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用的注射手段,它常用于身体受到巨大损伤、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内科患者的住院治疗过程中。静脉留置针能够减少注射扎针的次数,减轻对于以上患者的损害。但是时有发生的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还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我们通过研究分析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

  • 标签: 神经内科患者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控制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问题成为国家和人民广泛关注的重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新明确了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由于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内涵的逐渐丰富,直接影响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因此本文将着重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层面展开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 标签: 新时期 基层计划生育 宣传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计划生育手术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分析短效避孕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接诊的计划生育手术后出血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对照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患者联合常规药物以及短效避孕药治疗。结果: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结论:针对计划生育手术之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短效避孕药,能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 标签: 短效避孕药 治疗 计划生育手术后出血 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致病机制包括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两大方面,其中近10%的PD病例为特定基因缺陷所导致的遗传性PD。ATP13A2(即PARK9)基因突变会引发Kufor-Rakeb综合征(KRS),KRS是一种具有明显特殊临床特征的早发性帕金森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青少年期发病、运动障碍和肌强直症状。

  • 标签: 神经元损伤 多巴胺能 MPTP 基因缺失 神经退行性疾病 早发性帕金森病
  • 简介: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探索甘草酸协同麻黄碱对人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NF-Ⅱ诱导人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再分别用麻黄碱、麻黄碱联合甘草酸进行干预。提取细胞的mRNA,反转录后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经扫描分析筛选表达差异的基因。结果:共筛选出显著表达差异基因53种,其中33种基因表达水平上调,20种基因表达下调,经GeneGo软件分析这些基因在不同生物途径中存在协同作用。结论:甘草酸在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细胞周期与凋亡以及离子通道等不同途径协同麻黄碱发挥作用。

  • 标签: 麻黄碱 甘草酸 基因芯片 人支气管平滑肌
  •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肽修饰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peptidemodifiedcarboxylatedmultiwalledcarbonnanotubes,MHR)基因载体,考察其对HEK293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方法:将羧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与精氨酸(arginine,R)和组氨酸(histidine,H)组成的短肽(HR)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反应,通过酰胺键连接得到MHR。采用1H-NMR、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取纯化后的MHR,用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凝胶电泳法测定载体MHR对pEGFP质粒的包裹能力。用MHR/pEGFP纳米复合物与HEK293细胞共同培养,考察细胞摄取情况及相关基因转染情况,并测定MHR和MWCNTs-COOH对DU145和RAW264.7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通过结构鉴定确定MHR合成成功。在氮磷比(N/P)=20时,HEK293细胞对MHR/pEGFP的摄取及转染效率高于其他N/P值时,其中N/P=20时,RAW264.7细胞对MHR/pGL3复合物的摄取率约为单体pGL3的2.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毒性实验表明,MHR作用于DU145和RAW264.7细胞24和48h后,当MHR浓度达640μg/ml时,DU145和RAW264.7细胞的活性仍然〉80%;而MWCNTs-COOH浓度达320μg/ml时,DU145和RAW264.7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当浓度达640μg/ml时,细胞活性低于20%。结论:MHR有望成为一种高效、低毒的基因载体。

  • 标签: 肽修饰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基因载体 转染 细胞毒性
  • 简介:目的了解山西省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HBV感染谱的相关性.方法用S基因巢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基因型分型方法,对44例携带者、70例慢性乙型肝炎、34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29例肝硬化患者感染的HBV进行分型,并分析了不同感染谱中HBV基因型的分布.结果①177例感染者HBV基因型C型130例(73.5%)和B型43例(24.3%),偶见D型1例(0.6%),未定型3例(1.7%).②各种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HBV携带者的基因型主要为B基因型.结论山西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以C型和B型为优势基因型,与我国北方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相似,但亦有少数其他基因型存在.HBV基因型C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

