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康惠尔透明贴来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在2018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52名结节性红斑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同时使用海普林乳膏,每天涂抹三次,持续使用一周。观察组则加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相应状况,来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0.7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7.69%,且观察组病人的舒适性、依从性及平均治愈时长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惠尔透明贴 结节性红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透明细胞肾癌在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扫描时的表现特点,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在透明细胞肾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CT检查,且在我院或转诊外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透明细胞肾癌患者23例,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加皮髓交界期、实质期、排泄期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时,透明细胞肾癌在皮髓交界期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下降,低于肾实质,呈快进快出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很好反映透明细胞肾癌的强化特点,为术前诊断透明细胞肾癌及临床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多期扫描 透明细胞肾癌
  • 简介:<正>1病例摘要患者,男,68岁,因"右腰痛半年,健康查体发现右肾肿瘤3天"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区疼痛,疼痛性质为隐痛,间歇性出现,与体力劳动及活动无明显相关。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等症状,一直未予重视。患者3天前于健康查体时行双肾B超检查发现右肾肿瘤。遂来本院就诊,门诊予行双肾增强CT检查示"右肾肿瘤、双肾多发囊肿"(图1、2),门诊以"右肾肿瘤,右肾癌?"收住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重大遗传性疾病史。入院

  • 标签: 囊性肾癌 肾肿瘤 腹腔镜 健康查体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囊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将48例(76只眼)白内障患者,按照切口位置位于颞上方及鼻上方或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分为A、B两组,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A组平均角膜散光度术前为(0.80±0.66)D,术后3月为(0.67±0.59)D,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角膜散光度术前为(0.82±0.67)D,术后3月为(0.40±0.3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月较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减少0.13D,而B组术后3月较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减少0.41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选择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做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患者角膜散光度减小,视觉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手术源性散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软骨肉瘤(clear cell chondrosarcoma,CCC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陷阱、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23例收治并手术治疗的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45.78±16.19)岁(范围:27~72岁)。21~40岁8例(35%),41~60岁10例(43%),61~80岁者5例(23%)。发病部位股骨8例,骨盆7例,胸腰椎4例,骶骨3例,胫骨1例。术前穿刺及术后大体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5%硝酸脱钙处理,石蜡包埋,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收集术前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术后显微镜下病理组织学表现及免疫表型,归纳总结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形态学特点。结果23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中影像学均显示骨质破坏,部分病例为境界相对清楚的溶骨性破坏,部分病例有硬化缘。7例术前有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肿瘤组织大体灰白灰红色,部分病例可见瓷白色软骨样区域。镜下肿瘤细胞圆形、多角形,部分胞浆透亮,境界清楚,部分胞浆嗜酸性,细胞核圆形、居中,核分裂像罕见。常常可见结节状分布的软骨样基质及幼稚的编织骨,散在多核破骨巨细胞样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不同程度的表达S-100、D2-40、EMA、Vimentin、p16、SATB2,表达不具备特异性。治疗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整块切除,术后出现复发10例(43.5%),无远处转移病例。结论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是软骨肉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具有低度恶性生物学行为,准确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学和病理三结合,外科整块切除预后较好。

  • 标签: 软骨肉瘤 病理学 疾病特征 外科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CT诊断的认识。方法选择临床确诊,CT表现典型的1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CT表现网格状、颗粒状,两肺野透光度减低和支气管充气征为本病的典型征象。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CT检查结合临床对本病的及早诊断、发现并发症、预后及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透明质酸酶结构复杂,功能特殊,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作为透明质酸的专一性水解酶存医学和生物学领域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透明质酸酶在眼科手术局部麻醉,白内障及其并发症、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报道很多,并有部分涉及甲状腺相关眼病等疾病的治疗应用情况:现将透明质酸酶基本性质及其在眼科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透明质酸酶 眼科疾病 临床研究 生物学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透明隔腔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B超测量80名孕18-40周正常胎儿透明隔腔宽度,线性回归分析透明隔腔宽度与孕周的关系;比较40名孕18-40周透明隔腔正常胎儿(对照组)、40例透明隔腔缺失胎儿(观察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结果80名孕18-40周正常胎儿透明隔腔宽度(5.6±1.7)mm,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明隔腔宽度与胎儿孕周无明显相关性。观察组、对照组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分别为100%,1.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超声检出胎儿透明隔腔异常是诊断胎儿颅内结构异常的一个重要线索,对判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超声 透明隔腔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间测量NT(nuchaltranslucencyNT)颈项透明层厚度的意义。方法对近两年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860例孕妇进行NT测量,孕周控制在11-13+6W。结果共测出NT≥3.0mm20例,其中3例染色体异常(均为21-三体),5例超声异常,(先心病1例,颈部淋巴管水瘤2例,2例孕中期水肿),12例随孕周增加而变薄直至消失。结论超声测量NT是早期有效筛查胎儿畸形一个重要指标,是一种尽早发现异常胎儿的有效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 早孕 颈项透明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旁胸部X线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X线证实46例HMD的影像表现。结果胸片显示的两肺野透亮度减低和支气管充气征为本病主要X线征象,两肺部分呈磨玻璃样、弥漫颗粒状改变。结论床旁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HMD的主要方法,对其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大部分可作出肯定诊断。

  • 标签: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床旁摄片 胸部X线检查
  • 简介:摘要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最常转移至肺、区域淋巴结、骨和肝脏,转移至脑膜瘤较少见。我们报道了1例71岁女性,有肾细胞癌病史,因近4个月反应缓慢,步态不平衡入绍兴市人民医院。脑MRI显示右侧中颅窝基底部肿块。病理组织学为脑膜瘤和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结合国外文献,就肾细胞癌转移至脑膜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病理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颞部层次众多,在进行颞部透明质酸填充时需掌握充足的解剖知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颞部解剖的探讨加深对其理解并提供一种安全而且易于推广的方法。

  • 标签: 面部 解剖学 透明质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人才培养及培训模式的探讨,提高基层医院的人才技术水平,提升医疗质量。方法针对基层医院的人才技术水平的特点及薄弱点,制订人才培养的规划,选派研修及系统培训。结果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及系统培训,基层医院的人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结论昆山市基层医院的人才培养及培训模式具有可行性,提升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了医疗质量。

  • 标签: 基层医院 人才队伍 培养 培训
  • 简介:研究生培养工作作为医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开展科研实践为培养手段,对研究医院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更好地发挥研究生培养在医院人才培养、科研实践、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我院在创建研究医院的工作中,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使研究生培养工作和研究医院的建设起到良好的互动作用。

  • 标签: 医院 综合 医院管理 教育 医学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