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二氢嘧啶(DHP)缺陷症是一种罕见的嘧啶降解代谢障碍性疾病,以二氢嘧啶尿为特征,具有高度的表型异质性,DPYS为其致病基因,全球共有不到40例病例报道,尿气相色谱-质谱可筛查临床可疑的患者,基因测序为该病的主要确诊手段。现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基因型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二氢嘧啶酶缺陷症 DPYS基因 基因测序 尿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蕲蛇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复方丹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蕲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蕲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可观,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蕲蛇酶 脑梗塞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热惊厥后心肌的临床变化。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小儿热惊厥患儿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患儿的热惊厥类型进行分组,其中54例患儿为单纯型热性惊厥,作为SFS组;另54例患儿为复杂型热性惊厥,作为CFS组。对比两组患儿心肌指标的变化。结果 SFS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LDH)指标水平均低于CFS组,其中CK-MB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S组患儿CK-MB、CK、LDH指标阳性率均低于CFS组,其中CK-MB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K-MB、CK、LDH均呈现显著的下降,相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热惊厥患儿在发病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受损,其中CFS患儿心肌损伤程度更为严重。心肌指标CK-MB的敏感性最高,可在早期心肌受损中发挥重要作用。热惊厥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心肌指标均呈现显著的下降,提升心肌受损得到改善。

  • 标签: 儿科 热惊厥 肌酸激酶同工酶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探讨端粒反转录(TERT)启动子突变在脑胶质瘤分子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的135例患者,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其胶质瘤相关分子特征,分析TERT启动子突变与其他胶质瘤分子特征以及肿瘤病理学类型的关系,从而探讨TERT启动子突变在胶质瘤分子分型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35例患者中,35例(25.9%)存在TERT启动子突变,且TERT启动子突变与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有关(χ2=14.190,P<0.001),而与异柠檬酸脱氢(IDH)基因突变无明显相关(χ2=0.827,P=0.363)。在世界卫生组织(WHO) Ⅱ级和Ⅲ级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以及WHO Ⅳ级IDH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组(简称星形-突变型组)中,TERT启动子的突变率低于WHO Ⅱ级和Ⅲ级的IDH突变伴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组(简称少突组)以及WHO Ⅳ级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和IDH野生型胶质肉瘤组(简称胶母-野生型组)(均P<0.001),而少突组与胶母-野生型组之间TERT启动子突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O Ⅱ级和Ⅲ级星形细胞瘤患者中,无一例同时存在TERT启动子突变与IDH基因突变。结论TERT启动子突变主要存在于IDH突变伴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型少突胶质细胞瘤以及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TERT启动子突变与IDH基因突变同时存在可能能够排除WHO Ⅱ、Ⅲ级星形细胞瘤的诊断。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诊断 分子分型 点突变 端粒酶反转录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探讨端粒反转录(TERT)启动子突变在脑胶质瘤分子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的135例患者,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其胶质瘤相关分子特征,分析TERT启动子突变与其他胶质瘤分子特征以及肿瘤病理学类型的关系,从而探讨TERT启动子突变在胶质瘤分子分型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35例患者中,35例(25.9%)存在TERT启动子突变,且TERT启动子突变与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有关(χ2=14.190,P<0.001),而与异柠檬酸脱氢(IDH)基因突变无明显相关(χ2=0.827,P=0.363)。在世界卫生组织(WHO) Ⅱ级和Ⅲ级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以及WHO Ⅳ级IDH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组(简称星形-突变型组)中,TERT启动子的突变率低于WHO Ⅱ级和Ⅲ级的IDH突变伴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组(简称少突组)以及WHO Ⅳ级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和IDH野生型胶质肉瘤组(简称胶母-野生型组)(均P<0.001),而少突组与胶母-野生型组之间TERT启动子突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O Ⅱ级和Ⅲ级星形细胞瘤患者中,无一例同时存在TERT启动子突变与IDH基因突变。结论TERT启动子突变主要存在于IDH突变伴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型少突胶质细胞瘤以及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TERT启动子突变与IDH基因突变同时存在可能能够排除WHO Ⅱ、Ⅲ级星形细胞瘤的诊断。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诊断 分子分型 点突变 端粒酶反转录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 subtype,又称Presepsin)联合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对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儿,41例发生休克为脓毒性休克组,53例未发生休克为脓毒症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儿童41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浆Presepsin、NGAL、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记录脓毒症患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SOFA)评分。根据患儿入院28 d病死率分为存活组75例,死亡组1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血浆Presepsin、NGAL、PCT和CRP水平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SOFA评分。