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刘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达州爱瑞眼科医院刘毅视网膜脱离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出了多种视网膜脱离治疗方法,为视网膜脱离疾病治疗提供了依据。本文对视网膜脱离疾病进行简要介绍,提出视网膜脱离有哪些症状,阐述治疗方法,并介绍视网膜脱离预防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巩膜扣带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50例患者,每位患者均为单眼发病,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50例患者中有 46例患者经过 1次手术完成视网膜复位; 50例患者中 45例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占 90%;有 5例患者未得到视力改善,占 10%。 50例患者术后出现眼压升高患者有 6例,占 12%;采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患者眼压均降至正常水平;患者术后出现 7例玻璃体浑浊,占 14%;患者均为轻度,未经处理患者逐步得到好转。结论:采用巩膜扣带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并发数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巩膜扣带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简介: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前部玻璃体的牵拉是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前者3眼术后再次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后改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14例14眼的患者背景、中所见及术后观察

  • 标签: 原因分析 固定术视网膜 房型晶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116例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并对患者在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在治疗后的3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P<0.05)。结论激光光凝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并且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试验将我院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1月间收治的 64例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该 64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 32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巩膜扣袋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视网膜一次性复位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最终复位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视网膜眼轴长度、屈光度以及角膜散光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临床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显著,复位率较高,对患者视网膜眼轴长度、屈光度以及角膜散光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巩膜扣袋术 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简介: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光感受器细胞损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视力。以往认为光感受器细胞最常见的损害方式是坏死和凋亡,而坏死性凋亡作为可调控的细胞死亡形式,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自噬是促进细胞生存的重要代谢机制,在一定程度可以抑制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但是目前研究细胞自噬和细胞坏死性凋亡的文章甚少,其中的作用机制也尚未明确。本文就坏死性凋亡和自噬在视网膜脱离中的机制和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坏死性凋亡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俯卧位、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促进眼科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7年5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总计92例。采取随机法分组(试验1、2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眼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遵医嘱维持特殊体位情况以及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试验2组患者俯卧位遵医嘱率明显高于试验1组,24h、72hSAS与SDS评分均低于试验1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体位等方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特殊体位遵医嘱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从而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预后。

  • 标签: 护理干预 视网膜脱离术 体位干预 负性情绪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镜下最小量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75例,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分别进行常规手术和显微镜下最小量外路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方式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视力矫正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巩膜缝穿、黄斑前膜等并发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显微镜下最小量外路手术可提升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显微镜 最小量外路手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简介:摘要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护理中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包括给予整洁,干净、卫生、空气清新的病房,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与不同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给予患者心理、身体、以及各方面的护理干预,取得护理的最佳效果。

  • 标签: 舒适护理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脱离 手术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retinopathy,OIR)中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neovascularization,RNV)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PEDF对缺血缺氧性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取7日龄C57BL/6J新生小鼠160只,将120只7日龄小鼠与哺乳母鼠共同置于氧浓度为(75±2)%的氧环境内饲养5d,然后返回正常氧环境中饲养5d,建立OIR模型;40只小鼠始终置于正常氧环境饲养。分别于12日龄和14日龄给予PEDF药物治疗组小鼠右眼玻璃体腔注射PEDF(2μg/μL)各1μL,给予PBS治疗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右眼玻璃体腔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saline,PBS)。所有小鼠于17日龄麻醉处死后取视网膜,采用视网膜铺片和Lectin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病理性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Western-blot检测PEDF和MCP-1蛋白在各组小鼠视网膜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PEDF和MCP-1mRNA的表达。结果:视网膜铺片和Lectin染色结果显示OIR模型组RNV面积较正常组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PEDF药物治疗组RNV面积较PBS治疗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Western-blot和RTPCR结果显示,OIR模型组MCP-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OIR模型组PEDF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1);PEDF药物治疗组MCP-1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较PBS治疗对照组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PEDF药物治疗组MCP-1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EDF能够抑制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同时下调MCP-1在OIR小鼠视网膜的表达,后者可能是其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发挥视网膜保护作用的机制之

  • 标签: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视网膜新生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各类眼底病治疗中视网膜激光光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各类眼底病患者共88例,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经治疗后,治疗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各类眼底病治疗中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临床疗效显著,且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眼底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未行上述联合治疗)与实验组(32例行上述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术后1个月总有效率(96.88%)以及视网膜中心凹厚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效果。

  • 标签: 康柏西普 全视网膜光凝 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激光光凝与中药治疗联合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7年1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共11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采用激光技术治疗的对照组以及采用激光技术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的实验组,记录并比较组间患者治疗干预后视力的改善情况以及包括微血管瘤、渗出等指标在内的眼底症状治疗前后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差异化干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眼部的相关症状改善更明显,差异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将激光光凝与中药联合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利于患者的眼部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是一种安全可靠,价值卓越的临床干预治疗方案。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药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的远达性外伤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诊断方式、治疗方案以及相关体会。方法:选取本院 2019年期间眼科收治 13例确诊为远达性外伤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相关基线资料为此次研究数据来源,对纳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时掌握患者具体情况,先对头颅、胸腹、四肢等存在伤势的患者进行处理;对需要接受急诊手术治疗患者尽可能短时间内安排手术,如合并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情况的患者进行纠正处理,服用各种维生素;及时处理后极部视网膜水肿情况严重的患者,控制或者避免眼底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除此之外,其中 6例在确诊后立即应用扩血管药物患者设为 A组,另 7例确诊病情后间隔 36小时再应用扩血管药物设为 B组。结果:本次纳入研究患者中预后情况较好占据比例 71.7%, A组患者临床预后较好占据比例 60%, B组患者占据比例 83.3%,组间所得数据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 P<0.05。结论:对远达性外伤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及时诊断,准确地掌握病情并采取对应治疗手段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基础,合理选择扩血管药物的时机对保障患者预后有直接影响。

  • 标签:
  • 简介: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行系统评价判断其疗效。方法:检索自1990年—2017年12月期间国内发表的有关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DR的临床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行Meta分析,上述过程由两名研究者独自完成,如遇分歧,可进行讨论或寻求第三方协助解决。结果:最终8篇文献纳入,共62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15例,对照组313例。Meta分析显示予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DR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Chi2=4.40,df=7(P=0.73),I~2=0,OddsRatio(OR)=3.71,95%CI[2.43,5.67],Z=6.08,P<0.00001],1篇文献报道在其治疗期间未有副作用发生,其余文献未提及其不良反应。结论: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DR安全有效,但该次纳入文献量以及研究数量偏少且质量不高,还需更多高质量临床RCT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 标签: 针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常见疾病包括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这些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研究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引起的眼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向。雷珠单抗,一种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所有活性形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减少血管渗透性。

  • 标签: 雷珠单抗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脉络膜新生血管 视网膜静脉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护理干预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的 探讨 。 方法: 将 201 5 年 1 2 月一 201 8 年 1 2 月在我院 儿科进行 视网膜病变眼底筛查中 确诊 ROP 且实施了 ROP 激光光凝治疗 满足本次研究对象要求的 早产儿 中随机选取 6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 30 例,实施常规 ROP 激光光凝 后围手术期的护理 )和观察组( 30 例,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加上综合护理),对两组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对照的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的要高,所以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中 ,常规护理加上综合护理在患儿的围手术期中所起到的护理效果明显,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家长对于术后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早产儿 ROP 激光光凝术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