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气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增强气象部门工作效率的同时,但网络故障、病毒入侵、恶意攻击等的出现,都会对气象信息安全产生影响。因此,气象部门应根据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方案,确保气象信息网络安全。

  • 标签: 气象信息网络 安全 现状 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山西省朔州市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运行实际,对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维修措施,最后还针对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 标签: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 常见故障 维修措施 日常维护
  • 简介:摘要新媒体是在数字信息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平台。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可以将信息的内容及表现形式通过声音、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受众接收信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接收。新媒体时代气象影视节目的发展应准确定位,整合传播,创新发展,强化自我营销意识,提高气象影视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 标签: 新媒体时代,气象影视节目 发展方向
  • 简介:摘要通过岵山荔枝不同生长阶段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要素对荔枝产量影响的研究,得出各个生长时期所需适宜的外界气候环境,从而指导农户在极端天气发生时能够趋利避害,减少损失。

  • 标签: 岵山荔枝 生长期 气象要素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新疆霍尔果斯气象局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实际,首先简单介绍了新型自动气象站,接着重点对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提升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质量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 标签: 新型自动气象站 数据异常 分析 质量提升
  • 简介: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与肠穿孔为该病主要严重并发症,该病具有明显的夏秋季发病率升高的现象。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为探讨北京气候特点与伤寒发病的相互关系,现对1996~2004年伤寒发病资料与气象资料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气象因素 伤寒 相关性研究
  • 简介:复杂天气出现的过程中经常会对高空气象观测工作产生影响,本文结合沱沱河站高空气象探测的实际,分析了复杂天气条件下对高空气象探测质量的影响和防范对策,以确保高空气象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水平。

  • 标签: 复杂天气 高空气象探测 影响 防范
  • 简介:目的探讨领导-成员交换质量对护士伦理决策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领导-成员交换测量量表、护士护理伦理决策问卷对48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领导-成员交换质量和伦理决策总分分别为(3.4±0.48)分和(279.28±19.86)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领导-成员交换质量、学历、聘用方式解释护士伦理决策总变异的43.4%,分层回归显示,领导-成员交换质量单独解释总变异的23.3%。结论护士领导-成员交换质量水平有待提高。领导-成员交换质量为护士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领导-成员交换质量 伦理决策 护士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当前社会对健康问题愈发关注。医院、体检中心、社区门诊等相关医疗机构,必须重视对患者健康体质的保持,从而稳定并提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截至目前,国内开始重视对全科医生的培养,以此有效提升全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临床操作技巧,并且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以及临床决策的正确性。

  • 标签: 全科医生 临床思维 临床决策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参与决策护理分级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并探讨对策。方法对江油市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住院病人(七个病区共计300个病例)的等级护理护士参与决策现状进行调查,同时对参与调查的医护人员进行访谈。结果护理人员决策护理分级占6.65%,护理人员参与决策护理分级占23.36%,医生决策护理分级占70.08%讨论医护共同评定护理等级的优越性及必要性,但医护人员对护理分级评定标准欠掌握,流程欠完善;需改变观念,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完善护理分级评定制度,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护理分级 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产科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将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产科进行生产的300例产妇,对于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良事件展开调查与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共计有18例产妇存在不良情况,通过综合分析之后可以发现,隐患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患者以及医院三方所造成的,责任心较差占38.89%、专业技术水平不足占16.67%、患者原因占27.78%、院方原因占16.67%,通过使用护理对策之后可以大大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p<0.05)。结论?产科比较特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产科护理中发生安全事故。

  • 标签: 产科 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目前,对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已有充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支持应降低升高的血压.但对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处理尚存在不同观点和争论,缺乏统一标准.现仅就脑卒中预防与急性期血压处理的主要临床研究证据和近年欧美及我国脑卒中临床实践指南的有关建议以及临床决策的原则进行评述和讨论.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血压处理 临床决策 临床证据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脑卒中急性期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检验结果解读与临床决策之间的关联性。医学领域的检验数据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我们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检验结果及其在不同临床情境下的应用,并讨论了医疗团队和患者在解读检验结果时的角色。通过优化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提高患者护理的质量。本文的研究将为医疗实践提供有益的见解和建议,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体验。