采用Pearson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Presepsin、NGAL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对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血浆Presepsin、NGAL、PC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脓毒性休克组均高于脓毒症组(P<0.05);死亡组血浆Presepsin、NGAL、PCT、CRP水平和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低于存活组(P<0.05)。血浆Presepsin、NGAL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均呈负相关(r=-0.676,P<0.001;r=-0.664,P<0.001),与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r=0.781,P<0.001;r=0.749,P<0.001)。当血浆Presepsin水平为468.91 ng/L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85.6%,特异度为77.5%。当血浆NGAL水平为38.94 ng/mL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65.8%。血浆Presepsin联合NGAL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2(95%CI 0.865~0.959),高于血浆Presepsin的AUC 0.857(95%CI 0.785~0.928)和NGAL的AUC 0.761(95%CI 0.680~0.841)。当血浆Presepsin水平为816.92 ng/L时,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敏感度为73.2%,特异度为76.1%。当血浆NGAL水平为51.27 ng/mL时,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敏感度为67.4%,特异度为68.0%。血浆Presepsin联合NGAL预测儿童脓毒症预后的AUC为0.891(95%CI 0.816~0.966),高于血浆Presepsin的AUC 0.795(95%CI 0.698~0.892)和NGAL的AUC 0.714(95%CI 0.577~0.851)。结论临床通过检测血浆Presepsin和NGAL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对评价患儿预后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诊断 预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 subtype,又称Presepsin)联合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对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儿,41例发生休克为脓毒性休克组,53例未发生休克为脓毒症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儿童41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浆Presepsin、NGAL、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记录脓毒症患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SOFA)评分。根据患儿入院28 d病死率分为存活组75例,死亡组1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血浆Presepsin、NGAL、PCT和CRP水平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SOFA评分。采用Pearson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Presepsin、NGAL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对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血浆Presepsin、NGAL、PC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脓毒性休克组均高于脓毒症组(P<0.05);死亡组血浆Presepsin、NGAL、PCT、CRP水平和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低于存活组(P<0.05)。血浆Presepsin、NGAL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均呈负相关(r=-0.676,P<0.001;r=-0.664,P<0.001),与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r=0.781,P<0.001;r=0.749,P<0.001)。当血浆Presepsin水平为468.91 ng/L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85.6%,特异度为77.5%。当血浆NGAL水平为38.94 ng/mL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65.8%。血浆Presepsin联合NGAL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2(95%CI 0.865~0.959),高于血浆Presepsin的AUC 0.857(95%CI 0.785~0.928)和NGAL的AUC 0.761(95%CI 0.680~0.841)。当血浆Presepsin水平为816.92 ng/L时,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敏感度为73.2%,特异度为76.1%。当血浆NGAL水平为51.27 ng/mL时,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敏感度为67.4%,特异度为68.0%。血浆Presepsin联合NGAL预测儿童脓毒症预后的AUC为0.891(95%CI 0.816~0.966),高于血浆Presepsin的AUC 0.795(95%CI 0.698~0.892)和NGAL的AUC 0.714(95%CI 0.577~0.851)。结论临床通过检测血浆Presepsin和NGAL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对评价患儿预后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诊断 预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选择,于2018年6月-2020年5月确定研究对象,选取人数为106例,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6例分为参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两种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做出比较。结果:检验结果统计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参照组相对于低于研究组,存在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参照组尿微量蛋白阳性率和尿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研究组{0.0%(0/106)、0.0%(0/106)比60.38%(64/106)、18.87%(20/106)},该结果相比,研究组具有优势,差异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的病程不同,其尿微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尿酸刺激对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OPN)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胶原蛋白分泌的作用。