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LED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8例,给予更昔洛韦静脉输入,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口服,同时联合LED红光照射皮损部位;对照组30例,仅使用上述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水疱结痂、疼痛消失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水疱结痂及疼痛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联合LED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 标签: 带状疱疹 LED红光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蓝科肤宁贴膜湿敷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组38例予以蓝科肤宁湿敷,对照组35例外用5%乙氧苯柳胺软膏,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26.3%,有效率84.2%;对照组痊愈率5.7%,有效率48.6%。两组痊愈率与治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蓝科肤宁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确切。

  • 标签: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蓝科肤宁 乙氧苯柳胺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先注射浓度为20ug/ml的臭氧5ml,再注射消炎镇痛药20ml。结果有效率为93.75%,治愈率73.7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神经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黄褐斑方法用加减五白汤配合西药维生素C辨证治疗,随证加减,30d为1个疗程。3~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患者40例.痊愈9例(占22.5%),显效18例(占45.0%),有效6例(占15.0%),无效7例(占17.5%),总有效率为82.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理想。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黄褐斑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用去核整复术加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符合标准的病例进行治疗。结果45例无一例复发。结论去核整复术加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肯定,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瘢痕疙瘩 去核 局部封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后活动的最佳时间。方法60例行PTCA或PTCA+支架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拔除动脉鞘管后6h开始床上活动和24h开始床上活动两组,两组病人分别在拔管前后不同时间,在室温下测定下肢皮肤温度(术侧、健侧)。结果拔管后6h开始活动的病人,术侧皮温在拔管后12h明显恢复(P<0.05或P<0.01),健侧则在6h开始明显恢复(P<0.05或P<0.01);而拔管后24h开始活动的病人,术侧皮温在拔管后48h才开始明显恢复(P<0.05),健侧则在12h才开始明显恢复(P<0.05或P<0.01)。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拔管后6h开始活动较24h开始活动恢复的要好,表明提前活动有助于病人下肢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活动 最佳时间 下肢皮肤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咨询与治疗在美容整形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把接受过美容整形的22例患者在经过前期心理测评的基础上,了解其整容后的心理问题程度后,分为干预组合对照组;并对对照组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组的11位整形者心理康复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体像障碍的心理问题。结论心理干预中心理咨询与治疗能够提高整形手术者心理适应性,改善心理认知,增强其内在的自信心,对整容后心理适应和自我接纳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美容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合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皮肤血管瘤患者,先用平阳霉素混合液进行瘤体腔内注射,每一进针部注入2-4ml混合药物,对血管瘤患者行多点注射,注射时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管瘤的大小决定注射剂量,至瘤体稍发白为宜。一般经3-5次注射后瘤体面积减小再进行手术治疗。对部分未能完全切除或完全切除后有可能导致严重继发畸形的患者,则于术中和术后继续应用平阳霉素治疗。观察手术后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60例皮肤血管瘤患者中188例经过手术前平阳霉素混合液注射后手术直接切除治愈(72.31%),60例患者经手术后3-4次注射治愈(23.08%),显效9例(3.46%),无效3例(1.15%),总有效率为98.85%,治愈率为95.39%。260例中有6例发热,局部溃疡形成3例,发生术区血肿4例,2例伤口边缘局部愈合不良,对症处理后均未影响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6%,未见白细胞降低、肝肾功能损害及肺纤维化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手术合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可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皮肤血管瘤 手术 平阳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天门治疗夜班护士失眠的效果。方法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对我院60名护士睡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0名护士失眠,对其中25名和家属同住并通过间接培训有能力为其施行开天门疗法的失眠护士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再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25名失眠护士的睡眠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达92%。

  • 标签: 护士失眠 开天门 家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204例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开腹手术190例(开腹组)作为对照。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发热、抗生素应用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可作为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卵巢肿瘤 腹腔镜术 剖腹术
  • 简介:摘要对两例慢性溃疡患者采用清创,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敷于创面,伤口愈合较快,疗效满意。提示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溃疡,富血小板血浆敷创面是一种较其它治疗方式更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慢性溃疡 富血小板血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液灌流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运用血液灌流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18例治疗前后症状及炎症指标明显改善,2例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90%。结论血液灌流能帮助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及部分抗体,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但必须配合常规治疗,不能完全替代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灌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加手术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3月期间1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介入超选择动脉插管化疗,3-4周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瘤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均能按手术规范完成手术,未造成血管、神经及其它脏器损伤,术后无肠梗阻发生。结论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扩大了子宫颈癌的手术适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的并发症,且具有一定的优点。

  • 标签: 子宫颈癌 超选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肝软坚汤加减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强肝软坚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大黄蟅虫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8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两组肝功能水平变化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强肝软坚汤加减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肯定。

  • 标签: 肝炎 肝硬化 强肝软坚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便携式牙科电钻结合Carisolv技术的改良微创去龋方法对边远地区龋病的防治效果,为边远地区患者的龋病防治寻找适宜的方式。方法某部边远驻地官兵196例牙,应用便携式牙科电钻、Carisolv工具及凝胶,以非创结合微创的方法进行去腐,光固化树脂充填,并对防治效果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便携式牙科电钻结合Carisolv技术可在边远地区环境下顺利开展,3、6和12个月后成功率分别为98.5%,97.4%和954%。结论便携式牙科电钻结合Carisolv的微创去龋技术适合于边远地区龋病防治,是理想、安全、有效、便捷的一项防龋新技术。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锁孔技术)清除血肿术后早期应用脑脉通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8例(幕上)+12例(幕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术后平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术后早期加用脑脉通汤一疗程,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进行同期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GOS、ADL结果差异显著。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早期应用脑脉通汤,能有效地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手术 脑脉通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4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癌痛的疗效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在CT引导下准确将穿刺针刺入腹腔神经丛,注入无水乙醇等药物,对腹腔神经丛进行单点或多点化学消融,以达到破坏腹腔神经丛,阻断其对疼痛的传导。结果本组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癌性上腹痛治疗两周后总有效率100%,3个月下降到87.5%。结论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效果显著的方法,为癌痛病人解除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痛 神经丛阻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经脑脊液置换治疗,多数3~5次,每次脑脊液出量20~30ml。结果临床治愈34例(85%),无明显后遗症,其中置换组治愈19例(95%),对照组治愈15例(75%),对照组发生再发出血1例死于脑疝。结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SAH,能有效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预防或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脊液置换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