  • 标签: 检验结果解读,临床决策,医学实践,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当前社会对健康问题愈发关注。医院、体检中心、社区门诊等相关医疗机构,必须重视对患者健康体质的保持,从而稳定并提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截至目前,国内开始重视对全科医生的培养,以此有效提升全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临床操作技巧,并且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以及临床决策的正确性。

  • 标签: 全科医生 临床思维 临床决策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病多次手术的原因以及决策。方法将在本院治疗的60例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的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术后对患者对进行随访(随访6~24个月)。结果本次研究共60例患者,21.67%患者进行了胆总管切开联合肝叶、肝段切除,16.67%患者进行了肝内外胆管广泛切开整形联合胆肠内引流,15.00%患者进行了胆管切开取石联合肝叶、肝段切除以及胆肠吻合,18.33%患者进行胆管切开取石联合联合肝叶、肝段切除以及T管引流、28.33%患者进行了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T管引流。本次研究共60例患者其中并发症有5.00%患者肺部感染,6.67%患者出现切口感染,6.67%患者出现胆瘘,1.67%患者出现膈下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给予患者并发症针对性治疗后均已痊愈。其中有3例患者未能完成随访。结论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需要进行多次手术常常是因为病情较为复杂,易产生并发症,在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做好手术准备确保对患者的体内病灶完全清楚,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手术计划。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多次手术 对策
  • 简介: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首要原因。全国目前心血管病患者约2.9亿人,其中心肌梗死患者达250万[1]。目前针对冠心病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

  • 标签: 冠心病治疗 心血管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取的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心衰治疗,对照组采取心衰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护理满意度为93.34%,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病房环境护理、吸氧护理、输液护理、体征监测、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提高临床治护效果以及舒适度、满意度,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老年慢性心衰 舒适护理干预 疗效
  • 简介:摘要洗涤菌群移植(WMT)作为菌群移植(FMT)的新技术,是FMT发展过程中的新概念。实施WMT的途径包括口服胶囊、鼻空肠管、鼻胃管、胃镜途径、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及肛内灌肠等。对于不同适应证或者基于同一适应证的不同研究方案中,因为给入途径等的影响,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临床研究设计和临床治疗流程中,影响WMT途径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安全性、疗效、成本效果以及患者意愿四方面。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在决策过程中整合安全、疗效、成本效果和患者意愿,最终实现医患共满意的目标。

  • 标签: 菌群移植 洗涤菌群移植 移植途径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泄殖腔畸形术前个体化评估流程及其对手术方式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11月接诊的31例泄殖腔畸形患儿的临床数据,阐释在姑息及根治术前进行的首次及二次评估中,通过B型超声、共同通道造影、磁共振及内窥镜检查等手段对泌尿、生殖系统伴发畸形、直肠盲端位置及共同通道长度等重要信息分析的临床意义,及其对泄殖腔畸形分型以及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本组全部为女童,首次就诊年龄(280.25±731.01)d,年龄范围0~9岁,中位数为25 d;随访终末患儿年龄(51.91±44.13)个月,范围在11~192个月,中位数41个月。结果本组确定共同通道小于1 cm的Ⅰ型畸形患儿10例,大于1 cm小于3 cm的低位畸形患儿14例,大于3 cm的高位畸形患儿7例。Ⅰ型畸形患儿中,3例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PSARP),7例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阴道后壁下移。低位畸形14例患儿全部采取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尿生殖窦整体下移术。高位畸形1例仅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未处理尿生殖窦;其余6例采取腹骶联合直肠阴道替代+肛门成形术。随访9个月至7年,平均38.46个月;31例患儿结肠造口均在术后3~6个月内关闭。1例患儿出现肛门狭窄,再次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治疗;2例患儿因肛门黏膜脱垂或肛周瘢痕形成再次手术;1例患儿因尿失禁行膀胱颈结扎及尿流改道。结论在个体化的首次、二次评估策略指导下,以共同通道造影、CT、MR及内窥镜检查等为主的评估,可明确疾病分型及并发畸形,有效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 标签: 个体化医学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泄殖腔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