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了解患者血糖及眼底病变分期,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中指导患者头位及眼位的配合,术后根据医嘱用药,饮食清淡,观察患眼的反应。结果治疗239例(420眼),其中75%(315眼)均取得满意疗效,无视网膜出血。25%(105眼)因黄斑水肿视力有所下降。结论通过对患者术前、中、术后的相关护理,让患者无恐惧心理,有效配合治疗,可以降低风险,有效提高光凝的成功率。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视网膜脱离眼植入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呈现的特征。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择北京华尔医院2017年11月至2021年3月植入FCVB的严重视网膜脱离患者10例(10眼)。通过OCT进行术前,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眼底检查,比较术前、术后OCT眼底检查结果,分析植入FCVB后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眼底照片显示,植入FCVB的10眼中9眼能清晰看到眼底情况,1眼因角膜轻度混浊致眼底欠清晰。术后OCT检查发现,在10眼中视网膜前均约有200 μm厚度的高反射光学条带,其中9眼黄斑中央凹结构正常,视网膜均基本复位,1眼未发现视网膜信号,同时发现FCVB囊膜与视网膜之间有较小的间隙,与视网膜贴伏良好。结论:FCVB植入后,OCT示视网膜前有特征性的高反射光学条带,与玻璃体腔和视网膜有明显区别,同时可以观察到视网膜的复位情况。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手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给予术后整体护理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研究人群取 2019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88 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为了公平起见,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为 44 例,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最终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经过整体护理观察实验发现,给予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整体护理效果显著,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给予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整体护理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眼部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 整体护理 视网膜脱离
  • 作者: 魏文斌 周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08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工信部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实验室 100730
  • 简介:摘要巩膜扣带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手术方式,是视网膜外科医生的基本功。作为一种经典的治疗方式,认识并理解巩膜扣带手术的精要和内涵,熟练掌握并应用,提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采用最小量的手术组合,在达到视网膜解剖复位的同时尽可能恢复视功能,是视网膜外科医生应该追求的境界。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述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下积液(SMF)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23G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治疗的RRD患者103例103眼,其中男55例55眼,女48例48眼;年龄17~77岁,平均(48.65±15.80)岁。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黄斑部形态,并根据术后1个月O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SMF组和无SMF组。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眼轴长度、术前视网膜脱离范围(是否累及黄斑)、是否由下方视网膜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放液方式及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并根据患者意愿分别对3眼进行FFA检查,对2眼进行微视野检查。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RD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SM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经眼底检查及眼部超声检查均提示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103眼中11眼发生SMF,发生率为10.7%。微视野检查结果显示,2例SMF患者术后3个月视功能较术后1个月均有下降。SMF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BCVA较术后无SMF者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RRD累及黄斑区、下方视网膜裂孔引起的RRD是术后SMF发生的危险因素(OR=6.401,P=0.041;OR=19.819,P=0.005),年龄增长、中造放液孔释放视网膜下液是SMF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39,P=0.016;OR=0.123;P=0.040)。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治疗RRD,术前视网膜脱离波及黄斑区及由下方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是术后SMF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增长、中通过放液孔放液可能会减少术后SMF的发生。玻璃体切割术后SMF可能影响患者视力的恢复。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下液 视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发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玻璃体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20只眼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体积血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发现单独马蹄形裂孔13例,单独圆孔者3例,巨大裂孔者2例,马蹄形裂孔合并圆孔者2例。单独马蹄形裂孔均可见有桥状视网膜血管或者撕脱的血管,单独圆孔者均位于赤道部以后,裂孔周边可见明显断裂的血管。患者20例眼手术后均解剖复位。A组10例,术后视力0.1~0.3者2例,0.3~0.5者5例,>0.5者3例;B组5例,术后视力0.1~0.3者2例,0.3~0.5者2例,>0.5者1例;C组5例,术后视力0.3~0.5者1例,无>0.5者,0.1~0.3者2例,<0.1者2例。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诊断明确后早期手术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视力。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舒适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应用前后段联合手术及硅油填充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40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术后随访,观察组20例患者视网膜复位成功19例,占95%,对照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成功14例,占70%;观察组并发症2例,对照组并发症7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前后段联合手术后增加硅油填充可以有效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而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度近视 黄斑孔 视网膜脱离 前后段联合手术 硅油填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7月-2008年7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22例伴有玻璃体积血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术后网膜均复位,术后2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最佳视力0.05~0.1者4例(18.2%),0.12~0.5者10例(45.5%),大于0.5者8例(33.3%)。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及时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减轻PVR,完全清除眼内积血,封闭所有视网膜裂孔,复位视网膜,尽早恢复患者的视功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光凝和冷凝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术后黄斑区对比。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行孔源性视网膜显微外路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5例。A组采用显微镜下行巩膜环扎+外垫压+放液+巩膜外冷凝治疗,B组采用巩膜环扎+外垫压+放液,术后7d内行激光封闭裂孔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短期疼痛情况、黄斑区病变。结果:B组术后2d、术后5d的VAS评分低于A组,B组术后黄斑区病变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治疗中使用术后光凝治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减少术后对黄斑区的影响。

