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相关性胃肠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加深对该疾病的认知,避免误诊、漏诊。方法收集2020—2021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抗PD-1相关性胃肠炎3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特征,电话随访患者。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3、39和73岁,此前均因恶性肿瘤免疫治疗而出现胃肠道症状。内镜检查2例表现为全结肠炎,1例表现为胃窦巨大溃疡并累及幽门管。显微镜下观察3例均主要表现为上皮明显萎缩、变薄,黏膜固有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隐窝/腺腔内微脓肿形成,腺体减少及结构改变(分支、扭曲),部分腺体可有明显扩张。此外,2例局部区域还可见慢性炎症特征(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3例行巨细胞病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均为阴性。结合病史及形态学,3例均诊断为抗PD-1相关性胃肠炎。针对上述诊断,对3例患者的治疗方案均为停止抗PD-1治疗和使用皮质类固醇,并进行了临床随访。3例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均明显改善,腹泻症状得到了缓解。结论抗PD-1相关性胃肠炎临床上并不罕见,然而,病理医师对它缺乏足够关注及认识,结合临床病史及病理形态学特征,应当想到该疾病,避免误诊、漏诊。

  • 标签: 胃肠炎 免疫疗法 PD-1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博丽珠单抗对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L1)高表达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人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治疗的70例晚期肺腺癌且PD-L1呈高阳性表达患者,男21例,女49例,年龄(59.45±6.68)岁。均采用帕博丽珠单抗免疫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期后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检测Cyfra21-1、Galectin-3水平及PD-L1阳性表达率,观察其水平变化趋势。计量资料组间差异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比较,组内多个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在治疗4周期结束后,部分缓解(PR)26例(37.14%),疾病稳定(SD)34例(48.57%),疾病进展(PD)10例(14.29%),总疾病控制率为85.71%。Cyfra21-1、Galectin-3水平及PD-L1阳性表达率在治疗后有显著下降趋势,且随着治疗周期的推移,Cyfra21-1、Galectin-3及PD-L1阳性表达率下降明显(均P<0.05)。在治疗4周期后,疗效为PR和SD的患者,较治疗前比较,Cyfra21-1、Galectin-3及PD-L1阳性表达率均有下降(均P<0.05);疗效为PD的患者,Cyfra21-1、Galectin-3及PD-L1阳性表达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8/70),且均未发生Ⅳ级不良反应。结论帕博丽珠单抗对PD-L1高表达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Cyfra21-1、Galectin-3水平及PD-L1阳性表达率,且不良反应较小。Cyfra21-1、Galectin-3及PD-L1可作为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

  • 标签: 晚期肺腺癌 帕博丽珠单抗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 人半乳糖凝集素-3
  • 简介:摘要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目前尚无国际标准治疗方案。本文报道了1例晚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在一线治疗中出现疾病进展后通过使用PD-1单抗联合化疗或联合表观遗传学药物治疗方案而获良好缓解,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了机会。这一治疗策略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PD-1单抗 表观遗传学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背景与目的广泛转移的腺样囊性癌(ACC)应用常规疗法(常规放疗、化疗或手术)疗效不佳,指南推荐首选参加临床试验。随着免疫治疗和立体定向放疗(SBRT)两项"非常规"治疗手段的应用日渐成熟以及远隔效应的发现,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研究拟采用开放标签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探索SBRT联合PD-1单抗对比单纯SBRT治疗对于广泛转移的ACC患者的疗效和远隔效应诱发概率,并验证这种全新的治疗模式应用在广泛期ACC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与分析本研究为验证SBRT联合PD-1单抗及单用SBRT两种疗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设计了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主要研究终点为1年治疗总有效率,次要终点为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等,将按意向性治疗人群作为统计材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以上指标。次要终点生活质量将应用单侧Wilcoxon秩检验比较FACT-G评分结果。伦理与发布本项研究将于近期提交北京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查。有关临床数据将发布在相关专业杂志期刊中。临床试验注册本研究拟于近期在ClinicalTrails.gov平台注册。

