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营养支持小组运用于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营养支持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不良情况和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重度营养不良的人数少于对照组,四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小组在肺癌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进食负担,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支持小组 肺癌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专科护理小组在医院内VTE预防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在2022年1月组建VTE专科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开展专业性培训,明确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和内容,对比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施VTE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VTE相关知识水平评分、风险评估准确率、预防措施落实正确率、预防措施执行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VTE专科护理小组的建立与实施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更好的预防VTE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专科护理小组 建立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疗小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35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静疗小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静疗小组管理的方式进行静疗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静脉输液的安全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静疗小组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疗小组在重症医学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78例接受重症医学科静脉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标志为研究和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静疗干预和常规干预方法,对比分析疾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静脉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3%)、(17.9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疗小组成立对接受重症医学科静脉治疗的患者具有减少并发症和加速疾病康复的作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静脉治疗 静疗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病人照护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内在本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60名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组和观察组,每个组都有20名患者,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输液护理和静疗小组护理,对比三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目的:探讨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不安全事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

  • 标签: 静疗小组 护理 风险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全程质控管理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2022.7.1-2023.6.30期间消毒供应室清洗器械800件、工作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依据时间分组,对照组为2022.7.1-2022.12.31期间(器械400件),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为2023.1.1-2023.6.30期间(器械400件),行全程质控管理;两组工作人员一致。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医院感染发生率、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器械消毒、清洗、灭菌、包装、发放合格率及工作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质量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配合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器械灭菌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阶段,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管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配合全程质控管理,每个阶段包含的器械数量为80件。观察两组的灭菌效果、管理质量评价结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灭菌效果和管理质量评价均好于对照组,且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体现出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配合全程质控管理的应用,能够保证灭菌效果,提升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支持。

  • 标签: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器械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了降低医院出现感染事件采用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质量的正面影响及预防医院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2月期间对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全程质控管理,开展全程质控管理前后的器械批次均为1000次,分析在开展全程质控管理前后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与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在开展全程质控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情况较开展前出现了显著的上升(p<0.05);在开展全程质控管理前,对医院感染的检测次数为1189次,开展全程质控管理后,检测次数为1267次,在全程质控管理开展后医院出现的感染发生次数、感染事件概率也出现较大的下降(p<0.05)。结论:全程质控管理不仅对医院消毒供应中护理管理的质量有不错的提升,还能有效预防医院出现感染的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质量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中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干预后,对其医院感染预防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到我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将全程质控管理干预实施在消毒供应室中,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其护理管理质量,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质量 影响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本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22年6月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将2022年1至5月设为实施前,2022年6月至12月这一时段称为实施后,分别于实施前后抽选893件医疗器械,分析两个阶段医疗器械管理情况,并提出改进策略。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全程质控管理实施后管理质量得到提升。结论:全程质控管理优势显著,能提高医疗器械清洁、灭菌等的合格率,有效避免患者感染等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保证临床治疗工作有序进行,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科室一级质控护理管理中对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我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抽取60名护理人员,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观察组,分别施行常规单元模式护理与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比较两组人员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质控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科室一级质控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及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8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参照组90例患者,应用常规质控管理,研究组90例患者,应用全程质控管理。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分析两组质控管理方式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及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情况。结果:研究组物品包装、清洗质量、环境监测及器械处理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感染率明显比参照组低,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全程质控管理可有效提升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和满意度,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管理质量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采用全程质控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护理管理质量以及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作用。方法:该院选取者117 例作为对照组,此期间消毒供应室未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另于该院选取 105 例作为观察组,此期间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消毒供应室满意率,并观察手术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且消毒供应室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质控管理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质量 感染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发展历程吸收了藏医、中医及古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医学。《蒙医医疗与蒙药》作为一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是培养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和企业急需的优秀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最近,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对《蒙医医疗与蒙药》专业进行了修订,将该专业定位为一个具有深厚民族特色的中等职业综合性医药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蒙医药理论、基本医学知识和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高素质蒙医药人才,为中(蒙)医药学的发展和传承作出贡献。新版专业简介优化了主要专业能力要求、职业类证书举例等内容,同时将职业面向扩展到包括蒙医医师、民族医医师(蒙医)、乡村医生、民族药师等,以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为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做出了总结并指明了方向。

  • 标签: 蒙医医疗与蒙药 中等职业 职业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住院患者由伤口造口护理小组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4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双盲法完成分组,参照组12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120例接受伤口造口护理小组进行干预。观察两组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压疮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住院患者由伤口造口护理小组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对压疮的预防效果,保障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不受影响。

  • 标签: 住院患者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压疮 预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间入院治疗的14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观察组73例予用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对照组73例予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血糖变化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糖尿病患者实行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能够有效降糖,尽量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小组 糖尿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2020年9月~2023年1月收治的13例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12 例)和对照组(11 例),实验组采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的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方案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实验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改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的尿常规、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残余尿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模式的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出院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训练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防范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脊髓损伤自助小组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2020年9月~2023年1月收治的13例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12 例)和对照组(11 例),实验组采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的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方案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实验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改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的尿常规、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残余尿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模式的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出院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训练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防范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脊髓损伤自助小组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PICC持续改进中采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21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PICC静脉输液治疗患者5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5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PICC 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 PICC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治疗中的应用和起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进行PICC静脉输液治疗的6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这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静脉治疗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来了解不同护理方式起到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应用静脉治疗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实施静脉治疗护理能够实现PICC护理质量的提升,也能从护理质量保障中提升患者的满意率和降低多种并发症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小组 持续改进 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