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健康教育实施前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实验组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健康教育实施后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无大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我院目前为止5次关于骨质疏松患者康复护理的专家会谈记录,总结了当前医学环境下骨质疏松患者广泛存在的生理生活特点及其临床护理常规,再通过实例调研重点关注药物基础护理以外的可行优化方案。具体方法是通过调查问卷方式采集了我院今年1月份到4月份154例骨质疏松确诊患者前期生理生活基本信息,就患者前期生活习惯(嗜烟酒、酸性体质)、营养摄入(钙类、蛋白质)、身体质量(BMI)、情绪状况等方面进行归纳分类,结果证实了具有一定普适的各类骨质疏松患者的前期生活行为特征,继续从中选取了治疗药物和医学手段相对类似的68例作为观察对象,目的是通过系统制定出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病患实际情况的护理引导方案,通过68例特征护理方案干预下的病患医疗档案记录与往年形成同期对照,为优化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方案提供一定的探究考察资料。

  • 标签: 护理引导 骨质疏松 方案优化
  • 简介: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对患者脊柱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维生素D和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5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25(OH)D,和3、4、5节腰椎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为58.00%(P〈0.05),BMC和BMD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可有效抑制骨质的吸收,增加骨密度,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二磷酸盐 脊柱 骨质疏松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在中西医学理论以及计算机自适应的指导下,运用经典测试理论和现代项目测试反应理论进行研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方法通过成立研究组,制定量表的基本特征,规范基本概念和术语,构建量表的理论框架,收集所有关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条目的相关文献,经过条目库构建和条目的初步筛选,初步概念框架的修订,条目定性评阅,专家评阅,认知采访,制定出调查量表的初稿,然后现场调查,收集3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报告的条目以及92例健康者对照,进行定性研究,运用经典测试理论方法和现代项目反应理论等方法综合筛选以得出最终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O量表。结果经现场调查,整理数据,通过6种分析综合评价,从71个条目的调查量表中删除27个条目,最终建立建立了包括疾病生理、心理、社会、治疗领域4个领域,疾病表现、全身表现、心理表现、社会关系、日常活动能力、满意度等6个维度,共44个条目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O量表。结论最终研制出包含1个疾病、4个领域、6个维度的44个条目的骨质疏松症PRO量表。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 量表 研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农村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合并有骨质疏松的农村老年患者653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患病具体情况、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总结。结果女性患病率为70.2%,明显比男性的29.8%高,70岁以上患病率即明显增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增长、钙摄入量不足、不健康生活方式、治疗状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结论农村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降低农村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服务,为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 标签: 农村 老年人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来寻找提高老年男性OP患者药物治疗率的方法。方法对478例老年(≥70岁)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和骨密度检测,并调查OP患者的用药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男性OP发病率高达25.31%,但OP患者的药物治疗率仅为18.48%。医患双方OP防治知识欠缺,老年男性OP患者用药依从低、治疗药物匮乏。结论老年男性OP患者药物治疗率很低,而加强OP防治知识的宣教,提高OP患者的用药依从,不断丰富抗OP的药物种类,可能是目前提高老年男性OP患者药物治疗率的主要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药物治疗 老年男性
  • 简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硫氧还蛋白(Trx)系统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参与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状态以对抗氧化应激,其是由Trx、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以及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组成的多功能小分子蛋白系统,因此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有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硫氧还蛋白系统和骨质疏松症之间的联系。

  • 标签: 硫氧还蛋白系统 氧化应激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方法选取60例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雌激素、钙剂、维生素D3、二磷酸盐、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3月后总有效率为18.3%,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用药6个月总有效率为83.3%,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P<0.01)。结论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3个月症状改善不明显,用药6个月以上才出现BMD改善,治疗过程中要提高患者的依从

  • 标签: 更年期 骨质疏松 综合治疗 骨密度BMD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P)与饮食、户外运动、日照等因素的相关。方法对凉山州西昌市农村地区骨质疏松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测定调查对象尺桡骨间距8mm处骨密度,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风险评估。结果490名调查对象中诊断骨质疏松症32例,患病率为6.5%。OP组与非OP组相比,嗜好高盐饮食、户外运动少、日照较少的比例更高(P<0.01)。结论骨质疏松症与饮食、户外运动、日照等因素有一定相关,嗜好高盐饮食、户外运动少、日照较少者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高盐饮食 户外运动 日照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化三醇对甲亢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甲亢骨质疏松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丙基氧硫嘧啶+钙尔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FT3、FT4、TSH、TGAb、BMD等指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T3、FT4等指数明显降低,TSH、BMD指数明显升高,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丙基氧硫嘧啶+钙尔奇+骨化三醇治疗甲亢骨质疏松疗效更佳,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骨化三醇 骨质疏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骨质疏松诊断中骨密度检查与X光检查的互补必要。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质疏松诊断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采用X光检查和骨密度检查,观察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经过第一次诊断,其中1.3%的患者无法进行明确诊断,经过第2次诊断,与第一次相比,正常人所占比率下降2.7%,骨密度减少患者所占比率下降13.4%,骨质疏松患者所占比率增加13.3%,伴发骨折骨质疏松患者所占比率增加4.1%。结论通过结合骨质疏松诊断中骨密度检查与X光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骨质疏松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骨质疏松 诊断 骨密度检查 X光检查 互补必要性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经后路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24例陈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脱位患者行经后路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寰枢复位、骨折愈合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内固定位置满意,寰枢序列重建满意,脊髓无受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半年骨折均获骨愈合,植骨融合率100%。患者相关神经功能改善明显。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和寰枢再移位、失稳现象。结论应用经后路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脱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脱位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与PFNA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回顾分析42例65岁以上,同时合并重度骨质疏松(Singh指数Ⅲ级以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骨折分型采用Evans分型。人工关节组19例,PFNA组23例,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其中人工关节置换组18例(94.11%)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优或良;PFNA组19例(80.95%)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优或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关节置换组术后开始负重时间(5.8±2.3)d;PFNA组术后开始负重时间(17.8±5.1)d。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来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方法牢靠,可早期下地活动,较早恢复患肢功能。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质疏松 人工关节和植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组(观察组A组)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B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发生率和首次排便时间的影响。结果A组腹胀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术后通过心理疏导、饮食调护、帮组建立床上排便习惯、腹部按摩、中药调理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排便、减少腹胀的发生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护理 胸腰椎骨折 腹胀便秘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血糖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83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就患者腰椎(L2~L4)及Troch、ward三角及Neck等股骨上端骨密度给与测量,并对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测空腹血糖(FPG)予以检测。结果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对其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举措,可显著提高此病所引起的骨密度降低状况,还可对各种并发症予以有效防止。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血糖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