  • 标签: 山西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流行病学 肝硬化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福建东南沿海某战区医院MRSA感染特点及基因多态性分型情况,为制定院内MRSA感染的防治策略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头孢西丁试纸片法初步鉴定MRSA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MecA基因,最终鉴定临床送检标本所检测出的MRSA菌株,并通过随机引物DNA扩增技术(RAPD)对所检测的MRSA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经PCR对MecA基因检测,从临床标本及医护人员身上共分离出42株MRSA菌株。采用随机引物DNA扩增技术(RAPD)对细菌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同源性分析,42株临床菌株共可以分为12型。其中Ⅰ型共7株,Ⅱ型共2株,Ⅲ型共4株,Ⅳ型共4株,Ⅴ型共7株,Ⅵ、Ⅶ及Ⅷ各1株,Ⅸ型共8株,Ⅹ型共2株,Ⅺ型共3株,Ⅻ型共2株。结论本院MRSA菌株存在相似度大小不同的遗传距离,医院内存在交叉感染可能。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院内感染 PCR RAPD 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脂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启动子-634C/G基因在中国人群中的多态性,旨在了解其是否为高脂血症的遗传因素。方法:筛选高脂血症患者197例,健康志愿者200例。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外周血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_RFLP)技术检测IL-6基因多态性。结果:高脂血症CC、CG和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1.3%(101/197),37.6%(74/197)和11.1%(22/197),与正常对照[CC:65%(130/200):CG:28.5%(57/200):GG:6.5%(13/20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 标签: 高脂血症患者 白细胞介素-6 基因多态性 外周血DNA 聚合酶链反应 高血脂患者
  • 简介:过去的几年中建立了一些非侵入性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方法,其中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培养的Hp菌体抽提物作为抗原检测血清总抗体或尿素酶抗体。近年国外应用基因工程表达的多克隆或单克隆基因蛋白作为抗原,并结合到固相载体上,同时应用酶标记抗人IgG(或IgA)可以检测相应的血清—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基因克隆 Cag-A HSP-58 UreaA UreaB
  • 简介:目的:分析深圳市第八(宝安)人民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及基因特征,为医院感染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间各科室送检标本所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基因特征分析。结果:在所有99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576株,总检出率58.2%;其中2008年181株、2009年185株、2010年210株,检出率分别为62.0%、54.1%、59.0%。,对其中5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PCR检测结果的分析发现TEM阳性40株、SHV阳性14株,检出率分别为71.4%和28.6%。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都较高,实验室应加强监测,临床上应重视参照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TEM和SHV基因检出率高,可能与多药耐药关系密切。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基因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重建衰老免疫稳态的基因调控模式。方法①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定量分析老年、年轻及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②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各组淋巴细胞基因表连谱。结果①细胞凋亡百分率:老年与年轻比较,淫羊藿总黄酮与老年比较,差异均有著性(P〈0.01)。②基因表连:与年轻比较,老年上调的基因有116个,下调的基因有215个。与老年比较,淫羊藿总黄酮上调的基因有447个,下调的基因有456个。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调控等方面。结论①以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抗调亡基因表达下调为主要特微的表达模式是衰老免疫稳能失横的重要基因背景。②淫羊藿总黄酮的作用规律在于逆转功能对立的促凋亡基因与抗凋亡基因、促增殖基因与抗增殖基因在衰老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异常,重塑基因表达的良性平衡,重建衰老免疫稳能。

  • 标签: 免疫衰老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表连谱 淫羊藿统黄酮
  • 简介: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策略.方法对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联合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7d(回输干细胞前为-,回输后为+,回输时为0)始环孢素静脉滴注、麦考酚吗乙酯口服;-5~-4d环磷酰胺静脉滴注,-5d~-2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静脉滴注;-6d~+10d白细胞介素11(IL-11)皮下注射;+1d、+3d、+6d及+11d甲氨蝶呤静脉滴注预防aGVHD.结果15例患者完全植入,aGVHDⅡ~Ⅳ度的发生率20.0%,Ⅳ度的发生率6.7%,随访中位时间为30.7(4~65)个月,无复发,无恶性血液病存活.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时联合采用含有rhG-CSF、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IL-11及短程甲氨蝶呤的方案预防aGVHD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病 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福建莆田的遗传多样性,判断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人类STRtyper-21G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对莆田市508名无关个体的血样进行检测,得到各个体的20个STR基因座分型,并利用Cervus3.0软件计算各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和群体遗传参数。结果:所选基因座的Ho为0.573~0.904,He为0.593~0.918,PIC为0.536~0.911,DP为0.777~0.987之间,PEduo为0.188~0.711之间,PEtrio为0.342~0.831之间。20个基因座的CDP和CPEtrio均大于0.999999,且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文中所选用的20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莆田地区人群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好的个体识别能力,获得的群体遗传学参数可为该市的法医学研究提供数据积累。

  • 标签: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样性 法医学 福建莆田
  • 简介:摘要:CRISPR/Cas9技术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应用为研究人类疾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通过精确编辑猴子基因,我们可以模拟人类特有的病理过程,并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基因编辑猴子技术还为药物筛选、创新治疗方法的研发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基因编辑猴子技术也面临伦理和安全问题,需要严格把握科学研究的道德底线。在科学家和决策者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基因编辑猴子技术将为促进人类健康和科学进步做出更多贡献。

  • 标签: 基因编辑猴子技术原理 技术路线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接种传染病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选取200例进行传染病疫苗接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内进行体检的200例普通儿童作为对照对象,未接受传染病疫苗接种。在研究中,统计儿童接种疫苗后的传染病发生率,分析结果。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研究内儿童的传染病发生率仅为2(1.00%),对照内儿童的传染病发生率为8(4.00%),差异显著(P<0.05)。而在研究结果中,研究人员针研究内儿童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仅有2例儿童出现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儿童接种传染病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显著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生率。疫苗接种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期间的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也观察到疫苗接种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尽管这些反应通常是轻微的,仅有少数儿童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督接种过程,及时发现和评估不良反应,并决定是否需要对症处理,以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 标签: 疫苗接种 传染病 儿童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