  • 标签: 巩膜外冷凝术 光凝术 孔源性视网膜显微外路术 黄斑区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74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主要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后实施循证护理。观察指标:负面情绪及术后不良事件。结果:术后1d两组负面情绪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周、术后2周、出院前1d负面情绪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实施循证护理不仅可防范不良事件,且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

  • 标签: 手术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常规护理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治疗,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估患者术后3d的自我感受负担,并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统计相关基线资料,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的SPBS评分,分析该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术后SPBS评分为(31.51±3.15)分,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度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焦虑抑郁情绪、术后治疗体位的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的SP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有焦虑抑郁情绪、俯卧位是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自我感受负担较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自我感受负担较高与患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有焦虑抑郁情绪、术后治疗体位为俯卧位等因素有关。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自我感受负担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催眠音乐疗法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眼部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PR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催眠音乐疗法。观察两组患者进行PRP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疼痛护理的满意度状况(疼痛护理满意度量表)、焦虑(SAS)及抑郁(SDS)状态。结果干预组进行PRP后视网膜4个象限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催眠音乐疗法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PRP中的疼痛程度,降低其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疼痛 催眠音乐 焦虑 抑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筛选230例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116)受试者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观察组(n=114)行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通过视功能评价、影像学检查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和血明目片疗法治疗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果:观察组视功能、视力行数以及视野缺损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32 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00例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予以532 nm PRP治疗,研究组予以532 nm 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微循环、黄斑厚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CVA、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CRA-EDV)、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CRA-PSV)、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CRA-RI)、睫状后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PCA-EDV)、睫状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CA-PSV)、睫状后动脉阻力指数(PCA-RI)、黄斑厚度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BCVA、CRA-EDV、CRA-PSV、PCA-EDV、PCA-PSV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RA-RI、PCA-RI、黄斑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BCVA、眼底微循环、黄斑厚度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532 nm 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BCVA、眼底微循环、黄斑厚度改善效果。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32 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 羟苯磺酸钙 眼底微循环 黄斑厚度
  • 简介:摘要视网膜缺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abetic retinopathy, DR)的表现之一,临床上常以视网膜无灌注区(retinal nonperfusion, RNP)范围和面积反映视网膜缺血的严重程度。RNP的发生发展与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高表达紧密相关。研究表明,VEGF可诱导内皮细胞肥大、白细胞募集和聚集,阻塞血管腔形成RNP,而抗VEGF治疗可有效减轻或逆转这一病理过程。然而,临床研究数据分析表明,抗VEGF治疗可减轻RNP,但不能完全阻止RNP的进展;采用OCTA研究抗VEGF治疗对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ntraretinal microvascular abnormalities,IRMA)及邻近视网膜灌注情况影响结果表明,抗VEGF治疗总体上有助于改善视网膜灌注,但抗VEGF治疗对IRMA及其周围RNP的影响也呈现差异化表现:抗VEGF治疗的结果可能是RNP通过再灌注而减轻,也可能是稳定,还有可能会出现RNP扩大。进一步研究抗VEGF治疗后RNP扩大的机制对于彻底阻止甚至逆转DR的视网膜缺血和RNP有重要意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4)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缺血 抗VEGF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的临床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病患者60例(61眼)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119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60例(61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呈现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特征,该特征代替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临床特征,临床表现主要是视网膜出血,视网膜的形状主要是火焰状,视网膜眼底的分布范围主要是各个血管,视网膜出血数量是比较大的,在119例(121眼)患者当中,有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9例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的发病率为2.52%。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是比较常见的,会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各个阶段,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的特征,而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合并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眼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K1(周期素依赖激酶1)在Rd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取14、21、28d的Rd小鼠眼球(实验组)、B6小鼠眼球(对照组)眼球进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学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K1在不同日龄小鼠视网膜上的表达。结果CDK1在Rd与B6小鼠视网膜的内核层细胞中表达,且随着发育阶段的增加表达量下降。与正常B6小鼠比较,CDK1在Rd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结论Rd小鼠视网膜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仅局限于视神经节细胞,而内外核层细胞减少并消失,细胞G2-M期的调控因子CDK1不直接参与Rd小鼠视网膜的发育调控,提示Rd小鼠视网膜细胞退化很可能发生在G1-S期,而不是G2-M期。

  • 标签: 视网膜色素变性 细胞周期 CD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