  • 标签: 腺样囊性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远隔效应 腺样囊性癌/免疫疗法 前瞻性研究
  • 简介:TwonovelwashcoatsCe0.8Zr0.15La0.05OδandCe0.8Zr0.2O2waspreparedbyanimpregnationmethod,whichactedasahostfortheactivePdcomponenttopreparePd/Ce0.8Zr0.15La0.05Oδ/substrateandPd/Ce0.8Zr0.2O2/substratemonolithiccatalystsfortoluenecombustion.ThewashcoatswascharacterizedbyX-raydiffraction(XRD),Ramanspectroscopy,Brunauner-Emmett-Teller(BET),andH2-temperature-programmedreduction(H2-TPR).Theresultindicatedthatboththewashcoatshadstrongvibration-shockresistanceaccordingtoultrasonictest.DopingLa3+intoCeO2-ZrO2solidsolutioncouldgeneratemoreoxygenvacancies,andcouldinhibitthesinterofCeO2-ZrO2solidsolutionwhencalcinedathightemperatures(800,900and1000°C).ThewashcoatCe0.8Zr0.15La0.05Oδhadmuchbetterredoxproperties.ThereductivetemperatureofCe4+speciesshiftedtolowtemperatureby60°Cwhenthewashcoatscalcinedathightemperatures(800,900and1000°C).ThePd/Ce0.8Zr0.15La0.05Oδ/substratemonolithiccatalystcalcinationat500°Chadthebestcatalyticactivityandthe95%tolueneconversionatatemperatureaslowas190°C.Whencalcinedatlowtemperature(500and700°C),thecatalyticactivityhaslittleimprovement,however,whencalcinedathightemperature,thecatalyticactivityofPd/Ce0.8Zr0.15La0.05Oδ/substratemonolithiccatalystshadsignificantimprovement.Ascatalystwashcoat,theCe0.8Zr0.15La0.05OδhadbetterthermalstabilitythanthewashcoatCe0.8Zr0.2O2,thedevelopedPd/Ce0.8Zr0.15La0.05Oδ/substratemonolithiccatalystinthisworkwaspromisingforeliminating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活动和固定不同义齿在PD(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PD伴牙列缺损修复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主要为活动义齿修复,观察组38例为固定义齿修复,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修复后观察组患者SBI状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前口腔功能评分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PD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牙齿修复时,固定、活动两种修复方式有不同优势,均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牙列缺损修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对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1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资料。男46例,女15例。中位年龄56(29~75)岁,其中≤60岁41例,>60岁20例。患者行系统治疗前,单个器官转移36例(59.0%),≥2个器官转移25例(41.0%);肺转移17例(27.9%),肝转移54例(88.5%)。乳酸脱氢酶(LDH)正常52例,异常4例。MSKCC危险分层(共57例)低危组34例(59.6%),中危组23例(40.4%)。6例(9.8%)初诊时即存在远处转移,其中4例接受原发灶减瘤术;余55例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术。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的PD-L1表达水平,将肿瘤细胞膜检测到PD-L1染色≥1%定义为PD-L1阳性表达。分析PD-L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点亚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数据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6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5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3例、集合管癌1例、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2例、未分类2例。WHO/ISUP核分级(共52例)为1~4级分别为4例、20例、19例、9例。T1期、T2期、T3期、T4期(共60例)分别为26例、12例、20例、2例。淋巴结阳性5例,阴性56例。TNM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20例、11例、21例、8例。61例的PD-L1阳性表达率为24.6%(15/61)。WHO/ISUP核分级1~4级的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0%(1/20)、31.6%(6/19)、44.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随WHO/ISUP核分级的增加,PD-L1阳性表达率升高,两者间存在线性相关(P=0.006)。基线LDH水平正常组和异常组的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2%(10/52)和75.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DFS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D-L1(P=0.045)、年龄(P=0.014)、WHO/ISUP核分级(P<0.001)、T分期(P=0.015)、N分期(P=0.026)、TNM分期(P=0.005)与DFS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WHO/ISUP核分级为D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1.8,95%CI 1.1~2.9,P=0.018)。单因素(P=0.154)和多因素(P=0.902)分析结果均显示,PD-L1不是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OS的预后因素。OS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WHO/ISUP核分级(HR=3.0,95%CI 1.1~8.0,P=0.033)和MSKCC危险分层(HR=5.9,95%CI 1.2~29.7,P=0.03)。结论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WHO/ISUP核分级越高,PD-L1阳性表达率越高。PD-L1阳性表达并不是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癌,肾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预后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主要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相应的Pd/ALO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组成和形貌等进行了具体的表征。通过相关研究发现,Pd粒子在ALO的表面均匀分布,其粒径约为5nm。在硝基苯酚催化反应过程当中,经过加氢制备氨基苯酚,有效考察了催化剂所具有的催化性能。Pd/ALO催化剂的活性随着Pd负载量的不断增大而呈现出明显的增强趋势,而且和市场所销售的Pd/C等相比,具有着十分优异的催化活性。

