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方滋肾通络方对阴阳两虚型糖尿病ED患者IEF-5的影响。方法:纳入阴阳两虚型糖尿病ED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控制血糖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滋肾通络方,对照组应用金匮肾气丸,两组均服药8周,统计药物干预后阴阳两虚型糖尿病ED患者IEF-5的积分变化。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治疗组IEF-5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并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滋肾通络方可提高阴阳两虚型糖尿病ED患者IEF-5积分。

  • 标签: 糖尿病ED 滋肾通络 IEF-5积分
  • 简介:本实验室为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下属中心实验室,杨蓉娅教授任研究所所长、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实用皮肤病学杂志》主编。作为发展中及建设中的国家重点专科,中心实验室承担着国家及军队多项课题研究,以及部分临床诊断相关的检验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拟招聘皮肤中心实验室技术员2名。应聘条件:1.生物学、临床医学、免疫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者;2.具有微生物或细胞培养,动物感染模型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操作经验者(≥2年工作经验)优先3.具有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4.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工作主动,团结合作,沟通协调能力好;5.性格开朗,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

  • 标签: 招聘启事 重点专科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临床诊断 动物感染模型 英文阅读
  • 简介: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香莲外洗液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抗真菌效力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白念珠菌生物膜体外模型,采用XTT减低法测定香莲外洗液、氟康唑对不同成熟程度(4h、24h、48h)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最低粘附抑菌浓度(SMIC50、SMIC80),并采用UPLC-Q-TOF-MS分别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结果:香莲外洗液对4h、24h、48h的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分别为7.81、125和500mg/mL,SMIC80分别为31.25、250和>1000mg/mL;氟康唑对4h、24h、48h的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分别为32、64和>1024μg/mL,SMIC80分别为64、128和>1024μg/mL;香莲外洗液、氟康唑干预不同成熟程度的生物膜代谢模式不同,存在Tyrosyl-Arginine(酪氨酰-精氨酸)、Pentosidine(戊糖)等多种可能差异代谢物。结论:香莲外洗液对不同成熟程度的白念珠菌体外生物膜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念珠菌悬浮菌与生物膜在代谢过程中,主要涉及了糖代谢、氨基酸代谢途径的改变。

  • 标签: 白念珠菌生物膜 代谢组 香莲外洗液
  • 简介:目的:探讨莫诺苯宗联合咪喹莫特对C57BL6小鼠白癜风造模的作用,以构建稳定、效果佳的白癜风模型,为治疗白癜风的药理、药效及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30只4周龄的C57BL6小鼠分为A、B、C共3组,分别予A组40%莫诺苯宗联合5%咪喹莫特、B组40%莫诺苯宗、C组5%咪喹莫特涂搽小鼠下背部,每组每日涂药1次,连续涂搽60天。另取5只C57BL6小鼠为阴性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结果:A组与B组涂药2周后涂药部位均出现色素脱失,两组开始脱色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05),但2个月后两组涂药部位脱色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A组非涂药部位色素脱失情况较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C组仅可见1只小鼠涂药部位出现少量脱色。阴性对照组见未脱色及脱毛。结论:莫诺苯宗联合咪喹莫特对C57BL6小鼠白癜风造模的效果优于莫诺苯宗或咪喹莫特单独使用组。