方法培养原代人心脏成纤维细胞(HCF);按照不同尿酸刺激浓度对HCF进行分组:尿酸0、5、10和15 mg/dl组;刺激48 h后进行以下实验:定量聚合链反应(qPCR)检测OP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oll-1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OPN、α-SMA、Coll-1的蛋白表达量;细胞生长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成纤维细胞活力;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毒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不同浓度尿酸刺激72 h后,碘化丙啶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经48 h不同浓度尿酸处理后,qPCR和Western blot显示,尿酸5、10和15 mg/dl组的心脏成纤维细胞中OPN、α-SMA和Coll-1表达较尿酸0 mg/dl组均有上调趋势,以尿酸10 mg/dl组升高最显著(均为P<0.001);细胞生长活力检测显示,尿酸5、10和15 mg/dl组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活力较尿酸0 mg/dl组显著增加(P<0.001、P<0.001和P=0.013),细胞增殖活力趋势也呈倒U型曲线关系;CCK-8检测显示,尿酸5和10 mg/dl组的细胞增殖毒性较尿酸0 mg/dl组明显提升(P=0.020、0.004);Trans-well实验表明,尿酸5、10和15 mg/dl组的细胞迁移能力增强;不同浓度尿酸刺激72 h后碘化丙啶染色检测显示,尿酸5、10和15 mg/dl组的细胞凋亡减轻,以尿酸10 mg/dl组最明显。结论尿酸可上调心脏成纤维细胞中OPN的表达,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增加胶原蛋白分泌。

  • 标签: 心肌纤维化 尿酸 成纤维细胞 骨桥蛋白 胶原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肾透析患者心肌钙蛋白T和心肌钙蛋白I检测结果的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名肾透析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这300名患者中男性135名,女性165名,年龄45周岁--65周岁。这300名肾透析患者3天以内分别在罗氏602、贝克曼DXI800进行肾透析结束后的检测结果,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有3%-4%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会出现cTnT或cTnI的增高,然而约有2%的cTnT值增高的患者cTnI值正常。通过两台设备的检测结果对比发现,两台设备对于cTnT和cTnI的检测无较大差异, 两台设备的检测结果均可作为评估肾透析患者心肌损伤的依据。结论 通过对比两台设备的检测结果,可以发现两台设备检测能力以及灵敏度都非常高,两台设备的心肌钙蛋白T和心肌钙蛋白I结果的高低可以很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虽一些患者的检测结果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并不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

  • 标签: 肾透析 心肌钙蛋白T 心肌钙蛋白I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应用尿蛋白(urinary albumin,UP)和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中选取2020年1-12月间在本院治疗的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A组)以及同期到本院体检的40名健康者(B组)为研究对象,为纳入受检者均实施UP与MAU检验,并对比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经检测,A组患者UP与MAU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且其UP与MAU阳性检出率也显著高于A组;同时,采取UP+MAU联合检测的糖尿病肾病概率显著高于UP与MAU单一检测。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予以UP、MAU检测能够较为准确地对糖尿病肾病进行区分,且采取二者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肾透析患者心肌钙蛋白T和心肌钙蛋白I检测结果的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名肾透析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这300名患者中男性135名,女性165名,年龄45周岁--65周岁。这300名肾透析患者3天以内分别在罗氏602、贝克曼DXI800进行肾透析结束后的检测结果,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有3%-4%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会出现cTnT或cTnI的增高,然而约有2%的cTnT值增高的患者cTnI值正常。通过两台设备的检测结果对比发现,两台设备对于cTnT和cTnI的检测无较大差异, 两台设备的检测结果均可作为评估肾透析患者心肌损伤的依据。结论 通过对比两台设备的检测结果,可以发现两台设备检测能力以及灵敏度都非常高,两台设备的心肌钙蛋白T和心肌钙蛋白I结果的高低可以很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虽一些患者的检测结果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并不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

  • 标签: 肾透析 心肌钙蛋白T 心肌钙蛋白I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小儿手足口病中进行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的价值。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6月,挑选在我院收治的39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甲组,另选择同阶段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39例纳入乙组。甲乙组均应用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临床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通过临床检验,甲组患儿IgA及IgG水平显著低于乙组,IgM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乙组,对比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指标运用于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锁定观察时间段2020年3 月-2021年9月,以此时间内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作为样本,前者设定为观察组,后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收纳35例,均给予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监测,对比2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比较,观察组检验结果和阳性率更优P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检验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抑郁症患者共200例,给予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验,并选择同期的200例健康人群进行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验,比较两组的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阳性率。