  • 标签: 磁性Pd/ALO催化剂 制备 硝基苯加氢 应用
  • 简介:摘要免疫逃逸近期被认为是肿瘤进展的重要角色。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是近年发现的具有负性免疫调节作用的B7家族的成员,PD-L1与表达于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death1,PD-1)结合后发挥抑制肿瘤免疫及促进肿瘤进展的作用.PD-L1被发现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与预后负相关。抗PD-L1/PD-1抗体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带来显著效果。但只有部分患者治疗有效。因此,进一步了解PD-L1表达调控将有利于抗PD-L1/PD-1抗体治疗的改进。本文就PD-L1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概括。

  • 标签: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表达调控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G6PD活性对孕妇产前体检时G6PD缺乏和地中海贫血初筛的意义。方法:200份标本用生化分析仪检测G6PD活性,同时作高铁血红蛋白还原(MHB—RT)检测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结果:用生化仪检测G6PD活性其降低者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检测结果极为吻合(吻合系数κ=0.872);G6PD活性增高者与血红蛋白电泳时发现地中海贫血的结果也极为吻合(吻合系数,κ=0.862)。结论: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直接快速检测G6PD活性,对孕妇产前G6PD缺乏和地中海贫血的初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G6PD活性 G6PD缺乏 地中海贫血
  • 作者: 吴江华 林冬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08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06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 简介:摘要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筛选和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近年在病理科中逐渐开展常规检测。PD-L1的表达在肿瘤中存在瘤内空间上及时间上的异质性,包括瘤体内部不同位点的表达异质性、肿瘤复发转移及肿瘤治疗后不同瘤灶间的表达异质性。如何选择合适的组织标本进行PD-L1检测仍是当前临床实践中关注的科学问题。PD-L1表达的异质性可导致临床实践中使用活检或细胞学标本检测对PD-L1表达的评估差异,以及选择原发肿瘤或选择复发转移、治疗后肿瘤作为PD-L1检测组织标本的潜在疑惑,进而对肺癌的免疫治疗产生影响。本文将总结目前研究中所涉及的非小细胞肺癌中PD-L1表达瘤内空间/时间异质性的报道并讨论其对PD-L1检测标本选择的影响,为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提供有益的实践应用指导或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港市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筛查率及阳性率。方法生后应用脐静脉血进行G-6-PD缺乏症筛查,用G6PD/6PGD比值法。结果G-6-PD缺乏症筛查阳性率为5.56%。男女婴筛查阳性率分别为6.91%、3.86%,差异有显著性,p=0.000(P<0.01);筛查阳性者男女婴G-6-PD活性分别为0.68±0.18、0.79±0.15,差异有显著性,p=0.000(P<0.01)。结论G-6-PD缺乏症在我市发生率高,男婴明显高于女婴,男婴G-6-PD活性明显低于女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早发现G-6-PD缺乏症,及时对G-6-PD缺乏症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干预,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从而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G-6-PD缺乏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本文对生物质与废塑料混合物的共裂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装置主体是由一个自制的常压间歇式固定床反应器所组成,采用的生物质原料是多年生毛竹中段,废塑料选用的是LDPE,催化剂选用的是自制的贵金属负载催化剂Pd/Al2O3,在无氧或者低氧的密闭系统里进行了混合的催化裂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当控制裂解反应温度在490℃2时,Pd/Al2O3,催化剂在H2气氛下的裂解效果较好,得到的液体产品里烯烃含量较低,环烷烃和芳香烃含量较高,得到的油品产量和质量均较好。

