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主要是指受精卵在既往剖宫产瘢痕位置着床的一种罕见异位妊娠情况,可造成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甚至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属于剖宫产远期严重的并发症类型。CSP病情复杂,目前临床方面并未研究出针对性的高效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医学难题。本文旨在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型与手术治疗方式,以此期望为以后临床治疗CSP提供参考。

  • 标签: 临床分型 剖宫产瘢痕妊娠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二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藏毛窦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7 年1月 - 2019年7月收治藏毛窦病例4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切口开放组 22例,切口缝合组 20例。比较两种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切口缝合组治疗效果和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缝合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开放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藏毛窦中应用手术切除一期缝合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愈合快。而手术切除伤口开放则手术时间短,但愈合速度慢,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术式。

  • 标签: 藏毛窦 手术治疗 效果比较
  • 简介: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的优势。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入住本院小儿外科并实施手术治疗的26例肺隔离症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胸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胸腔镜手术组(118.36±7.61)min,传统开胸手术组(119.60±7.1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P=0.674)。平均术中出血量:胸腔镜手术组(2.18±0.40)mL,开胸手术组(4.47±0.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5,P=0.000)。胸腔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胸腔镜手术组(3.54±0.69)d,开胸手术组(6.67±0.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64,P=0.0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胸腔镜手术组(7.54±0.82)d,开胸手术组(8.80±0.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01)。术后并发症:胸腔镜手术组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开胸手术组6例,其中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4例失访以外,其余22例随访1~2年,其中2例发生肺炎,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支气管肺隔离症 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不同手术方式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手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高位肛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取低位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排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明显,更利于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微创手术 高位肛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9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三组,每组32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Ⅰ组CT介导下脑室外引流术,予以Ⅱ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予以Ⅲ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Ⅰ组、Ⅱ组和Ⅲ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情况比较(P<0.05);Ⅰ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Ⅱ组和Ⅲ三组(P<0.05)。结论采用CT介导下脑室外引流术,或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既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缩短住院施加,促进患者病症恢复。

  • 标签: 手术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肛肠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进行术前麻醉,对照组患者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术前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为100%,而对照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为86%,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平均为(64.12±17.11)S,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平均为(282.22±47.11)S,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更加理想,更加适用于临床肛肠手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肛肠手术 麻醉方式 麻醉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3种角膜移植手术方式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08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的角膜移植手术51例(52只眼),其中穿透性角膜移植术32例(32只眼)、板层角膜移植术7例(7只眼)、深板层角膜移植术12例(13只眼),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术后随访平均(24.3±2.5)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平均耗时54min,手术成功率100%;板层角膜移植术,平均耗时69min,手术成功率100%;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平均耗时123min,手术成功率77%。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植片成活率在术后6个月为96.9%、术后1年为93.8%、术后2年为90.6%。无围手术期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快速熟练的配合,严密的术后随访并监督个性化的用药过程,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延长植片存活时间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穿透性角膜移植 板层角膜移植 深板层角膜移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为再次妊娠的孕妇提供安全的分娩方法。方法应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剖官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300侧孕妇的资料。结果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的新生婴儿在肺炎、窒息以及颅内出血等方面的差异都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产褥感染率、产后大出血等方面,剖宫产组都比阴道分娩组高。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是较为合适的,应该推广应用阴道分娩。

  • 标签: 剖宫产手术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指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可累及胰周组织和(或)远处器官系统。其病因包括胆源性、酒精性、医源性、创伤性、高脂血症性、高钙血症性、特发性等。按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类,80%~85%的AP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ildacutepancreatitis,MAP),即急性胰腺炎伴有轻度的器官功能障碍,能顺利康复;15%~20%的AP为重症型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其标准包括器官衰竭(尤其是休克、肺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或胃肠道出血等)和(或)局部并发症(尤其胰腺坏死,也有脓肿、假性囊肿)。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手术指征 器官功能障碍 肺功能不全 局部并发症 胃肠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及麻醉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手术,观察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及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之间对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阻滞完全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方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两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对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7.50%)差异明显,且两组之间对比的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方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肌瘤手术 麻醉方式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新辅助化疗除了可以缩小乳腺肿瘤病灶,进而减少外科手术切除范围外,部分患者还可通过新辅助化疗达到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灶的pCR。对于这部分降期和pCR的乳腺癌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后,如何更加合理的选择外科手术方式是临床医师常常面对的难题。因此,笔者回顾性分析新辅助化疗相应的临床研究,就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辅助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90例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到医院进行治疗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这90例患者发病到进行手术治疗的时间分为三组?超早期手术治疗组——出血后7h内进行手术的,有41例;?早期手术治疗组——出血后7h~24h进行手术的,有30例;?延迟手术组——出血24h以后进行手术的,有19例。根据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等病情症状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板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等。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早期手术治疗组预后Ⅰ级、Ⅱ级比率显著高于早期手术治疗组,Ⅴ级显著低于早期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治疗组Ⅰ级、Ⅱ级、Ⅲ级比率显著高于延迟手术组,Ⅳ级及死亡比较明显低于延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着合理的手术方法与手术时机,能够使患者治疗后有着良好的预后,对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不同手术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肝段病变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结石残留、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结石残留率为5.5%,对照组术后结石残留率为18.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研究组术后结石残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在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基础上,将病变肝段切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胆总管切开取石 肝段病变切除 肝内胆管结石 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