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感染患者98例和非感染患者83例,对其全血hs-CRP测定,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感染性患者全血hs-CRP明显高于非感染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全血hs-CRP有助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维生素C预防轻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轻度子痫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硫酸镁联合维生素C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展为重度子痫前期者与对照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分钟评分及5分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维生素C无助于控制病情的进展。

  • 标签: 硫酸镁 维生素C 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同损害期的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水平及其与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评价血清胱抑素C在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9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与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肾功能损害早期血清胱抑素C改变较血肌酐更敏感。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之间呈高度正相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肾病患者肾功能不同损害期均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尤其能敏感提示早期肾功能损害,可成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在冠心病患者诊治中的意义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Hs-CRP变化在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检查中的作用。结果各组冠心病患者Hs-CRP水平与对照组(1.10±0.45)比较均呈显著性升高(P<0.05),治疗后三组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在冠心病患者患者临床检验中应用,能够有效确诊疾病并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科曼新生儿监护仪是新生儿专用监护仪,除了能监测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以及脉率等生理参数,还可存储血压、心率值、体温、呼吸及血氧回顾数据。该监护仪是由电路和机械两部分组合,由于其中大多数半导体元器件的状态受温度、湿度、纯净度和环境因素影响,故要减少监护仪发生故障,使其正常工作,就要选择适合的运行环境[1]。

  • 标签: 故障排除 监护仪 新生儿 C60 血氧饱和度 生理参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干预措施。方法检测200例慢性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3项观察指标均与血清胱抑素c相关,但血清胱抑素c与eGFR的相关程度最密切,在慢性肾病早期胱抑素c改变较其他指标更敏感。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病各期均有较高的检出率,能敏感提示早期肾损害。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血肌酐 尿素氮 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脏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0例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类型及斑块形态,免疫比浊法测定其CRP水平,并与50例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作对照。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斑块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以软斑和混合斑为主;冠心病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颈动脉混合斑、软斑患者的CRP水平明显高于硬斑、无斑块患者(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软斑和混合斑明显增多,且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有关。

  • 标签: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对病原鉴别的指导作用.方法就2005年1月~12月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住院患儿492例,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同时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检查.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在病毒感染后有280例正常,15例轻度升高,仅5例显著升高,阳性率为6.67%。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CRP有187例显著升高,仅有5例正常或轻度升高,CRP阳性率为97.39%,结论1.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细菌感染时增高在基层医院可作为鉴别细菌及病毒感染的基本检测手段,可指导临床用药,从而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和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临床中毒程度与心肌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AOPP患者抽取中毒后12h、24h、48h、72h抽空腹静脉血各3mL;分别对心肌酶谱(CK-MB、CK、AST、LDH)和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并将结果与30例健康体检者(抽血一次,各3mL)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OPP患者心肌酶学和C反应蛋白变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与中毒程度相一致,并随病情的转归而变化。结论AOPP患者心肌酶谱和C反应蛋白变化能够作为较好地判断中毒程度及继发心血管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心肌酶谱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C反应蛋白 中毒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含量测定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60例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全血中CRP含量。结果在感染的早期,CRP阳性率显著增高。结论血清CRP检测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客观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了解血清胱抑素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将124名25-81岁健康男性根据年龄分为四组分别测其血清中Cys-C含量,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同一性别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发现血清Cys-C浓度在25-40岁,41-55岁2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23,0.895),但在5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血清Cys-C浓度逐渐上升,且各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清Cys-C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一个指标,在健康人群中同一性别血中Cys-C浓度25-55岁之间没有显著差别,但在5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血清中Cys-C浓度逐渐上升。

  • 标签: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方法选择正常健康者男性50例为对照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男性50例为高尿酸血症组,测定2组血清中Hs-CRP、总胆固醇、尿酸和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总胆固醇、尿酸和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明显升高。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血脂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感染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细菌感染患者共99例,分为脓毒血症组33例(S组)、细菌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组33例(NS组)、局部细菌感染组33例(N组)及正常对照组33例(NC组),分析入院治疗前测定血清PCT、hsRP、WBC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中血清PCT组水平明显高于细菌感染性SIRS组;细菌感染性SISR组血清PCT、hsCRP、WBC水平明显高于局部细菌感染组;局部感染细菌组hsCRP、WB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1.血清PCT检测可作为全身细菌感染患者早期诊断指标,其诊断效果较hsCRP、WBC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标签: 脓毒血症 细菌感染 PCT hsCRP WB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尿酸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70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70例健康查体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液中血尿酸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94.2±39.2)μmol/L,对照组为(316.8±31.4)μmol/L,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C-反应蛋白方面,观察组为(6.84±1.36)μg/ml,对照组为(3.26±0.83)μg/ml,两者亦存在差异性(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两者可以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指标。

  • 标签: 血尿酸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45例,观察其疗效。结果45例均获18-24个月的随访,参照Kotmert评价标准优33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6%。结论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是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远端C3型骨折 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 骨折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维生素C局部应用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9例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眼科方式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维生素C局部应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0%,复发率为6.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9.39%,复发率为22.45%。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局部应用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具有显著疗效,且不易复发,治疗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维生素C 角膜炎 角膜溃疡
  • 简介: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收缩功能正常(LvEF〉50%)的EH患者200例为试验组,纳入正常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对上述对象进行血清CysC浓度检测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对照组上述指标正常,试验组根据血清CysC中位数浓度(1.05mg/L)分为CysC升高组(98例)及CysC正常组(102例)。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血清CysC浓度明显升高(P〈0.05)。CysC升高组的LAD、LVDD、IVS、LVPw、LVMI较CysC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CysC含量与LAD、LVDD、IVS、LVPW、LVMI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22、0.381、0.367、0.256、0.350,P〈0.05),血清CysC浓度是心脏重构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C浓度与心脏重构相关,对高血压心脏重构的程度及预后判断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心室重构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胱抑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