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盆底康复治疗应用于产后妇女的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产后妇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哑铃加上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阴道哑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之前0级5例、Ⅰ级20例、Ⅱ级10例、Ⅲ级10例、Ⅳ级5例,治疗之后0级0例、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23例、Ⅳ级7例、Ⅴ级20例。对照组治疗之前0级6例、Ⅰ级10例、Ⅱ级18例、Ⅲ级8例、Ⅳ级8例,在完成治疗之后Ⅱ级32例、Ⅲ级8例、Ⅳ级10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产后妇女采用盆底康复治疗能够起到恢复和改善盆底组织结构与功能的作用,有效预防产后妇女出现盆腔脏器脱垂以及尿失禁的症状,大大提高了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妇女 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子宫的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PFD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行保留子宫的盆底悬吊术13例;B组行阴式子宫切除(TVH)+盆底悬吊术17例;两组中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实施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C组行传统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42例。比较3组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A组术中出血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时间、保留导尿时间、住院时间短,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72例患者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等症状基本改善。A、B、C组复发率分别为7.69%、5.88%、14.29%。结论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术治疗PFD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其复发率低,近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伴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中有心理干预与没有心理干预的治疗效果的比较。方法收集了108个病例,将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的31个病例作为治疗组,其余做对照组。对两组病例使用康复评定量表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将两个组的病人的好转情况作了统计分析,结果是康复治疗的有效比例治疗组为54.84%,对照组为45.45%;经过统计分析得出治疗组的年龄比对照组的年龄大,两组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的住院天数短,两组统计分析亦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的发病日期的对比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进行心理干预对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的康复时间短,治疗效果好。

  • 标签: 心理干预 Barthel指数 肌力评定量表 认知功能评定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揿针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患有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从所有患者中抽取出7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选取3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揿针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和ADL评分进行记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手部功能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相对较大(P<0.05)。结论在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揿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活动效果,相较于单纯常规治疗来说,有更为良好的应用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揿针 缺血性脑卒中 手功能障碍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骨折后屈膝功能障碍疗效。方法52例骨折后屈膝功能障碍采用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临床治愈31例,占59.6%;显效14例,占26.9%;有效4例,占7.7%;无效3例,占5.8%;总有效率为94.2%。结论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骨折后屈膝功能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针刀 中药熏洗治疗 屈膝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低血糖致脑功能障碍病因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9.2-2011.4收治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临床表现分类并做头颅CT检查,所有患者一经确诊立即给予高渗糖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本组48例患者治愈47例,1例胰岛细胞瘤经治疗病状缓解,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结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中,出现脑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就诊的病人,需注意低血糖导致的可能。

  • 标签: 老年人 糖尿病 低血糖 脑功能障碍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头针与Brunnstrom技术结合与单纯头针、Brunnstrom技术在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比照研究。采用头针组、Brunnstrom组及结合组三组患者对照观察,得出结论为头针与Brunnstrom技术结合在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疗效显著。

  • 标签: 头针 Brunnstrom技术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提高脑梗塞伴重度吞咽困难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方法对3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实施心理、饮食、康复等护理措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达到93.3%。结论做好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 标签: 脑梗塞 假性球麻痹 吞咽困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食指的固有肌腱在重建拇长伸肌失神经支配的功能出现障碍的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拇长伸肌功能障碍患者20例,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指关节节能很好的愈合,灵活度与伸曲功能及手功能等整体皆得到改善,患者的满意率也明显有所提高。结论对于创伤致拇长伸肌腱失神经支配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提高治愈率,加强灵活度,恢复正常功能,并使患者手部整体功能得到改善。

  • 标签: 食指固有伸肌腱 重建 失神经支配 拇长伸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艾灸配合手法治疗及健康管理对潴留型神经元性膀胱障碍的疗效。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艾灸加手法治疗及健康管理)。对照组10例(手法治疗及健康管理),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3例。结论艾灸配合手法治疗及健康管理对潴留型神经元性膀胱障碍的疗效更佳。

  • 标签: 艾灸 潴留 膀胱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结合常规康复疗法对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寻求推拿与康复治疗技术有机结合的新途径,从而为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脑瘫患儿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推拿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精细运动原始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推拿 康复疗法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治疗对其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n=32)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n=32)给予强化康复治疗,而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施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对于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进行强化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还可以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中风后遗症期 强化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治疗3个月后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A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B组),比较两组入院时一般资料、伴随疾病及生化检验结果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患者比例、复发患者比例、高血压例数、血糖、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性别比和低密度脂蛋白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脑梗复发次数多、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均是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认知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实施胃癌根治术的9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5例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实施全身麻醉,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芬太尼实施全身麻醉,借助于精神状态量表(MMSE)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语言应答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明显,试验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睁眼时间、语言应答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老年胃癌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实施全身麻醉有利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早期恢复,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认知功能 瑞芬太尼 障碍 胃癌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对其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我院在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74 例 脑卒中 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参考组患者( n=37 )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 n=37 ) 应用临床康复护理路径 ,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 97.59% 高于参考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 72.97% ,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在对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康复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护理后吞咽障碍得到极大缓解,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临床康复护理路径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随机选取收治的64例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休息诊疗)与观察组(实施运动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运动疗法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下肢骨折 膝关节功能障碍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方法 探究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 72 例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36 例)和观察组( 3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ugl-Meye )得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 SS-QOL )得分。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 Fugl-Meye 得分、 SS-QOL 得分对比无较大差异(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 Fugl-Meye 得分、 SS-QOL 得分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 Fugl-Meye 得分、 SS-QOL 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效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多因素性病理过程,包括内皮受损、血管受损、进行性动脉硬化、伤口较难愈合等,血管内皮功能的间接测定可对糖尿病患者的病理生理、危险因素、早期并发症进行评价,目前研究证明某些药物如降脂药、抗氧化剂、ACEI、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等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今后糖尿病防治新理念的两个重点应该既要严格降糖、又要切实保护血管内皮和血管。

  • 标签: 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可引起心肌能量供应不足,心肌抑制,心输出量下降,严重时危及生命。在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中,线粒体功能障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力衰竭时,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表现为,ATP产量减少,mtDNA受损,氧化应激,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等。该文探讨了心力衰竭时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心力衰竭 线粒体