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分析236例单导管乳头溢液的导管小叶标本。在这些病例中发现乳腺癌32例(13.6%),导管内乳头状瘤84例(35.6%),多发性乳头状瘤26例(11.0%),导管扩张症34例(14.4%),囊性乳腺增生54例(22.9%)。乳腺导管炎6例(2.5%)。在16例导管浸润癌中,12例发现残余原位癌,4例多发性乳头状瘤病,而另16例非浸润性导管癌仅2例导管不典型增生。乳头溢液中有13.6%是由乳腺癌引起。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囊性乳腺病是构成单导管溢液的主要原因.但也可由乳腺癌引起.应高度警惕。

  • 标签: 乳溢/病因学 乳头状瘤/并发症 囊性乳腺病/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了乳头内陷的病因、分类、不良后果及矫正护理方法。乳头内陷可采用手法牵引、负压吸引、挤压法、器械持续牵引、止血带固定法和外科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介绍了乳头内陷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的技巧。

  • 标签: 乳头内陷 矫正护理 母乳喂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P16^INK4A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宫颈癌早期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液基细胞学标本在P16^INK4A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993名宫颈炎患者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其中有64例呈不良反应,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其P16^INK4A表达,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PV表达。结果:P16^INK4A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的阳性率为28.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的阳性率为81.8%,鳞状细胞癌(SCC)中的阳性率为100.0%。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P16^INK4A及HR-HPV阳性率均相应增高。结论:P16^INK4A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与宫颈病变分级及HPV感染高度相关,是筛查液基细胞学组织标本宫颈病变的一个有用指标。

  • 标签: P16^INK4A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细胞学 宫颈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在液基细胞学异常患者中对宫颈上皮瘤变Ⅱ级(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Ⅱ)及以上病变(CINⅢ、宫颈癌)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179例宫颈液基细胞学异常并行Hr—HPV检测以及阴道镜检查加宫颈活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采用x^2检验,并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squamouscellsundeterminedsignificance,ASC—US)占46.5%(1013/2179),不除外高度上皮内瘤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squamouscellwhichcannotexcludehighgradesquareousintraepitheliallesion,ASC—H)4.1%(89/217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LSIL)34.7%(757/217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HSIL)及以上占11、6%(253/2179),非典型腺细胞(atypicalglandcells,AGC)3.1%(67/2179)。结果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CINⅡ10.3%(224/2179),CINⅢ6.4%(140/2179),鳞癌1.2%(27/2179),腺癌0.4%(9/2179),其余81.6%(1779/2179)为宫颈低度病变(包括CINⅠ与湿疣)或慢性宫颈炎。在各种细胞学中,高危型HPV阳性时检出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机会增加,在ASC—US、ASC—H、LSIL、≥HSIL中,差异有显著性。当Hr—HPV病毒负荷量在0—0、9、1.0—9.9、10.0—99、9、100、0—999.9、≥1000.0时,CINⅡ及以上病变占2.2%(13/588)、9.7%(21/216)、24.9%(97/389)、29.8%(182/611)、23.2%(87/375)。将HPV载量做10的对数转化行Logistic回归检验,HPV载量每增加一个对数单位,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机会增加1.325倍。结论在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中检测Hr—HPV能辅助诊断CINⅡ及以上病变

  • 标签: 宫颈细胞学 宫颈病变 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70例),将其作为A组,另择取同期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140例),包括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Ⅱ~Ⅲ级患者、慢性宫颈炎患者,分别对应B组、C组,各70例,均接受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检测。结果:HPV分型检测实施后,相较于B、C两组,A组阳性率为100%,明显较高,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C组,B组的阳性率显著较高,差异明显(P<0.05);A组HPV分型以16型、18型、31型为主,B组以16型、18型、58型为主;C组以16型、33型及52型为主。结论: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HPV检测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HPV分型检测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筛查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乳头扩张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运用。方法对66例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同时行乳头小切开及乳头扩张术后取石。结果66例患者均取石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一次性取净61例(92.4%),二次取净5例(7.6%)。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6.1%),其中乳头切口出血1例,轻度急性胰腺炎3例,均经保守疗法治愈。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EPBD术,具有有效、安全和减少并发症的优点,适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 标签: 乳头小切开 乳头扩张 高龄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血性乳头溢液的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术中选择并完成保留乳头乳晕的1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49.6±6.2)岁,年龄范围为41~70岁。肿瘤最大径(2.5±1.4)cm,最大径范围为1.0~6.0 cm。对于有非肿块样强化(NME)的患者采用切除乳头内全部乳管,仅保留乳头乳晕皮肤或楔形切除部分乳头皮肤以及乳头内乳管的手术;对于无NME的患者采用完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手术方式。结果13例患者行保留NAC的乳房切除术,3例患者行保乳手术。导管原位癌5例,黏液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伴导管原位癌8例。术后乳头表皮坏死2例。随访24~48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对于伴有血性溢液但肿瘤未侵及NAC的乳腺癌,乳腺磁共振可作为保留NAC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同时对于NME延伸至乳头乳头内乳管线样强化的病例,采用乳头内乳管切除而保留NAC具有较好的肿瘤安全性。

