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p16^INK4Ap53、Ki-67及雌激素受体(E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SP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尖锐湿疣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16^INK4Ap53、Ki-67及ER蛋白的表达。结果p16^INK4Ap53、Ki-67及ER在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6.4%、86.4%及4.6%;在CINⅢ中为92.5%、75.0%、100%、20.0%;在CINⅡ中为90.5%、64.3%、100%及23.9%;在CINⅠ中为71.8%、43.6%、100%、79.5%;在尖锐湿疣组中为39.0%、43.9%、26.9%、61.0%。p16^INK4A在宫颈鳞癌、CINⅢ、Ⅱ组中,以强阳性表达为主;尖锐湿疣组仅为弱阳性表达。Ki-67在宫颈鳞癌、CINⅢ组中,以强阳性表达为主。宫颈鳞癌、CINⅢ、Ⅱ、Ⅰ、尖锐湿疣中p16^INK4Ap53、Ki-67、ER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p16^INK4Ap53蛋白高表达与宫颈鳞癌、C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INK4Ap53、Ki-67阳性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ER的阳性率与其呈负相关。

  • 标签: 宫颈鳞状细胞癌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免疫组化 P16INK4A P53 KI-67
  • 简介:目的:探讨P16^INK4A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宫颈癌早期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液基细胞学标本在P16^INK4A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993名宫颈炎患者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其中有64例呈不良反应,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其P16^INK4A表达,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PV表达。结果:P16^INK4A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的阳性率为28.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的阳性率为81.8%,鳞状细胞癌(SCC)中的阳性率为100.0%。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P16^INK4A及HR-HPV阳性率均相应增高。结论:P16^INK4A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与宫颈病变分级及HPV感染高度相关,是筛查液基细胞学组织标本宫颈病变的一个有用指标。

  • 标签: P16^INK4A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细胞学 宫颈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其对p16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0—800nmol/L范围内不同浓度的TS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CC-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PCR,MSP)、反转录PCR(reversetranscrilotionPCR,RT—PCR)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分析不同时间(2、4、8、16、24h)100nmol/LTSA处理前、后ACC-2细胞中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p16^INK4a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TSA在50nmol/L浓度即能有效抑制ACC-2细胞的增殖(P〈0.05),并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00nmol/LTSA处理ACC-2细胞2—16h后,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消失;处理2之4h后,p16^INK4amRNA表达显著增高。结论:TSA可能通过改变组蛋白乙酰化的水平影响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水平,使p16^INK4a基因表达升高,影响细胞周期,从而有效抑制ACC-2细胞的生长。

  • 标签: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曲古抑菌素A(TSA) P16^INK4A DNA甲基化
  • 简介:P16ink4是CDK抑制蛋白,参与调控细胞G1期至S期的转换。目前发现P16`(ink4)基因损伤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功能上非常重要的抑癌基因。为了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以及突变对该基因功能的影响,本文应用RT-PCR方法,从Hela细胞中克隆了P16ink4cDNA。扩增得到556bp片段(包括引物两端酶切位点的16bp)克隆于M13载体,测定了其DNA序列。该序列包括了P16ink4cDNA编码区全部471bp,以及3’端69bp序列。表明P16ink4cDNA已成功地得到克隆。

  • 标签: P16ink4/CDKN2/MTS1 CDNA 序列测定 RT-PCR
  • 简介:崔建涛等.胃癌中MTS1/p16基因缺失及表达异常的研究.中华肿瘤杂志,cyclind1、Rb基因对p16基因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2 p16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标签: 中基因 基因研究 研究概况
  • 简介:p16是kamb和kolnik于1994年初首先报道的一种新型抑癌基因。已证实p16基因位于人9号染色体的p21区域,其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这个部位的缺失、突变易发生恶性肿瘤。p16基因的重要性不亚于p53和RB肿瘤抑制基因、甚至更为重要。为了探讨p16的表达及在胃癌中的意义,

  • 标签: 胃癌 抑癌基因P16 P16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 表达 9号染色体
  • 简介:摘要细胞周期进展的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明确的联系,其中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在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的异常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在头颈肿瘤中发现此通路的异常失活与头颈肿瘤的细胞增殖、转移、血管生成等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就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与头颈肿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信号传导 细胞周期
  • 简介:p16INK4A基因决定着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和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p161NK4A在大多数原发肿瘤中缺失,但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高低不一。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kmavirus,HR-HPV)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p16、HPV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P16INK4A 人乳头瘤状病毒 宫颈癌 CIN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学p16INK4a免疫化学染色用于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募集2018年3—8月深圳周边地区902名25~60岁有性生活非妊娠期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同时行宫颈新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TCT)、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和细胞学p16INK4a检测。任一检测结果阳性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四象限定点+随机活检+宫颈管搔刮方案,由2位细胞病理学主任医师对TCT和细胞学p16INK4a进行判读阅片,评价p16INK4a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的效率和判读一致性。结果筛查人群中HPV、p16INK4a和TCT≥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不典型腺细胞(AGC)阳性率分别为8.1%(73/902)、6.8%(61/902)和4.7%(42/902),任一筛查结果阳性者共137例,阴道镜回叫率79.6%(109/137),组织病理诊断为5例CIN2、5例CIN3。HPV阳性、p16INK4a阳性和TCT≥LSIL/AGC诊断CIN2+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90.0%和80.0%,特异度分别为94.4%、95.3%和9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位细胞病理学医师对p16INK4a和TCT判读的Kappa值分别0.944和0.425。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p16INK4a检测具有与HPV、TCT检测相近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而且细胞病理学医师对p16INK4a判读的主观差异小,提示p16INK4a检测作为新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具有一定优势。

