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质疏松虽然是一种系统性代谢性骨骼疾病,但其最大的危害却是局部脆性骨折.目前骨质疏松的治疗仍主要依赖于系统用药,但系统用药存在周期长、费用高、治疗依从性差、全身性副作用较大等缺陷.骨质疏松骨折好发部位非常集中,多集中在胸腰段和双髋,随着现代微创介入外科的迅速发展,使得局部治疗骨质疏松成为可能.局部药物治疗可以实现局部促进骨形成或者抑制骨吸收,从而在重点部位起到预防骨折、加速骨折愈合以及增强植入物稳定性的作用,弥补了系统用药的副作用及起效慢等缺点.局部治疗可通过局部注射药物或内植物表面涂层的药物释放以发挥作用,目前有多种呈递系统能够有效搭载并缓释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双膦酸盐、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他汀类药物等都是常见的临床前研究药物.此外,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rkappa-B,RANK)和Wnt通路等生物靶向药也处在研究之中.总之,骨质疏松的局部治疗或能提供新的辅助治疗策略,联合应用系统用药和局部用药,取长补短,是未来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及应用方向.

  • 标签: 骨质疏松 脆性骨折 局部呈递 植入物涂层 他汀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将详细论述各种类型局部麻醉辅助药物在近些年的应用进展,为麻醉药物在临床上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 标签: 麻醉药物 辅助药物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局部麻醉是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给药后患者意识并未完全消除, 但局部痛觉会暂时消失。待药效消除, 患者神经功能则恢复完全。较全身麻醉而言, 局部麻醉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 局麻药物同样可引发一定的不良反应, 严重者甚至可造成死亡。因此在局麻药物的选择中, 需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 慎重考虑, 以提高麻醉安全性,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局部麻醉方法,局部麻醉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眼表鳞状细胞瘤(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OSSN)是眼科常见的眼表肿瘤,眼局部药物治疗具有非侵入性、创伤小的优点,有逐渐取代手术切除成为其首选治疗方式的趋势。目前局部药物除采用抗代谢、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丝裂霉素C、5-氟尿嘧啶、干扰素α2b、维甲酸等)外,一些抗肿瘤血管及病因治疗的药物(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西多福韦等)也被用于OSSN临床治疗研究中。(国际眼科纵览,2020, 45: 380-386)

  • 标签: 眼表鳞状细胞瘤 局部药物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在眼科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常发生眼局部药物导致的药源性眼表损伤,由于其临床表现隐秘不易鉴别,易造成误诊误治,导致角膜和结膜严重损伤甚至危害视功能。本文从关注并充分掌握药源性眼表损伤的机制、积极预防以及有效治疗药源性眼表损伤3个方面入手,提出必须合理使用眼局部药物,才能有效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眼表损伤,提高眼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61-563)

  • 标签: 眼损伤 眼药水 药物利用
  • 简介:无痛及舒适化诊疗等技术的提出,使局部麻醉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尤其是在儿童口腔诊疗中的应用。儿童生长发育与成人存在较大的生理差异,在疼痛控制和局部麻醉药物的应用与成人不同。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关于各类局部麻醉药物在儿童口腔局部麻醉应用中的系统毒性、最大推荐剂量以及舒适化麻醉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儿童口腔医生临床应用局部麻醉药物提供帮助。

  • 标签: 儿童口腔医学 麻醉药 局部 最大耐受剂量 患者舒适 局部麻醉系统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局部药物注射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AA组和BBB组,每组51例,AAA组给予口服药物治疗,BBB组给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 BBB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6.08%)高于AAA组(80.39%),P<0.05。治疗后,BBB组肿瘤体积小于AAA组,P<0.05。结论 甲状腺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得结节消失,明显缩小肿瘤体积,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局部药物注射 甲状腺良性结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时按照甲状腺局部药物注射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4例为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抽选的方式划分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2例,进行甲状腺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两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甲状腺局部药物注射 甲状腺良性结节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近年来,局部抗菌治疗在耐药菌肺部感染、慢性肺部感染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证据,但抗感染药物经气道应用的适应证和适用药物均有限定,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有待评价;与此同时,国内专用制剂较少且存在静脉制剂局部应用、药品配制等争议和问题。本共识在梳理常用下呼吸道局部抗感染药物的适应证、特性、用法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提出成人经气道局部抗感染治疗的指征、药物和用法,为规范经气道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指导意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 研究大鼠吡罗昔康局部给药的药物传递和机理。方法 大鼠分别局部给药和口服4mg吡罗昔康后,用HPLC法测定局部给药部位的皮肤、肌肉、关节和血液的药物浓度。结果 口服给药后,TjointPlasma和TmusPlasma比值保持恒定,大部分的时间其值介于006和02。比较而言,局部给药后,TjointPlasma和TmusPlasma比值分别介于02到126和189到54之间。比值远远大于口服给药。结论 数据表明局部给药后,到达局部深层组织的吡罗昔康来自于药物的直接渗透;当药物的靶向部位在局部局部给药优于口服给药。

  • 标签: 药物动力学 吡罗昔康 口服给药 局部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选取54例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腹部手术且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27例患者进行切口局部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12、硫酸庆大霉素以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常规组27例患者切口进行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3%,77.7%,实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切口局部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12、硫酸庆大霉素以及地塞米松磷酸钠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切口愈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药物 局部注射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 简介:摘要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需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真菌治疗,但常规抗真菌药物效果欠佳,且价格贵、疗程长、不良反应大、耐受性差。抗真菌药物的下呼吸道局部应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经口鼻雾化吸入和经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下呼吸道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肺真菌感染已显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将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下呼吸道局部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肺疾病,真菌性 支气管肺泡灌洗 雾化吸入
  • 简介:目的:观察脉炎平对刺激性药物所致局部化学性炎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引起局部化学性炎症的病例,外涂敷中药制剂脉炎平,每日4次,结果:经使用脉炎平治疗的45例局部炎症患者全部痊愈,结论:脉炎平对刺激性药物所致的局部化学性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脉炎平 局部化学性炎症 治疗 药源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