  • 标签: 莫诺苯宗 咪喹莫特 C57BL6小鼠 白癜风模型
  • 简介:目的通过对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脂肽激活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以及脂肽所诱导的免疫耐受对信号通路的影响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TP感染人体的免疫学过程,解释TP感染人体后引起的血清固定现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的TP脂肽刺激经PMA诱导THP-1细胞转化的巨噬细胞,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并通过阻断CD14受体后,检测巨噬细胞对合成脂肽的反应能力以及合成脂肽耐受刺激后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的能力。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结果3种合成脂肽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β及IL-8的能力随着脂肽浓度升高而递增。CD14受体阻断后,IL-1β及IL-8分泌水平均明显减少。合成脂肽经耐受后刺激的IL-1β及IL-8分泌水平明显低于直接刺激的细胞因子的水平。合成脂肽在耐受刺激下,其巨噬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toll样受体2(tolllikereceptor2,TLR2)和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P65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3种合成脂肽均能诱导巨噬细胞产生IL-1β及IL-8。合成脂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膜表面CD14受体分子,活化下游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因子产生。合成脂肽能够诱导巨噬细胞模型产生免疫耐受,其可能机制为通过TLR2激活下游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产生。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脂肽 免疫耐受 血清固定
  • 简介:目的为了解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对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具有良好的活性,其MIC50S分别为0.03125、0.25μg/ml和0.25、0.5μg/ml。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对两种支原体的MIC50S均分别为1μg/ml和2μg/ml。诺氟沙星对两种支原体的活性较差,MIC50S分别为16μg/ml和32μg/ml。环丙沙星对人型支原体的MIC50S为2μg/ml,而对解脲支原体的MI50S则为8μg/ml。结论本研究结果为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来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人型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 氟喹诺酮类 药物敏感性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旨在探索对临床护士开展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的预防干预效果.方法:运用培训教育前后对比的研究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并实测针刺伤发生密度,基线调查292人,干预后调查233人,数据采用SPSS13.0软包进行2检验.结果:目标人群对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率普遍高达90%以上,但深层次的知识正确认知率偏低(HIV病员的血粘到正常皮肤时间长于5分钟、而且血量较大可能被传染,正确认知率只有75.7%;HIV窗口期正确认知率只有77.9%),一些关键而重要知识点正确认知率没有达到100%(如16.5%不知道怎样处理被污染针头刺伤的伤口).干预前后正确认知率、危险操作行为、针刺伤、锐器伤的发生密度均有差异性(P〈0.05),并呈正相关.结论:广州市临床护士对HIV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很高;知识的正确认知率普遍较高;相关培训未达100%全员培训;培训干预对HIV职业暴露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 标签: 护士 艾滋病毒 职业暴露 预防 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输尿管镜微创术与开放性尿道吻合术在临床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尿道损伤患者40例,根据入院后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方案选择为输尿管镜微创术,对照组手术方案选择为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留置导管、术中出血等)、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出血、尿道狭窄、勃起障碍、尿瘘、尿失禁等)以及治疗有效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研究组术后最大尿流率(MFR)为(15.1±3.6)mL/s,对照组术后最大MFR(10.2±2.5)mL/s,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尿道狭窄、勃起障碍、尿失禁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尿管镜微创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确切,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镜微创术 开放性尿道吻合术 尿道损伤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白芍总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窄谱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及外用保湿剂治疗,治疗组加用白芍总苷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6个月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随访治疗后6,12,18及24个月内皮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PASI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PASI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PASI较治疗3个月时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治疗3,6个月时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2,18个月时复发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时复发率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较对照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有着明显的改善,随疗程的延长改善更显著;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复发率更低。

  • 标签: 白芍总苷 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疗效 复发率
  • 简介: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片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多甙,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改变、羟脯氨酸含量测量、乳酸脱氢酶检测等方法观测雷公藤多甙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雷公藤多甙5μg/mL后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A值降低,最大抑制率为59.60%;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5);细胞处于G2-M期比例增加(P〈0.05);当药物浓度低于500μg/mL时乳酸脱氢酶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浓度下,雷公藤多甙能抑制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

  • 标签: 雷公藤多甙 瘢痕 成纤维细胞 生长 胶原合成
  • 简介:背景:英夫利昔单抗,一种直接针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鼠-人嵌合单克隆抗体,已证实对中重度银屑病有效,但尚无公开发表的资料提及其在治疗难治性银屑病及与其他抗银屑病联合治疗的情况。目的:报道作者以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参加三级转诊服务的严重难治性患者的经验。方法:所有在2002年至2005年7月间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参加三级转诊服务的严重银屑病患者均纳入该项前瞻性、开放标记研究。用疾病严重性评分[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和临床图片]详细记录整个治疗期间治疗初、第2周、第6周、间隔2个月时的有关疾病的表型、临床过程和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整个研究中共23例患者给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1例患者因患脓疱型银屑病退出研究。患者均为重度银屑病(基线PASI26.5±6.7,x±s,n=22),并且既往曾接受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16例患者在治疗初期接受一种或一种以上联合治疗。在第10周,95%患者获得基线PASI50%或更大的改善(PASI50),且77%患者获得75%或更大的改善(PASI75)。有效性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10例治疗时间超过11个月的患者中有8例维持至少PASI50。仅1例患者由于缺乏疗效而退出,2例患者出现严重系统性感染包括肺外结核(脾脓肿)和蜂窝织炎,6例患者由于不良反应包括输液反应(2例)、严重血小板减少症(1例)、肝炎(1例)和恶性肿瘤(2例)而终止治疗。结论:来自该开放标记研究的数据提示英夫利昔单抗可快速、有效治疗严重、难治性银屑病,尽管约25%患者由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尚需进行长期随访、持续的药物监督和进一步对照研究,以期完整评价英夫利昔单抗在上述难治人群中的风险。

