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盘黑色细胞瘤(MCOD)的超声形态、超声造影特点,观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收治的MCOD患者35例(35只眼,35个病灶),分析病灶的超声检查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界、伴随表现、病变内部血流灌注情况等。其中13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9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形态:6个病灶(17.1%)超声表现为视盘前半球形强回声,29个病灶(82.9%)表现为视盘前局限隆起强回声;大小:病灶最大基底径(4.0±0.8)mm,高度(1.9±0.4)mm;内部回声:8个病灶(22.9%)内部回声均匀,27个病灶(77.1%)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35个病灶(100%)边界均清晰;伴随表现:15个病灶(42.9%)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19个病灶(54.3%)内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16个病灶(45.7%)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13个病灶中11个(84.6%)内可见造影剂微泡填充。结论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诊断MCOD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超声造影 视盘黑色素细胞瘤
  • 简介:目的:探讨睫状体黑色细胞瘤的超声诊断特征,并与睫状体黑色瘤进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睫状体黑色细胞瘤患者22例(22只眼),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睫状体黑色瘤患者23例(23只眼)作为鉴别,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UBM检查显示21例睫状体黑色细胞瘤中,呈高回声14例、中等回声4例、低回声3例,17例侵犯虹膜及房角,1例侵犯巩膜;15例睫状体黑色瘤中,呈中等回声5例、低回声10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22例睫状体黑色细胞瘤中,形态呈梭形1例、半球形21例,15例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23例睫状体黑色瘤中,形态呈梭形1例、半球形15例、蕈状7例,22例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睫状体黑色细胞瘤峰值强度低于睫状体黑色瘤,平均渡越时间长于睫状体黑色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睫状体黑色细胞瘤的超声检查有一定的特点,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黑色素细胞瘤 黑色素瘤 超声生物显微镜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造影剂
  • 简介:大家可能对黑色瘤听说得比较少,目前在全球范围.澳大利亚的发病率最高,达到40/10万。而在中国,据调查,北京城八区2000年发病率为0.2/10万,到了2004年.发病率达到1.0/10万.增加了近5倍。可见对黑色瘤的了解预防应该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和宣传。

  • 标签: 黑色素瘤 预防教育 年发病率 澳大利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毛囊黑色细胞(McSCs)是一种特殊的干细胞群,存在于毛囊隆突区中,调控含色素毛囊的再生。复杂的外部微环境和宏观环境结合内部因素,调控着生理性毛发再生和病理损伤中McSCs的静止和激活。McSCs的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有助于探索正常黑色细胞发育的潜在分子机制,以及干细胞系统缺陷所导致的疾病病理过程。该文通过综述McSCs生存、维持、增殖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和信号通路,以及在色素沉着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展示McSCs在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作为通用供体的巨大潜力。

  • 标签: 黑素细胞 干细胞 毛囊黑色素干细胞 色素沉着障碍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巨型先天性黑色细胞痣(Giantcongenitalmelanocyticnevi,GCMN)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分析20例GCMN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总结其临床表现,切取标本进行HE、Masson、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20例均为先天性散发病例,发病部位可为头面部、躯干部和手臂,典型皮损为大面积表面被毛(多为黑色浓密毛发)的浅棕至深黑色色素沉着样皮肤变化。镜下见痣细胞浸润至真皮深层,可达皮下组织。真皮浅层可见“境界带”和“色素沉着”现象。免疫组化染色可见GCMN中痣细胞Melan-A、S-100染色阳性;HMB-45染色呈局灶性阳性;PCNA染色见痣细胞呈高增殖状态。对部分非手术治疗患者的病理切片观察可见,化学剥脱治疗后真皮浅层色素和痣细胞大量减少,而对深层痣细胞无明显影响。激光治疗后真皮乳头层色素沉着消失,局部皮肤黑色外观改善。结论GCMN中黑痣细胞浸润深度深,与神经嵴来源黑色细胞具有同源性,且呈高增殖状态。化学剥脱治疗与激光治疗各有其特点,但均只能改善局部外观,为非彻底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针对累及大部分皮肤的GCMN治疗仍是难点,亟待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先天性巨型黑色素细胞痣 组织病理学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目的旨在分析治疗白癜风患者中采用自体黑色细胞培植疗法的应用效果及机制。方法 实验中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所治的白癜风患者,选取的例数为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自体黑色细胞培植疗法,并在三个月之后对所有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总结,其中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治疗前后的病变皮肤XRCCI和HSP-90表达变化。结果 经过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对于所有患者种植黑色细胞3个月之后,其中30(60.0%)患者痊愈,还有8(16.0%)例患者疾病情况有明显好转,但需要进一步观察。还有12(24.0%)例患者疾病没有明显的变化,甚至有所恶化,需要配合其他方式进行治疗。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76%。且治疗后XRCCI指标有所降低,HSP-90表达水平有所提高。结论 由结果可知,自体黑色细胞培植疗法治疗白癜风具有较好的效果,该治疗效果和XRCCI和HSP-90有密切关系。