  • 标签: 乳头溢液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非肿块样强化
  • 简介:在媒介消费主义的当下,电视的泛娱乐化趋向越来越明显。对新闻节目来说,这种娱乐化不仅表现在报道形式上,而且表现在报道内容上。这样的新闻节目实际是借新闻的由头,扩展娱乐性节目的生存空间,扭曲了新闻的本质属性。

  • 标签: 电视专题片 湖南经视 泛娱乐化 电视栏目 媒介消费 生存空间
  • 简介:目的:总结无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papilloma,I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130个病灶)无乳头溢液症状的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共130个病灶,年龄段主要分布于30~50岁,病灶长径≤10mm113个(86.92%),病灶位置距离乳头≤20mm84个(64.42%);病理诊断IP合并腺病57个,IP合并纤维囊性腺病43个,IP合并纤维腺瘤48个,IP伴导管上皮增生14个,IP伴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2个。随访3~36个月,复发5例,其中4例为IP,1例为导管原位癌。结论无乳头溢液的IP多无典型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可有不典型阳性发现,术前诊断符合率低,可积极手术活检。多发性及伴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IP患者术后有一定复发率,应密切随访。

  • 标签: 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头溢液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脱氧核糖核酸(DNA)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159例,分别进行TCT和HPV-DNA检查,比较TCT、HPV-DNA检查结果,TCT、HPV-DNA分别及联合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比较,分析TCT、HPV-DNA检测对宫颈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将患者TCT、HPV-DNA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TCT联合HPV-DNA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 Ⅲ组织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两者单独检查(χ2=6.38、7.19、7.49,均P < 0.05)。TCT联合HPV-DNA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3.53%(130/139)、68.97%(20/29)、94.34%(150/159),均高于两者单独检查(χ2=7.74、3.90、7.61,13.15、6.16、12.89,均P < 0.05)。结论TCT检查结果为ASCUS、LSIL、HSIL、SCC及组织病理学分型为CINⅠ、CINⅡ、CIN Ⅲ的患者,其HPV-DNA阳性率更高,同时TCT联合HPV-DNA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效能高于两者单独检查。

  • 标签: 宫颈疾病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肿瘤 癌前状态 细胞诊断学 色谱法,薄层 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手术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感染后病毒自然消退和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来院接受治疗的高危型人乳头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14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所有受试个体均接受宫颈锥切术治疗,分别于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对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对患者的年龄、HPV亚型、宫颈转化区分型、手术方式、切缘情况、术后性生活情况、术后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人乳头瘤感染后影响病毒自然消退和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35岁”、“8种高危HPV亚型”、“切缘阳性”。在患者HPV病情转归方面,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35岁”、“8种高危HPV亚型”、“切缘阳性”三种因素是影响病毒自然消退和持续感染的独立因素,在进行随访时应重点对此类患者进行密切关注,随访时间可于患者术后3个月开始。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自然消退 持续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一、朱复戡草书创变的时代背景清中期以来,碑学大盛,理论上有阮元、包世臣等人大肆宣扬,创作上则有金农、邓石如、伊秉绶、赵之谦、何绍基等人推波助澜,至晚清,又经康有为的鼓吹,书坛遂成碑学的天下。但碑学的兴盛并不代表帖学的衰微,帖学仍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朱复戡 艺术历程 草书 碑学 包世臣 邓石如
  • 简介:1例24岁男性患者因病毒性脑膜脑炎给予阿昔洛韦(0.5g静脉滴注、3次/d)、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甘露醇注射液(250ml快速静脉滴注、3次/d)、磷酸肌酸钠(1g静脉滴注、1次/d)、胰岛素注射液(6U+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氯化钾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1次/d)、血栓通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注射液(2ml静脉滴注、1次/d)、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0.2g口服、2次/d)和丁苯酞软胶囊(0.2g口服、3次/d)等治疗。第7天,患者出现朦,远物不清,瞳孔扩大,直径约5.0mm,结膜充血。停用阿昔洛韦,其他药物继续使用。5d后,患者结膜充血有所改善,瞳孔稍有缩小,视力有所好转。随访2个月,患者未再出现物模糊。

  • 标签: 阿昔洛韦 视觉障碍
  • 简介:音乐如同文学,只有通过阅读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杰作,才能培养丰富的音乐感受力以及音乐创造力.音乐中的'阅读'之一就是奏.但是在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中,至今没有奏的专门训练,也没有确定的奏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在钢琴基础教育中,奏被认为'不可教''无法教'而被打入'冷宫'.因此,学生的奏能力普遍低下的现状严重阻碍了音乐感受力、音乐创造力的培养.文中强调了奏训练在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奏的教学方法.旨在填补钢琴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奏这一空缺.

  • 标签: 视奏 观察 记忆 规律性
  • 简介:在诸多口译训练法中,“译”是颇有争议的训练法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口译理论与教学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日语口译教学中的译,以明确译教学的必要性与实用性。并对训练过程及训练手段进行分析,以期对口译教学及训练有所帮助。

  • 标签: 视译 教学 口译 训练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