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学界对西麟音乐创作的研究,更多着眼于他的交响乐作品。这部酝酿于1984年、完成于2000年的《小提琴协奏曲》,历时十六载,无论是从作曲技法还是精神内涵等方面都不逊色于他的交响乐作品,到目前为止,它也是西麟创作的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更是我国当代小提琴的优秀作品之一,但迄今未见对其详尽地分析与研究。本文从这部作品的重要特征——对民间音乐语汇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术地创造性运用来分析这部作品,以期丰富对西麟音乐创作的研究,并推动中国当代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演奏。

  • 标签: 王西麟 《小提琴协奏曲》 民间音乐语汇 西方现代作曲技术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圣地延安提起平剧研究院演员洪宝,由于他那精采的武生表演艺术影响之所及,上至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副主席、彭真校长、贺龙司令员,下至党、政、军、文、群各行各界,几乎没有不熟悉这位演员名字的,就是到了全国解放后的五十年代初,当周总理准备出国参加亚非会议的前夕,在一次为他举办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朱德总司令 革命圣地延安 五十年代 伐子都 艺海
  • 简介:山东琴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被誉为“曲艺皇后”。其深厚的文化内蕴、精湛的艺术表现,使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不仅对山东民间音乐品种如吕剧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予当代声乐表演艺术以深刻启示。如果合理吸收山东琴书唱法,不仅对于歌唱演员提高专业基本功大有裨益,而且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南路山东琴书代表人物振刚先生的深入采访,探究了其琴书表演艺术髓运用到山东民歌演唱中的可行性。

  • 标签: 山东琴书 王振刚 山东民歌 演唱
  • 简介:一兵是一位"淑女"加"女汉子"型的作曲家,她的音乐美丽与刚毅兼之,抒情与戏剧融会,颇具"绢绢"之情与"长风"之气。一兵,这个名气听起来像个战士,更让人想起了《我是一个兵》这首歌曲,铿锵有力,意志如钢,充满着坚定的气质。其实,一兵是一位温柔质朴的女性,一位对音乐事业矢志不渝、终身奋斗、硕果累累的女作曲家。很多人依照惯例设想,女作曲家写出的音乐都是"温馨小调",其特点似涓涓流水,窃窃私语。

  • 标签: 交响乐作品 音乐事业 我是一个兵 山西民歌 《天仙配》 大提琴家
  • 简介:“把自己当做一粒种子播开去”──谈连三先生的大提琴音乐创作黄振宇连三先生(1926—1986)是我国50年代至80年代初的最著名大提琴艺术家,也是中国大提琴教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于40年代开始从事音乐演奏和教学工作,曾先后任国立福建音专助教、台...

  • 标签: 大提琴教学 大提琴音乐创作 民族化风格 钢琴伴奏 练习曲 民族风格
  • 简介: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西安音乐学院主办,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协办的"第六届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1月9日~12日在古都西安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紧紧围绕教材建设、教学方案、区域音乐进课堂等内容,研讨了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学系 四川音乐学院 学术研讨会
  • 简介:本文结合笔者对作曲家的专访及相关文献,就钢琴曲《梅花三弄》的艺术特色加以研究。并通过钢琴曲与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比较,从钢琴语汇、曲体结构、创作意图三个方面就该曲的创作特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为该曲的教学和演奏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王建中 钢琴曲 《梅花三弄》 古琴曲 艺术特色
  • 简介:“诗言志,歌永言”,对我国文化、文艺、诗、歌,有深远影响。小盾先生以为(凡引文概用楷体。引文中加重处系洛地标记。下同):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诗言志,歌永言”也许是最重要的命题——至少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命题。

  • 标签: 诗言志 汉文化 歌唱 汉族 传统 文学理论史
  • 简介:近代中国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识字不多的后勤人员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样作出了不可或缺的奉献,国立音乐院“元老级”校工浩川堪称时代之典型与楷模。

  • 标签: 国立音乐院 校工 王浩川
  • 简介:<正>一苏联汉学家希礼的中国文化研究鲍里斯·亚历山罗维奇·瓦西里耶夫(БорИсAпексаНДроВИУВасИЛьеВ,1899-1937),汉名希礼,他出生于彼得堡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1922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东方系,自1918年为俄罗斯汉学权威阿列克谢耶夫教授(АЛексеВB.M.,1881-1951,汉名阿翰

  • 标签: 阿列克谢耶夫 中国文化研究 彼得 汉名 瓦西里耶夫 中国戏曲
  • 简介: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由来已久,相关成果多偏重历史研究,且缺乏体系。耀华等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一书对中华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对传播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指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著述体现出"研究内容、体系的丰富性,研究个案、例证的典型性,研究对策、方案的针对性"三个方面的价值特征与写作特色。

  • 标签: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国际传播 推广 受容
  • 简介:在莫斯科的朋友圈里,阿尔弗莱·施尼特凯被亲切地称作阿尔弗。在俄罗斯,这个昵称听起来还很含混陌生,似乎在苏维埃莫斯科的沉闷生活中强调施尼特凯的存在有多么的怪异。在那里,他会被轻易地当成火星人。

  • 标签: 施尼特凯 弦乐四重奏 弗莱 全集 演奏 诺斯
  • 简介:紫武,现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大四年级,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提琴教研室主任娜木拉副教授,2003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就读至今。由于学习勤奋努力,多次获得国家或学校的各类奖学金和多项专业比赛奖项。2009年,荣获“第六届卡洛斯普利埃多国际大提琴比赛”第四名及最终优胜(成就)奖;

  • 标签: 大提琴 卡洛斯 比赛 墨西哥湾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国际
  • 简介:文章从音乐学术史角度评价光祈的《中国音乐史》一书,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完成现代学术转型的第一本著作"。并从以"律、调、谱、器"为古代音乐史著述知识系统构成的主体框架;在专题研究基础上对古代乐律学知识有较为系统而深入的阐述;首次运用、借鉴现代音乐学研究方法和成果系统研究古代音乐;注重实证性研究,重视数理计算和乐器实物图像的提供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认为就学科现代学术转型这一点来讲,光祈对现代音乐学术研究方法的借鉴和运用、学术视野的宽广和新颖、学术成果的规范和严谨,以及所涉每个专题的深入研究等方面,都是其前诸学者无法相比的,并指出光祈《中国音乐史》构建的古代乐律学史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已开始具有中国乐律学史最早、也是较为系统的理论形态。

  • 标签: 王光祈 《中国音乐史》 音乐学术史
  • 简介:作曲家西辟为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四重奏(op.41)是近年来一部独受国际音乐家极高评价的作品。本文对此曲4个部分的和声、旋律、曲式结构做以详细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之用。

  • 标签: 王西麟 四重奏 曲式结构 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