  • 标签: 黑色素细胞 白癜风 白斑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对视乳头黑色细胞瘤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航卫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对1例于2015年10月诊断为视乳头黑色细胞瘤的病例进行综合性分析。 结果2015年至2021年对患者进行每年1次的随诊观察,期间患者未诉特殊不适,查体未见病变明显改变,综合评估后予以鉴定眼科体检合格,并建议继续随诊观察。结论视乳头黑色细胞瘤虽为良性肿瘤,性质较为稳定,但仍有恶变的可能性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体检医师及航医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监控,确保飞行安全。

  • 标签: 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瘤 飞行员 飞行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成人眼球内葡萄膜黑色瘤与非黑色瘤性肿块的MRI征象,寻找最佳联合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5年3月至2015年12月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的254例成人眼球内肿块患者的MRI资料,包括128例葡萄膜黑色瘤和126例非黑色瘤性肿块。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肿块的MRI征象,包括部位、形态、边缘、T1WI和T2WI信号(分别与脑灰质和玻璃体相比)特征及均匀度、高度、基底径、基底径与高度比值、强化程度、强化方式、有无伴发视网膜脱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MRI征象,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黑色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联合参数,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黑色瘤与非黑色瘤间肿块部位、形态、边缘、T1WI和T2WI信号(分别与脑灰质和玻璃体相比)、信号均匀度、强化程度、伴发视网膜脱离,肿瘤高度、基底径与高度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的T1WI和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比)、高度、形态、部位、强化程度及伴发视网膜脱离是诊断黑色瘤的有效指标,其中肿块的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比)优势比(12.237)最大,准确率为86.2%。与脑灰质相比T2WI呈低信号和T1WI呈高信号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与玻璃体相比(Delong检验,P<0.001)。肿块的高度、强化程度、T1WI和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比)联合诊断黑色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0.6%、92.1%和96.1%,高于任何单一指标(P<0.001)。结论综合分析肿块的T1WI和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比)、高度、形态、部位、强化程度和伴发视网膜脱离情况可提高鉴别诊断葡萄膜黑色瘤和非黑色瘤性肿块的准确率,以脑灰质为参照物评估肿块的T1WI和T2WI信号优于玻璃体。

  • 标签: 黑色素瘤 眼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黑色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良恶性皮肤黑色细胞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间常规及会诊确诊的黑色瘤病例59例(皮肤原发性黑色瘤50例,转移性黑色瘤9例),黑色细胞痣48例(普通型痣40例,非典型性痣8例),进行PRAM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黑色瘤和黑色细胞痣中PRAME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差异。结果皮肤原发性黑色瘤患者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3~87岁(平均年龄62.4岁,中位年龄64.5岁)。转移性黑色瘤9例,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4岁,中位年龄65岁)。26例(26/50,52.0%)皮肤原发性黑色瘤和4例(4/9)转移性黑色瘤均表现为PRAME弥漫阳性;40例(40/40,100%)普通型痣和8例(8/8)非典型性痣均表现为PRAME阴性。黑色瘤组中PRAME弥漫阳性病例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黑色细胞痣组(P<0.05)。本组病例中,PRAME鉴别良恶性皮肤原发性黑色细胞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0%和100%。结论PRAM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黑色瘤和黑色细胞痣中表达的差异,可作为良恶性皮肤黑色细胞肿瘤鉴别的辅助诊断手段。

  • 标签: 黑色素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鉴别 黑色素细胞痣 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黑色细胞培植术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稳定期的90名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名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黑色细胞培植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白斑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白斑症状消失时间为(96.8±7.9)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白斑消失时间为(103.2±9.7)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黑色细胞培植术在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白斑治疗周期,并实现快速消除白斑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黑色素细胞培植术 白癜风稳定期 疗效评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运用黑色细胞培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稳定期白癜风患者82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2 月)开展研究,按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在诊断恶性黑色瘤的特点及价值。方法取1o毫升注射器穿刺肿块吸取细胞,直接涂片,瑞氏一姬姆萨复合染色,光镜检查。结果25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黑色细胞学诊断21例,3例诊断为恶性肿瘤,未予分类,一例报告为软组织见异形细胞,建议活检。细胞学诊断准确率85%,恶性肿瘤诊断准确性95%。讨论FNAC对恶性黑色索瘤特别是有色素颗粒的肿块有较高的诊断意义。对没有色素颗粒的病例在分类上有一定困难,临床资料及复杂多样的细胞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但要依靠病理学及参考免疫组化确诊。FNAC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时间快,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好方法。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细针吸取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