更容易将语言和内容相结合。除了语言技能的提高,学生还能学习到社交技能,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合作语言习法随着不断发展已经形成独立的体系,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

  • 标签: 合作语言学习法 学习环境 语言教学
  • 简介:中国语言院是伊犁师范学院最具专业特色、最具地域文化代表性的院系之一,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语言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已有6O年的办学历史。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伊犁师范学院预科部。1997年在原预科部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中国语言系。2006年12月,学校成立了国际交流学院,由中国语言系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2007年5月,中国语言系更名为中国语言院。2007年3月,正式开展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

  • 标签: 师范学院 国际交流 语言 中国 教学工作 专业特色
  • 简介:从比较语言的研究来看,职业起源于社会分工并附载阶级对立和脑体对立的内涵.职业是群体性的事业,需要共同的职业规范作为保护壁垒,职业的目的是作为谋生的手段和获得经济回报,职业的方式可以是体力劳动,也可以是脑力劳动,职业所规定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各种职业之间相互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而职业内部则具有一致性和重复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职业的类型会越来越多,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 标签: 职业 职业教育 比较语言学
  • 简介:语言名词》中的定义呈现出两种类型:独立定义型和比较定义型。与一般学科名词相比,《语言名词》中的定义具有时代性和相对性,且多使用“参见”法。

  • 标签: 术语 定义 类型 特点
  • 简介:<正>《辞书研究》发起讨论辞书学的学科地位问题,以便于在这个问题上早已存在的不同意见都能深入地展开阐述,并且通过争论,明辨是非,求得真理。这是十分有益的。我以为,讨论这个问题,既要涉及到它的各个方面,更要紧紧地抓住它的核心、焦点:辞书学是否已经从语言中分化出来?在历史上,辞书学(严格地说,只是词典学;更严格地说,只是语文词典学)曾经包容在语言之内,这一点大家的认识没有分歧。分歧只是在于怎么认识辞书学与语言关系的现状。

  • 标签: 语言学理论 辞书学 语文词典 研究对象 辞书研究 辞书编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