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4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感染预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有较高医院感染几率,采用合理的感染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白血病 医院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病住院患者的暴力行为开展分析研究,探究最为科学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本病区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出现暴力行为的案例开展分析,研究暴力发生的原因和应急处理。结果精神病住院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原因,与患者的精神状态、环境、药物和其他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应当针对其特点开展针对性处置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暴力行为,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暴力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各108例的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经验用药,观察组患者根据微生物检验技术用药;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状况。结果全部108例观察组患者的总感染率6.5%显然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各个程度的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现代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感染,具有较高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技术 住院患者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采取有效的的护理对策,保障住院患者护理安全。方法针对近一年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结果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措施,使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意外伤害事件大大减少,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问题。结论极爱去哪个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科以及风险防范知识的学习培训,建立有效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为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 标签: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护理安全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肺结核住院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肺结核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呼吸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灶吸收,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 肺结核 应用价值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某日(2011.6.15)全部住院患者治疗单,总计302例,统计所有精神药物的用量及用药频率等内容,根据限定日剂量(DDD)计算出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我院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占70%,情感障碍占24%,其他占6%,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药例数占68%,传统抗精神病药用药例数占12%,抗抑郁药用药例数占4%。抗躁狂药用药例数占11%。其他占5%。结论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用量在逐渐减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疗效好、副作用轻,患者依从性好,在使用中已经占有主导地位;5-HT再摄取抑制剂以其作用选择性强成为一线的抗抑郁症药物;精神药物的利用指数(DUI)均未大于1,我院精神药物使用合理。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 抗躁狂药 药物利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模式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次实验对住院老年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前、后收治的老年患者可能出现的跌倒情况进行比较,对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实际分析。结果应用普通模式时,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人数占2.4%,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89.9%;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时,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人数占0.64%,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98.1%。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对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情况进行预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年龄大的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多有行动迟缓、不变等表现。若在走动过程中不慎跌倒,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由跌倒可能引起骨折、软组织或脏器发生损伤,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自2010年以来,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希望能够改善医院的临床工作状况,为患者提供满意、便利的服务1。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3月申请为第二批护理创优示范病区,故对优质护理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应用。本次对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前后的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优质护理 预防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的70例确诊为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对70例无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方面的差异,并对其做出评估。结果感染相关因素有年龄、病程、合病症、侵入性操作、抑酸剂、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经预后观察,在观察组中有8例死亡,占到11.4%,在对照组中,死亡人数为1例,占到1.4%,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率高,症状部分不典型,预后有不良影响,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心内科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律不齐、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绞痛及高血压等疾病均在其范围内。一般情况下患有心内科疾病的患者在入院后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感染,从而使得病情加重,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的控制,需要重视治疗和基础护理的加强,降低感染出现的几率。此外,医院还应该严格根据无菌操作的要求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对策。

  • 标签: 心内科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骨科住院患者运用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效果。方法护理从术前、术后各个环节入手,着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动接近、了解患者,加强护患沟通,并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患者对本骨科的护理工作评价满意率达98.26%。结论对骨科住院患者运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理念骨科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的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12月住院患者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不安全因素的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或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安全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患静脉血栓栓塞症的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生VTE的患者归为对照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总结VTE预防及护理要点。结果年龄>65岁、手术时间>120min、中心静脉通路、卧床超过1周、血清白蛋白<35g/l、D-二聚体>150ug/L、肌钙蛋白≥0.014ng/ml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应了解其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是否具备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之后做好针对性护理以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并缓解病情。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住院患者HBV感染模式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住院患者预防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收治的0~65岁2270名住院患者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五项血清标志物。结果住院患者HBsAg阳性率12.73%。对289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住院患者进行分型,E抗原阳性率35.99﹪,E抗原阴性率64.01﹪。标化后住院患者HBsAg感染率在男女性别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E抗原阳性率在男女性别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住院患者在各年龄段均应重视,特别是20~29岁年龄段进行重点预防,重要措施是对这一年龄段HBsAg阴性的住院患者注射乙肝疫苗。

  • 标签: 住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饮食护理标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2例住院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6)与实验组(n=66),对照组施以常规饮食护理标识,实验组施以自制饮食护理标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饮食护理标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自制饮食护理标识 消化内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点,住院费用负担。方法选取某地震灾区三甲综合医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4年来精神疾病住院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患者,对年龄、性别人口学特点及治医疗负担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用SPSS17.0统计软包对数据进行整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构成比率的检验用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焦虑患者4个观察阶段,分别对性别比卡方检验结果P均<0.05。男、女平均住院费用4个阶段检验结果,P<0.05,焦虑患者及抑郁患者中,性别对创伤事件发生率统计结果P<0.05。结论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容易患焦虑、抑郁;女性患者容易发生创伤事件;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住院费用呈逐年递增趋势。

  • 标签: 地震灾区 综合医院 精神疾病住院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年来某医院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制定合理的临床路径,降低医疗成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08年-2011年某医院精索静脉曲张住院患者的病案信息资料,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来筛选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住院费用的住院影响因素为付费方式、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结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对象、实施腹腔镜手术及全麻的患者是控制精索静脉曲张住院费用的主要人群。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眼药漏点率。方法由8名护士组成品管圈,分析发生的漏点眼药事件原因,制定对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品管圈的活动,住院患者眼药漏点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保证了用药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眼药 漏点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等不安全事件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12月期间,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此对住院的老年患者其跌倒坠床发生概率进行分析,评定跌倒以及坠床等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对开展前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6月-12月期间,其患者跌倒及坠床发生概率显著低于2016年1月-5月期间的发生概率。结论在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不安全的预防中,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其中,不仅仅能够降低其不安全事件发生概率,同时能够对患者安全进行保证,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坠床 降低几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儿童骨科护理人员对住院患儿护理评估的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及护理的内在质量。方法对儿童骨科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予以改进。结果护理人员对住院患儿的评估能力有所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针对住院患儿护理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评估水平。

  • 标签: 儿童骨科 优质护理 护理评估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