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高分辨MRI观察直肠肠壁及其周围解剖细节,为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参数和依据。方法收集60名健康人及20例直肠癌患者的盆腔多序列参数MRI;两位高年资医师行双盲法阅片,对20例直肠癌患者行术前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准确率;统计分析60名正常人直肠固有筋膜前、后、左、右侧的MRI显示率,以及所有研究对象的骶前筋膜、骶骨筋膜、腹膜返折、直肠侧韧带、下腹下丛的MRI显示率。结果高分辨MRI可以清楚地显示直肠壁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0%(16/20)。健康人直肠固有筋膜前、后、左、右侧的MRI显示率分别为71.7%(43/60)、96.7%(58/60)、90.0%(54/60)和83.3%(56/60)。Denonvillier′s筋膜、骶前筋膜、直肠骶骨筋膜、腹膜返折及下腹下丛的MRI显示率分别为68.8%(55/80)、65.0%(52/80)、87.8%(69/80)、86.3%(69/80)和90.0%(72/80);直肠侧韧带的显示率较低,左侧为53.8%(43/80),右侧为47.6%(38/80)。结论高分辨MRI可以辨识直肠肠壁及其周围解剖细节,帮助直肠癌术前T分期及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判断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的侧切缘是否浸润,提高微转移癌灶的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直肠 直肠肿瘤 直肠系膜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实施基于脓肿悬吊法的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3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分为参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为参照组行基于常规方法的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基于脓肿悬吊法的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手术切口长度指标、引流持续时间指标、手术持续时间指标、术后下床实现时间指标、术后排气实现时间指标,以及住院持续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指标、引流持续时间指标、手术持续时间指标、术后下床实现时间指标、术后排气实现时间指标,以及住院持续时间指标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外科临床中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实施基于脓肿悬吊方法基础之上的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手术,能支持患者切实获取到最佳临床治疗效果,相关临床经验适宜推广运用。

  • 标签: 脓肿悬吊法 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 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可行性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合联合组,常规组患者采取西医保守抗感染、补液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退热、肠功能恢复等时间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腹痛消退时间等指标均要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愈率达到33.33%远高于常规组患者,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3/30),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23/3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各临床症状,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将阑尾周围脓肿5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于就诊开始第一天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硝唑治疗7d,每月连续治疗2~3次。治疗组23例,采用三联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西彬舒巴坦钠+甲硝唑)抗感染,同时辅助了中药加味大黄陈皮汤口服(3次/d)并灌肠(1次/d),连续7d,治疗1-2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82.6%,经X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能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中药 中西医结合 阑尾周围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本人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普外科住院病例,整理出阑尾周围脓肿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分成西药组16例,采用抗菌消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方法,中西医治疗组16例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服中药。结果中西医治疗组16例中治愈7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西药组16例中治愈3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8.75%;中西医治疗组有一定优势于西药组。两组在治疗期间均采取预防措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减少中转手术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阑尾周围脓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 体会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6例患者分成3组。A组28例,为脓肿期手术患者;B组23例,为择期手术患者;C组75例,为保守治疗患者。对三组患者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A组术中单侧平均出血量12ml,术后出血发生率3.8%,平均住院日7d;B组术中单侧平均出血量23ml,术后出血率8.9%,平均住院日1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者术后创面感染率及全身感染率均为0。A组患者术后体温、张口受限及血象于2d后恢复正常,C组治疗后体温、张口受限及血象于6d左右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5.0%。结论患者机体状况允许,无手术禁忌症,为避免复发,脓肿期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较为适宜的方法。

  • 标签: 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98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组)56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组)4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感染、残余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满意度。结果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组以上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阑尾周围脓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阑尾周围脓肿采取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41例,采取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对照组患者经过住院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出院后复发率为24.39%,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恢复时间及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取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可缩短病程,避免出院后复发二次治疗。

  • 标签: 一期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 阑尾周围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6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2020.03-2021.04)深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改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可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阑尾周围脓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中药熏洗及中医护理干预促进肛周脓肿(PA)术后肛门功能及创面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阳江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PA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34.97±6.51)岁;观察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35.14±6.47)岁。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中药熏洗及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肛管静息压、肛门失禁评分、切口肉芽生长情况评分、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干预14 d后两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门失禁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均P<0.000 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11.31±1.25)kPa比(12.29±1.46)kPa,(2.23±0.37)分比(3.58±1.16)分](t=5.723 6、5.038 2,均P<0.000 1);干预14 d后两组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00 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1.67±3.38)kPa比(18.22±3.16)kPa](t=6.954 7,P<0.000 1)。观察组患者术后5、8、11、14 d切口肉芽生长情况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3.241 7、5.092 6、5.974 8、7.584 1,均P<0.000 1);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5.834 7、6.620 5,均P<0.000 1)。结论中药熏洗及中医护理干预用于PA术后患者,可以显著地改善肛门功能,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缩短创面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肛周脓肿 中药熏洗 肛门功能 创面恢复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肛门功能及创面恢复效果。方法 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34,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疼痛消退和创面恢复时间。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肛管静息压(11.66±1.58)、肛门失禁(2.29±0.47)等肛门功能以及创面恢复(13.47±0.82)、疼痛消退时间(4.35±0.2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肛周脓肿 肛门功能及创面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并观察患者肛门功能及创面恢复效果。方法:设置62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设置2021年2月--2021年12月为观察时间段,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一组和二组,一组采用一般护理,二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肛门功能和疼痛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情况。结果:(1)一组和二组肛门功能对照中,二组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肛门失禁评分均优于一组,(p

  • 标签: 肛周脓肿 术后患者 护理干预 肛门功能 创面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肛门功能及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报告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作为时间区间,并截取此段区间中我院接收的88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作为报告调查对象,以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组间人数为44/组,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肛周脓肿 综合护理 创面愈合时间 肛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肛门功能及创面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8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行综合护理,比例两组肛门功能及创面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肛管静息压低于对照组,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1d、3d及5d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肛周脓肿手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可促进肛门功能尽早恢复,缩短创面恢复时间,且可降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肛周脓肿 综合护理 肛门功能 创面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