  • 标签: 共裂解 贵金属负载 生物质 废塑料 油品
  • 简介:目的检测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PD-1淋巴细胞亚型,并进行临床随访,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35例可疑原发性肺癌患者的血液学标本,并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分析以及PD-1表达,然后进行临床随访。结果35例患者中,31例患者最终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肺癌(腺癌23例,鳞癌3例,小细胞肺癌5例),剩余4例患者为炎症。CD3+CD8+T细胞比例数值高、CD4+/CD8+的比值低、PD-1+/PBMC比例高的患者近期疗效越好。未发现治疗前淋巴细胞亚型比例异常患者与正常患者之间存在PFS的差异。结论在本项回顾性小样本研究中,发现原发性肺癌治疗前特定淋巴细胞亚型与近期疗效相关,尤其是PD-1+PBMC比例升高的患者近期疗效更佳。需要进一步前瞻性大样本研究验证。

  • 标签: 原发性肺癌 淋巴细胞亚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感染对腹膜淋巴孔的影响,以及选择性AT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PD123319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4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感染组、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每组10只.腹腔感染组:按经典盲肠穿孔结扎实验建立腹腔感染模型.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建立腹腔感染模型后,经腹腔注射PD123319水溶液(0.2g/kg).假手术组仅打开腹腔,翻动肠道后,即关闭腹腔.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感染组均经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2h后处死大鼠,采集腹膜组织标本.(1)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腹膜淋巴孔变化,检测孔径及开放密度.(2)采用NO硝酸还原法,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腹膜组织NO浓度.(3)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腹膜组织NO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Phospho-eNOS(P-eNOS)表达量.(4)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腹膜间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1)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感染组、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分别为(2.3±0.4)μm、(2.5±0.5)μm、(4.7±0.5)μm、(3.8±0.5)μm,腹膜淋巴孔开放密度分别为(2.0±0.8)×10^8/m^2、(2.1±0.7)×10^8/m^2、(6.2±1.3)×10^8/m^2、(4.6±1.4)×10^8/m^2.4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腹膜淋巴孔开放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8.130,56.780,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腹膜淋巴孔开放密度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81,0.514,P>0.05).腹腔感染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腹膜淋巴孔开放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86,8.573,P<0.05);腹腔感染组与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4,3.098,P<0.05)

  • 标签: 腹腔感染 腹膜淋巴孔 一氧化氮 选择性AT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简介:高性能、高能效硅解决方案供应商安森美半导体(ONSemiconductor)宣布,其NCP1081和NCP1083集成以太网供电用电设备(PoE—PD)/直流-直流(DC-DC)转换器控制器已获证明,符合即将推出的大功率通信应用的IEEE802.3at标准.

  • 标签: IEEE802 安森美半导体 PD控制器 功率集成 标准 POE
  • 简介:摘要: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下,细菌耐药率升高严重。针对抗菌药物而言,对其药物代谢动力学( PK)、药物效应动力学( PD)展开研究,应围绕病原体、宿主、药物三者进行,系统探讨其关系,进一步明确在抗菌药物中,杀菌效应、不良反应、血液浓度的关系,实现抗菌药物开发、使用的有效优化。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 简介:ThispaperreportsasimpleandhighlyselectivemethodforpreconcentratingandseparatingoftracePd(II)andPt(IV)withsilicagelbondedbyaminopropyl-benzoylazo-4-(2-pyridy-lazo)-resorcinol(ABPR-SG).ABPR-SGisstableinsolutionfrom6mol/LHCltopH7.0andincommonorganicsolvents.ThemaximumadsorptivecapacityofPd(n)onABPR-SGis362μmol/g.AfterpreconcentrationandseparationbyusingABPR-SGcolumn,Pd(II)andPt(IV)ofμg/Llevelinartificialwatersamplescanbemeasuredreliablybycommonspedrophotometry.ThemaximumconcentrationfactorsofPd(II)andPt(IV)onABPR-SGcolumnare143and125respectively.ThechromatographiccolumnpackedwithABPR-SGcanbereused.Themethodissimpleandefficient.

  • 标签: PRECONCENTRATION separation ABPR SG spec-trophotom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