结果:比较两组的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显示对照组的水平低于抑郁症组,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阳性率显示对照组的水平低于抑郁症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行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验的结果对于判断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淀粉、胰淀粉、胰蛋白原激活肽(TAP)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高唐县人民医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确诊并治疗的55例AP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40.6±1.8)岁,男32例,女23例;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40.8±1.6)岁,男33例,女22例。对两组人群检测血清淀粉、胰淀粉及TAP水平。观察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血清淀粉、胰淀粉及TAP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淀粉水平为(82.1±25.5)U/L、胰淀粉水平为(75.8±8.2)U/L、TAP水平为(9.8±2.7)nmol/L;研究组治疗前血淀粉水平为(846.3±146.9)U/L、胰淀粉水平为(796.3±96.7)U/L、TAP水平为(1.3±0.6)nmol/L,治疗后血清淀粉水平为(96.9±65.8)U/L、胰淀粉水平为(89.1±28.3)U/L、TAP水平为(7.3±1.8)nmol/L;研究组治疗前血清淀粉、胰淀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TAP水平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淀粉、胰淀粉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血清TA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AP患者体内的血清淀粉、胰淀粉及TAP水平均显著性的升高,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淀粉、胰淀粉及TAP水平来辅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AP。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胰淀粉酶 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及角膜基质透镜自体移植术矫正远视及屈光参差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989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成人混合性屈光参差12例的临床资料,患者一眼近视,对侧眼为远视,双眼屈光度恰相匹配,近视的一眼采用SMILE手术,取出的角膜基质透镜备用,远视的一眼参照SMILE的术式,但将备用的角膜基质透镜植入角膜瓣下。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植入的透镜居中、透明,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视远及视近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角膜曲率明显增加,角膜厚度明显增厚,视疲劳症状明显减轻,患者满意率为83.3%(10/12)。结论飞秒激光SMILE及对侧眼自体移植术矫正远视及屈光参差早期效果良好,但仍需大样本深入研究,而且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矫正,远视 矫正,屈光参差 取出术,角膜基质透镜 移植术,角膜基质透镜,自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猪大网膜来源的细胞外基质(ECM)水凝胶与人源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hiPSC-CM)的生物相容性及其作为细胞移植递送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化学、物理和解的系列方法对猪大网膜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然后将提取的ECM制备成可注射性温敏水凝胶,通过组织学染色鉴定其生化成分,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表观结构,并向小鼠心肌内注射水凝胶观察其原位凝胶形成能力。采用小分子诱导法将人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成心肌细胞,随后将获得的hiPSC-CM分组培养,接种在水凝胶上共培养的为凝胶组,常规培养的为对照组,通过活/死细胞染色、CCK-8和鬼笔环肽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状况和生长形态,采用心肌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法分析心肌细胞生存数量和表型维持情况。结果苏木素-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和DAPI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制备的大网膜ECM水凝胶中无明显的细胞碎片、细胞核和脂质残留,天狼猩红和阿利新蓝染色显示该水凝胶保留了ECM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和糖胺聚糖。所制备的水凝胶在4 ℃条件下表现为黏性液体,在37 ℃条件下呈凝胶态。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该水凝胶的微观结构由不规则的纤维和大小不一的孔隙组成。在超声引导下可顺利将制备的ECM水凝胶注射到小鼠心肌内,注射后即刻超声下可见高回声信号,提示水凝胶在心肌内滞留,并通过后续的心肌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发现注射区有团状凝胶的存在。活/死细胞染色结果显示凝胶组和对照组的hiPSC-CM均大多数存活,很少有死细胞,CCK-8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鬼笔环肽染色结果显示hiPSC-CM可以在与ECM水凝胶共培养时正常伸展,凝胶组与对照组细胞形态相似,且两组的每细胞F-肌动蛋白覆盖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凝胶组与对照组每视野α-心肌肌动蛋白(α-actinin)和连接蛋白-43(Cx-43)的覆盖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API染色的定量结果显示,两组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凝胶组细胞的α-actinin和Cx-43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该研究成功制备了猪大网膜来源的ECM水凝胶,其与hiPSC-CM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细胞毒性,能够支持hiPSC-CM的体外生存并维持其表型,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可注射性心脏组织工程材料。

  • 标签: 肌细胞,心脏 水凝胶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膀胱平滑肌细胞与膀胱脱细胞基质(BAM)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分离培养兔膀胱平滑肌细胞,采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体进行鉴定。将以1×105个/mL的单细胞悬液均匀接种于制备BAM支架上,通过与单独培养的膀胱平滑肌细胞作对照,绘制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图,对比观察两条生长曲线的差异性。结果第4代兔膀胱平滑肌细胞形态为典型的"长梭样",免疫荧光显示α-SAM表达阳性。膀胱平滑肌细胞能够在BAM上很好地黏附生长,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基本相似。结论膀胱平滑肌细胞与BAM生物相容性好,可用膀胱平滑肌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以BAM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尿路移植物。

  • 标签: 肌细胞,平滑肌 膀胱 膀胱脱细胞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