  • 标签: 中重度银屑病 单抗治疗 难治性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α 严重不良反应
  • 简介:背景:额部纤维化脱发(FFA)是一种获得性瘢痕性脱发,目前被认为是毛发扁平苔藓(LPP)的一种临床变异。本研究旨在调查FF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比较其与LPP的异同点。方法:从8例FFA患者和8例LPP患者的头皮损害处取活检标本行显微镜检。2例FFA和4例LPP皮损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尽管FFA和LPP患者的临床特征明显不同,但两种疾病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相似。FFA和LPP的普通镜检都显示毛囊峡部及漏斗部炎性淋巴细胞浸润,外毛根鞘存在凋亡细胞,毛囊周围同心圆状纤维变性使毛囊结构毁坏,从而继发瘢痕性脱发。相对LPP而言,FFA显示较少的滤泡性炎症和较多的凋亡细胞。部分LPP患者表皮滤泡间炎性浸润,FFA患者则无此特征。2例FFA患者直接免疫荧光检测阴性,4例LPP患者中2例显示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沉积。结论:FFA较LPP的凋亡细胞增多而炎症轻微,并伴有少量表皮滤泡。尽管作者未找到FFA与LPP间明确的组织病理学差异,但FAA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相当有特征性。

  • 标签: 扁平苔藓 临床变异 纤维化 病理学研究 脱发 毛发
  • 简介:目的:研究舒利通颗粒治疗阴虚湿热夹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舒利通颗粒治疗80例阴虚湿热夹瘀型慢性前列腺炎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变化情况。动物实验研究采用二甲苯、醋酸等致炎剂,观察舒利通颗粒对由此产生的小鼠耳廓肿胀及扭体的镇痛作用、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结果:舒利通颗粒治疗80例阴虚湿热夹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痊愈14例,显效5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3.8%。治疗后患者NIH—CPS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实验研究:舒利通颗粒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有显著性降低(P〈0.01);舒利通颗粒对二甲苯的致炎作用有显著性减轻(P〈0.05);舒利通颗粒对本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舒利通颗粒对阴虚湿热夹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舒利通颗粒 抗炎 消肿 镇痛
  • 简介:白癜风是一种顽固性、易复发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亦无理想的治疗方法。雷公藤多甙片是一种费用低廉、应用范围较广泛、不良反应较温和的免疫抑制剂。本文介绍了李铁男教授创造性应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进展期白癜风,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种治疗方法的提出可为控制进展期白癜风病情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白癜风 进展期 治疗 雷公藤多甙片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IDH)的相关性,以探究CPPS可能的病因,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按照入选标准对门诊CPPS患者行腰椎间盘(腰3~骶1)CT检查,CLIDH阳性患者行腰椎牵引联合中药治疗。治疗前后4周,分别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包括疼痛症状、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70例不明原因CPPS患者中141例(82.94%)存在CLIDH。治疗后NIH-CPSI总分由(25.49±5.27)分下降到(14.16±4.61)分(P<0.05),其中疼痛评分由(12.85±2.92)分下降到(7.82±2.65)分(P<0.05),排尿症状评分由(4.45±2.74)分下降到(2.19±2.21)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由(8.20±1.78)分下降到(4.16±2.18)分(P<0.05)。结论:CLIDH可能是造成大多数“不明原因CPPS”的重要病因之一,对此类CPPS患者行腰椎牵引和中药口服治疗,疗效明显,简便无创。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CPPS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牵引 独活寄生汤
  • 简介: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与勃起功能障碍(E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OSAHS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6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PSG睡眠监测仪和NPT同步监测两组患者睡眠状态及阴茎勃起情况,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minSaO2)和阴茎血容积变化率(%)。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法分别检测NO、iNOS浓度,ECLIA法检测血清睾酮(T)、游离睾酮(F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水平,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5项(IIEF-5)评估男性OSAHS患者ED的发病率,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SAHS组T(2.10±2.42)、FT(9.76±2.33)、NO(72.51±11.74)、iNOS(25.32±11.57)、minSaO2(71.23±5.71)、阴茎血容积变化率(158.36±32.8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OSAHS组AHI(45.75±11.9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SAHS患者E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ED患者NO(32.57±6.33)、iNOS(8.06±1.01)、阴茎血容积变化率(135.56±16.92)及IIEF-5总分(5.3±2.3)明显低于轻中度ED患者(P〈0.01)。结论:OSAHS与ED有明显的相关性,NO升高、低氧血症、T降低可能是OSAHS患者导致ED的机制。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勃起功能障碍 相关性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