  • 标签: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p16 细胞学技术 免疫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P16/Ki-67双染、P16INK4α单染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对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同时行子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及HR-HPV检测的622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剩余细胞学标本进行P16/Ki-67双染和P16INK4α单染检测。其中334例TCT结果提示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及HPV阳性患者行阴道镜病理活组织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比较P16/Ki-67双染、P16INK4α单染及HR-HPV检测筛查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及子宫颈癌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参照,结合TCT检测结果,622例患者中31例为HSIL,其中P16/Ki-67双染阳性22例(71.0%),P16INK4α单染阳性23例(74.2%),HR-HPV检测阳性25例(80.6%);4例为子宫颈癌,3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均为100.0%(4/4)。622例患者中,P16/Ki-67双染、P16INK4α单染及HR-HPV检测筛查出HSIL及子宫颈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3.99%(87/622)、25.40%(158/622)、21.38%(133/62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9.89%、17.09%、21.08%;准确度分别为91.19%、78.94%、83.28%;特异度分别为89.77%、77.98%、82.46%;灵敏度分别为74.29%、77.14%、82.86%。P16/Ki-67双染的阳性率、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P16INK4α单染及HR-HPV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062和-3.418、2.328和2.450、5.436和3.570、6.043和4.161,均P<0.05);HR-HPV检测的灵敏度高于P16/Ki-67双染及P16INK4α单染,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890、1.017,均P>0.05)。结论HR-HPV检测更适用于初次子宫颈病变筛查;P16/Ki-67双染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细胞联合筛查工具或有效的患者分流工具;P16INK4α单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宫颈肿瘤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 P16/Ki-67双染 P16INK4α单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p16基因(CDKN2、MTS1、INK41)定位于人染色体9p21—22,由3个外显子(分别为126bp、307bp、11bp)和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产物为由14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16kD,即p16蛋白,含有四个独特的锚蛋白(ankyrin)重复序列,该结构与其抑制活性有关。p16蛋白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索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kinases,CDKs)中的

  • 标签: 鼻咽癌 P16基因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免疫组化 检测 基因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和突变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新鲜组织标本基因组DNA抽提、PCR-SSCP分析的方法,对3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和突变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样本中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率为10.00%,突变率为10.00%,两者之和为20.00%,癌旁组织样本中未发现缺失和突变,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和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胃肿瘤 P16基因 PCR-SSCP 突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胶质瘤中p16基因的缺失及免疫组化情况。方法利用、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43例胶质瘤p16基因的缺失。结果PCR组12例脑星形细胞瘤p16E1和p16E2均缺失,占28%(12/43),2例仅缺失p16E1,占5%(2/43);p16E基因缺失多发生在Ⅲ-Ⅳ级脑星形细胞瘤中(Ⅲ级6/16,Ⅳ级8/14),Ⅰ、Ⅱ级与Ⅲ、Ⅳ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组p16表达缺失率为60.5%。P16表达缺失在Ⅲ级(43.6%)、Ⅳ级(85.7%)脑胶质瘤中显著高于Ⅰ-Ⅱ级(22.2%)(P<0.05)。结论p16基因失活可能与脑星形细胞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16基因缺失是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关键词脑肿瘤p16基因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

  • 标签:
  • 简介:目的:检测20例小儿脑软质瘤中P16基因及其蛋白的存在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20例1-14岁小儿脑胶质瘤。成果显示P16基因和P16蛋白的丢失率分别为50%(10/20%)及(5/20)。结论本文结果提示P16基因和蛋白缺失可能与部分小儿脑有质瘤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脑胶质瘤 P16基因 儿童 免疫组织化学 PCR-SSCP
  • 简介:目的探讨p16INK4a蛋白在多种人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5年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642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分析p16INK4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642例肿瘤样本中良性肿瘤120例、恶性肿瘤522例。免疫组化检测p16INK4a在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阴性(-)、弱阳性(+)、中等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3%(91/522)、11.11%(58/522)、19.16%(100/522)和52.30%(273/522),而在良性病变中表达率分别为34.17%(41/120)、23.33%(28/120)、26.67%(32/120)和15.83%(19/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中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也并不相同(P〈0.05)。分别以阳性免疫组化染色“++”和“+++”作为p16INK4A阳性表达界值,则p16INK4A蛋白作为恶性肿瘤分子标志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1.46%、57.50%、87.97%和52.30%、84.17%和93.49%。结论p16INK4A代偿性高表达是人恶性肿瘤特异性的免疫表型,可作为恶性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和分子分型的分子标志。

  • 标签: 恶性肿瘤 P16INK4A 免疫组化染色 分子标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软骨肉瘤中CDK4P16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这两者在软骨肉瘤肿瘤细胞恶性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K4P16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软骨肉瘤组织中CDK4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逐渐增高。P16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逐渐减少。结论CDK4蛋白高表达及p16蛋白低表达在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这两种异常相联合使肿瘤细胞获得更大的生长优势,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软骨肉瘤 CDK4蛋白 P16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